"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於磯永吉)
行 17: 行 17:
 
{{Map1|25.01585,121.54109 }}
 
{{Map1|25.01585,121.54109 }}
  
 +
==相關頁面==
 +
*[[臺大農業試驗場]]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http://iso-house.agron.ntu.edu.tw/iso.html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http://iso-house.agron.ntu.edu.tw/iso.html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於 2021年1月1日 (五) 21:35 的修訂

簡介

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位於臺北市基隆路4段42巷臺大農場內。此建築建於1925年,為臺北帝國大學前身 -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亦是臺北帝國大學乃至臺灣大學早期農業研究之重要基地。歷年來經由臺大農藝系師生用心的保存以及改造,讓這裡不僅保留了舊有的古風,又為此添加了另外一種新意。

此建築經年累積大量日本時代至今所保存下來的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文書用具與家具等,在這裡完全可以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歷程,同時也對農業科學相關研究頗具貢獻。

2009年7月28日,臺北市政府將本建築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讓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有機會向我們的子孫述說這裡曾經發生的感人故事,激勵後進承繼先人志業,持續引領新世代農業的開創。

關於磯永吉

磯永吉(いそ えいきち)1886年出生於廣島縣福山市。1911年,磯永吉畢業於札幌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隔年前往臺灣,在接手過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中央研究所等工作過後,1930年就任於臺北帝國大學(今 國立臺灣大學),成為該校的教授。

當時,臺灣向糧食不足的日本供應米糧,但是臺灣本土的秈稻並不合日本人民的口味。磯永吉為了改良稻作,在長達十年的研究下,成功培育出能夠適應臺灣天氣、不失美味的「臺中65號」。1940年,臺中65號被命名為蓬萊米,對於臺灣日後的農業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1945年二戰結束,磯永吉留在臺灣,以中華民國經濟部農林署的顧問將蓬萊米普及化,於1957年歸國,結束在臺灣長達47年的農業職責,臺灣人將磯永吉稱之為「蓬萊米之父」。臺灣政府為了感謝磯永吉對於臺灣農業的極大貢獻,終生贈與磯永吉20俵(約1200公斤)的蓬萊米,以表達深刻的謝意。

交通地圖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2巷

讀取地圖中...


相關頁面

參考資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