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園區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0年10月2日 (五) 00:55 由 陳思妍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自來水園區位於臺北市永福橋旁、公館的思源路上,是臺灣第一座自來水博物館,博物館整體腹地達約七、八千坪。自西元1908年創建至今己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在西元1977年(民國66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於1993年(民國82年)6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後經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斥資修護,建立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於2000年(民國89年)正式開放參觀,因其特殊的歐式建築、花園景觀,與歷史、教育上的重要意義,現已成為親子旅遊、婚紗攝影、教學團體參觀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歷史沿革

清朝劉銘傳時期

  西元1887年(清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日本人七里恭三郎,在臺北城內石坊街、西門街(今衡陽路)、北門街(今博愛路)等地,規劃開鑿三口公共井供水。

日治時期

  這時的臺灣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盛行,成為日人治臺初期急須解決的問題。

  1896年(日明治29年)6月,日人後藤新平以衛生顧問身份來臺,協助改善衛生環境,並建議總督府聘請在日本內務省擔任衛生工程顧問的英國人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來臺,協助負責衛生工程,包含水源調查在內。

  1907年,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處理淨水,再將處理過的清水,以抽水機抽到觀音山上的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自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的供水系統。

民國年間

  1951年(民國40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快濾池四座,全部工程於次年2月底順利完成。

  1974年(民國63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因此在沉澱池增設傾斜管,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

  1977年(民國66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超過百年的歷史,民國82年6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9月27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1997年(民國86年)編列預算兩百萬,作為古績調查研究報告的經費,並委託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而後依據該報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於1998年(民國87年)5月斥資八千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從各處蒐羅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最終於2000年(民國89年)開放成為臺灣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2002年(民國91年)合併公館淨水場部分區域,整合更名為「自來水園區」。2007年自來水園區設置親水體驗區。2012年園區設立環境教育中心,致力於水資源環境教育的推廣。

園區介紹

自來水園區規劃有許多主題區,例如水源地苗圃、生態景觀步道、管材雕塑區、輸配水器材區、公館淨水場、水鄉庭園、公館水岸廣場、親水體驗教育區、量水室古蹟廣場、自來水博物館等等。

地圖

讀取地圖中...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

電話:(02)8733-5678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與來源

自來水博物館的誕生。來源:臺北自來水園區。

中心簡介:關於我們。來源: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

歷史沿革。來源:臺北自來水事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