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金海岸石滬群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簡介==
 
==簡介==
  [[石滬]],亦有作「石扈」(英文有稱「stone tidal weir、Stone Fish Weir、stone weir、Fish Weir」,日文「石干見」<ref>[http://kaggilach.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5.html 認識三芝--三芝的石滬]</ref>)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臺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
  [[石滬]],亦有作「石扈」(英文有稱「stone tidal weir、Stone Fish Weir、stone weir、Fish Weir」,日文「石干見」<ref>[http://kaggilach.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5.html 認識三芝--三芝的石滬]</ref>)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臺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石滬建造之前要先有七、八個人以三到五年的時間,觀察三千多次潮水的漲退,才能設定石滬的高度、厚度及缺口位置。初建時,每三到五天還要潑灑大量的人類尿液,加速附著在石頭上的黑石牡蠣生長速度,穩固大石之間的連結;石滬內則要做數個人工漁礁,讓魚進來後,除了覓食外,尚有藏身之處。
 
  石滬建造之前要先有七、八個人以三到五年的時間,觀察三千多次潮水的漲退,才能設定石滬的高度、厚度及缺口位置。初建時,每三到五天還要潑灑大量的人類尿液,加速附著在石頭上的黑石牡蠣生長速度,穩固大石之間的連結;石滬內則要做數個人工漁礁,讓魚進來後,除了覓食外,尚有藏身之處。
  
 
===石滬分佈===
 
===石滬分佈===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子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臺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1980年]]代,前臺北縣政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沙崙石滬群,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
+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子灣]]一帶規模最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石滬尾端的村莊稱「滬尾莊」,最早的地圖顯示沙崙一帶都屬滬尾莊,日治時期臺北州役更曾繪圖管理並標示滬主姓名。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20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1980年]]代,前臺北縣府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保存下來,現今[[沙崙海水浴場]]和[[淡水第二漁港]]之間的沙崙石滬群,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
  
 
  依據淡江大學研究團隊於2015-2018年展開之調查,淡金海岸一帶現存石滬遺跡共有五處:淡水沙崙里石滬群、淡水興仁里石滬、淡水屯山里石滬群、三芝新庄里雙連石滬、石門德茂里麟山鼻石滬。
 
  依據淡江大學研究團隊於2015-2018年展開之調查,淡金海岸一帶現存石滬遺跡共有五處:淡水沙崙里石滬群、淡水興仁里石滬、淡水屯山里石滬群、三芝新庄里雙連石滬、石門德茂里麟山鼻石滬。
行 18: 行 18:
 
[[檔案:淡水沙崙石滬群.JPG|800px]]
 
[[檔案:淡水沙崙石滬群.JPG|800px]]
  
  '''淡水沙崙石滬群''',位在[[淡水河]]北側岬角,鄰沙崙海水浴場及漁人碼頭第二漁港,日治時期為舊沙崙庄。是淡北海岸最大石滬漁場,日治時期登記有38口石滬,1981年因興建漁人碼頭,有7口石滬被徵收<ref>何昇樺,「淡北海岸石滬文化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4。</ref>。在沙崙沙灘邊近期建了觀景平臺,並有沙崙石滬群的介紹,列有35口石滬與石滬名稱,是由澎湖科大李明儒提供之田野調查採集所得資料。35口石滬名稱如下:
+
  '''淡水沙崙石滬群''',位在[[淡水河]]北側岬角,鄰沙崙海水浴場及漁人碼頭第二漁港,日治時期為舊沙崙庄。是淡北海岸最大石滬漁場,日治時期登記有38口石滬,1981年因興建漁人碼頭,有7口石滬被徵收<ref>何昇樺,「淡北海岸石滬文化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4。</ref>。在沙崙沙灘邊近期建了觀景平台,並有沙崙石滬群的介紹,列有35口石滬與石滬名稱,是由澎湖科大李明儒提供之田野調查採集所得資料。35口石滬名稱如下:
 
:*深滬、蹋仔、沙岸腳、新石滬、破深仔、第一淺滬、長深、硓𥑮、第二淺滬
 
:*深滬、蹋仔、沙岸腳、新石滬、破深仔、第一淺滬、長深、硓𥑮、第二淺滬
:*裂石、二淺、舊馬鞍、大石、新馬鞍、三角(北)、下滬、新下滬、鼻仔頭淺
+
:*裂石、二淺、舊馬鞍、大石、新馬鞍、三角(北)、下滬、新下滬、鼻仔頭淺
:*鼻仔頭深、豬母、枕頭、三角(南)、破蝦仔、豬公、下滬仔、魠仔、弄鼓深
+
:*鼻仔頭深、豬母、枕頭、三角(南)、破蝦仔、豬公、下滬仔、魠仔、弄鼓深
 
:*紅螺滬、大深、滬坪、下滬仔、六文錢、大滬、殺狗穴仔、新滬
 
:*紅螺滬、大深、滬坪、下滬仔、六文錢、大滬、殺狗穴仔、新滬
  
行 104: 行 104: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檔案:UAV石滬空拍-三芝雙連.jpg|2016-03-02 空拍影像
 
檔案:UAV石滬空拍-三芝雙連.jpg|2016-03-02 空拍影像
File:雙連滬剛修復.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剛修復.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剛修復2.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剛修復2.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剛修復5.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剛修復5.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與賴呆2.jpg|雙連滬與賴呆([[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與賴呆2.jpg|雙連滬與賴呆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1.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1.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2.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2.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3.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修復落成活動3.jpg|三芝文化基金會在石滬落成所辦的活動 ([[周正義]]提供)
 
</gallery>
 
</gallery>
 
<gallery widths="200px" heights="300px">
 
<gallery widths="200px" heights="300px">
File:雙連滬剛修復3.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剛修復3.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剛修復4.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剛修復4.jpg|雙連滬剛修復之影像 ([[周正義]]提供)
File:雙連滬與賴呆.jpg|雙連滬與賴呆([[周正義]]提供)
+
File:雙連滬與賴呆.jpg|雙連滬與賴呆 ([[周正義]]提供)
 
</gallery>
 
</gallery>
  
行 132: 行 132: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李明儒。《[https://www.penghu.gov.tw/ebook/home_02.jsp?intpage=1&serno=201110040003 漁滬文化的緣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全文電子檔)。(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民98.04)
+
*李明儒。《[https://www.penghu.gov.tw/ebook/home_02.jsp?intpage=1&serno=201110040003 漁滬文化的緣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全文電子檔)。(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民98.04)
*[[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公司。《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民101.12)
+
*[[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公司。《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遠足文化,民101.12)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97749238-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http://tamsuitour.pixnet.net/blog/post/97749238-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淡水石滬歷史與相關美食典故]
 
*[http://blog.udn.com/freeman588/5677606 從淡水魚丸聊起北海岸那些石滬]
 
*[http://blog.udn.com/freeman588/5677606 從淡水魚丸聊起北海岸那些石滬]
行 158: 行 158:
 
{{Youtube|JU3zGyLZE_M|400|right|我們的島 第235集 石滬再現 (2003-12-15)}}
 
{{Youtube|JU3zGyLZE_M|400|right|我們的島 第235集 石滬再現 (2003-12-15)}}
 
{{Youtube|bUNw3cMmrng|400|right|紅樹林有線新聞 新庄里石滬列歷史建築 保留先民捕魚智慧 (2013-08-16)}}
 
{{Youtube|bUNw3cMmrng|400|right|紅樹林有線新聞 新庄里石滬列歷史建築 保留先民捕魚智慧 (2013-08-16)}}
 +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article/a31_m.php 「里海」─ 人與海的結合]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article/a31_m.php 「里海」─ 人與海的結合]
 
===淡水石滬相關連結===
 
===淡水石滬相關連結===
行 198: 行 199: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淡水地名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