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燈塔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1年11月3日 (三) 16:03 由 范榕容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影片描述:基隆燈塔_交通部航港局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基隆燈塔基隆港的西岸,被稱之為「萬人堆鼻」,初期燈塔的一樓四周都截去東、北兩個直角,做成一個六邊形的平面,主要是為了做為發電機室以及燈器倉庫所特意建的,之後因為六邊形平面是以木頭製造的,所以在國民政府接收後構造腐朽而無法使用,因此便決定把一樓拆除,把現在我們看到的圓錐形塔身給顯露出來。 之前燈塔的燈有設置紅色的光,目的是用來警示港外的新瀨礁,但是之後因為新瀨礁被炸掉,紅色的警示光因此沒有了用處,因此也被拆除,改為白色燈光。


歷史

基隆燈塔由日人大澤正業在西元1899年(明治32年)4月起啟動建造工程,之後在西元1900年( 明治33年)2月24日建造完畢,同年的4月1日開始點燈。基隆燈塔在日本時期的時候,獲得當時第三座完成的燈塔以及第一座磚造燈塔的殊榮。台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曾被海軍暫用一段時間,當作瞭望室來使用。外觀原本是磚砌圓塔,在民國51年(西元1962年)時改建成為鋼筋混凝土圓塔。

最早基隆燈塔的燈是使用第五等白光,其結構為煤油燈外面附設折射透鏡燈器。直至西元1913(大正2年)和西元1932年(昭和7年)陸續改用高壓乙炔瓦斯燈和交流電燈,民國45年(西元1956年)換成現今所使用的白紅連閃光燈,之後又在民國58年(西元1969年)改用四等電燈。民國78年(西元1989年),燈塔燈光由紅色光變成白色光為主,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增加照明度。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