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Rocio/測試頁面3"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div style="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100px; right: 0px; max-width: 350px; max-height: 500px; overflow-y: visible; border: 0px solid #aaa; border-radius: 0 0 1px 1px; -moz-border-radius: 0 0 1px 1px; background: rgba(249,249,249,0.7);">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top: 5px; font-family:微軟正黑體, sans-serif"><font color="#91210b" size="6">'''淡水維基館'''</font> <font color="#b22222" size="3" face="微軟正黑體, sans-serif">'''淡水記憶‧數位共筆''' </font></div>
{{Clickable button|特殊:用戶登錄|'''註冊'''|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green}}
 
{{Clickable button|external=yes|target=https://www.facebook.com/wikitamsui|text='''臉書'''|iconPrimary=ui-icon ui-icon-heart|class=ui-button-blue}}
 
{{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目錄|'''說明'''|iconPrimary=ui-icon ui-icon-help|class=ui-button-white}}
 
</div>
 
  
<div align="left">
 
<!--Banner開始-->
 
<DIV style="float: left; padding: 0px; box-shadow: 0 5px 5px #888888; width: 100%;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top, #cedde2 0%, #FFFFFF 100%); margin-bottom: 10px;">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800px; height: 200px; padding: 5px 0 0 5px;">
 
[[檔案:單車慢遊卡banner.jpg|800px|link=ThisSite:關於]]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170px; left: 10px; font-family: Microsoft JhengHei, sans-serif; background: rgba(100%,100%,100%,0.6); padding: 5px 5px 3px 5px;"><span style="color: #91210b; font-size: 25px;">'''淡水維基館''' </span><span style="color: #91210b; font-size: 25px; font-family: arial;">Tamsui Wiki</span></div>
 
</div>
 
</DIV>
 
<!--原本半透明用了opacity:,結果發現那是會讓內部所有元素都透明...。改用background: rgba(R,G,B,A透明度)做設定。
 
  
<center><p align="center" style="width: 80%; padding: 5px 0 5px 0;">'''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p></center>-->
 
  
<div style="width: 100%; margin-right: 1%;" align="left">
+
<!--暫放區
<!--第一條-->
+
*統計資料
<div style="float: left; background: rgba(116,58,58,1);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10px 60px 10px 50px; box-shadow: 0 1px 0 #888888; color: #FFFFFF; margin: 10px 0 10px 0;">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display: inline-block; zoom:1; *display: inline; _height: 3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5px;">
<span style="float: left; width: 50%; font-size: 18px; padding: 40px 10px 20px 0;"><p>'''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p><p>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p></span>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width: 30px; padding: 5px; font-weight: bold;background-color: #FFDA99; text-shadow: 1px 1px 1px #999999; box-shadow: 1px 1px 5px #999999; border-radius: 7px;">頁面</div>
<span style="width: 45%; float: left;">
+
</div> {{NUMBEROFARTICLES}}頁 
[[檔案:淡水河.png|500px|right]]
 
</span>
 
</div>
 
  
<!--第二條-->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display: inline-block; zoom:1; *display: inline; _height: 3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5px;">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00%; background: rgba(255,255,255,1);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3px; box-shadow: 0 1px 0 #888888; color: #000000;"><font size="3">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width: 30px; padding: 5px; font-weight: bold;background-color: #FFDA99; text-shadow: 1px 1px 1px #999999; box-shadow: 1px 1px 5px #999999; border-radius: 7px;">圖片</div>
<choose>
+
</div> {{NUMBEROFFILES}}張 
  
<option>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display: inline-block; zoom:1; *display: inline; _height: 3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5px;">
<div style="float:left; width:300px; height: 220px; padding: 0 5px 0 0; margin: 0 10px 0px 0;">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width: 30px; padding: 5px; font-weight: bold;background-color: #FFC157; text-shadow: 1px 1px 1px #999999; box-shadow: 1px 1px 5px #999999; border-radius: 7px;">點閱</div>
{|
+
</div> {{NUMBEROFVIEWS}}次 
|-
+
-->
|
 
{{#slideshow:
 
<div>[[檔案:小白宮20131019.jpg|300px]]</div>
 
<div>[[檔案: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入口.JPG|300px]]</div>
 
<div>[[檔案: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JPG|300px]]</div>
 
<div>[[檔案:小白宮-彈坑遺跡.jpg|300px]]</div>
 
<div>[[檔案:小白宮-彈坑遺跡解說碑.jpg|300px]]</div>
 
<div>[[檔案:清水磚砌圍牆.jpg|300px]]</div>
 
|id=bar1 refresh=5000
 
}}
 
|}</div>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位在淡水真理街15號,臺灣洋關之設,源於[[1858年]](咸豐8年)的天津條約,被迫將臺灣開放為通商口岸,再經[[1860年]](咸豐10)北京條約之後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抵臺,率先談妥在淡水開港事宜,因此在[[1862年]](同治元)6月22日,在滬尾設洋關正式開市徵稅。因有着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div style="float:left; width:300px; height: 220px; padding: 0 5px 0 0; margin: 0 10px 0px 0;">
 
{|
 
|-
 
|
 
{{#slideshow:
 
<div>[[檔案:2012-淡水紅毛城2.jpg|left|300px]]</div>
 
<div>[[檔案:紅毛城古砲區.jpg|left|300px]]</div>
 
<div>[[檔案:紅毛城-九面旗2.jpg|left|300px]]</div>
 
<div>[[檔案:紅毛城-英國領事館.jpg|left|300px]]</div>
 
|id=bar2 refresh=5000
 
}}
 
|}</div>  [[紅毛城]]位在[[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家一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或稱[[聖多明哥堡]])。[[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台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  ---[[紅毛城|'''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檔案:淡水禮拜堂.jpg|300px|left]]  [[淡水禮拜堂]]位於[[淡水]]馬偕街8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為'''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西元[[1872年]]3月9日,來自加拿大的[[偕叡理]]牧師(Dr. George Leslie Mackay,人稱[[馬偕]]博士)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也學習閩南語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賃的房子,不但是作為醫院,也是傳教的地方,這是第一代的教堂。 ---[[淡水禮拜堂|'''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滬尾砲台-北門鎖鑰.JPG|300px|left]]  [[滬尾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滬尾礮臺|'''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div style="float:left; width:300px; height: 220px; padding: 0 5px 0 0; margin: 0 10px 0px 0;">
 
{|
 
|-
 
|
 
{{#slideshow:
 
<div>[[Image:牛津學堂2013.10.19.jpg|300px|left]]</div>
 
<div>[[檔案:理學堂大書院2.jpg|300px|left]]</div>
 
|id=bar2 refresh=5000
 
}}
 
|}</div>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於[[1985年]]8月19日列為'''國定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  ---[[理學堂大書院|'''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滬尾偕醫館.jpg|300px|left]]  [[滬尾偕醫館]]位在臺北縣[[淡水]]鎮馬偕街6號,緊鄰[[淡水禮拜堂]],屬於直轄市定古蹟。[[馬偕博士]]在[[1872年]]3月9日抵淡水後,即在其所租之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不久又增加開刀、拔牙和住院等設施,由於西醫療效快,[[馬偕]]博士和其助手又熱忱,尤其是當時民眾廣為瘧疾所苦,馬偕博士的奎寧水(quinine)是特效藥而大受歡迎,因此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1879年]]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捐贈美金3000元給淡水的[[馬偕博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馬偕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  ---[[滬尾偕醫館|'''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縣定古蹟碑.jpg|300px|left]]  [[嘉士洋行倉庫]](即[[淡水殼牌倉庫]])位在淡水鎮鼻頭街22號,[[淡水捷運站]]東側。此處包含數座大小不等的倉庫及昔日載運貨物、油料的火車月臺與鐵軌。磚材為閩南扁平方磚,以二尺厚磚牆做為內部隔間承重牆,窗臺、門框架都使用泉州隴石(花崗岩)打造,窗臺除厚重鐵窗外,內部也使用磚統木製門栓,內部承載使用方形磚柱及大跨距木桁架承受屋頂架構。經多年修復,[[2011年]],委由[[淡水文化基金會]]負責再利用,風華再現,已成淡水重要參觀景點。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于右任墓園正面.JPG|300px|left]]  [[于右任墓園]],建於[[1964年]],位於新北市淡水區草麓段0002─0000地號國有土地上,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土地管理者。位於陽明山至淡水鎮公路線之中點(巴拉卡公路中段),緊鄰大屯自然公園。 ---[[于右任墓|'''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福佑宮20120325.jpg|300px|left]]  [[福佑宮]]位在淡水中正路200號,相傳建於[[1732年]](清雍正十年),福建泉州府七邑(七縣份),受不了異族統治和滿懷反清復明的志士相繼渡海來台,透過宗教性結社增進之間的團結,首先建廟,順迎供奉湄洲媽祖為庇蔭,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灣,因此,先民對於海上守護神媽祖格外尊崇。[[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市定第三級古蹟,種類為寺廟。 ---[[福佑宮|'''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淡水外僑墓園20131019.jpg|300px|left]]  [[淡水外僑墓園]]位於淡水真理街3巷與[[馬偕墓]]園以一牆隔開,為縣定古蹟。自從[[1860年]](咸豐10)開港通商以後,[[淡水]]成為國際港埠,清廷又准外國人得以在此地傳教、居住、購地、埋葬等,因此來臺經商、傳教的外國人不少,這些途經淡水的外國人或居住此地的外國人,若有人因故客死淡水的時候,有不少人就很自然地埋在淡水。 ---[[淡水外僑墓園|'''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淡水臺銀日式宿舍-左.jpeg|300px|left]]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興建於民國24年([[1935年]]),最初是新松島旅館,民國30年([[1941年]])被台灣銀行收購,因為融合日式和西洋建築,民國100年([[2011年]])8月3日成為市定古蹟,已經有超過70年歷史。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馬偕墓園20131019.jpg|300px|left]]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馬偕墓|'''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Image:重建街16號.JPG|200px|left]]  [[重建街16號]]街屋建築與[[重建街14號]]建築同樣位居古街的重要通道轉角點,為古街上坡與南下階梯通[[福佑宮]]的重要節點建築。此建築格局外觀整體上仍保有[[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始建風貌。屋主世代經營漢藥房,服務淡水街及其週遭鄉鎮,在淡水醫療及醫藥史上有其象徵意義,「重建街16號」街屋因又與先前指定之「重建街14號」街屋不論建築形式、時代、起造者、歷史內涵和現貌都是一體。欲保存重建街14號,沒有理由不保存重建街16號。如此,可保存一小段崁頂古街屋之舊風貌。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檔案:重建街14號.JPG|200px|left]]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位居古街的重要通道轉角點,與隔鄰的「[[重建街16號]]」同為古街上坡與南下階梯通[[福佑宮]]的重要節點建築。此建築格局外觀整體上仍保有[[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始建風貌。在[[重建街]]的建築陸續拆除翻新的現況下,老街的風貌僅能由此少數的老屋來回顧歷史樣貌。此建築為老街僅存老建物之一,具有老街意象之指標意義。已被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本屋之左側鄰巷道,採光明亮,且室內高低隨地形變化,頗為少見。建物室內空間雖緊湊,但空間利用機能合理,以小空間做最高利用,具有早期街屋之特性,早期屋主[[陳其宗]]醫師在淡水地方有其聲望,值得保存其故居。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更多內容''']]
 
</option>
 
 
 
<option>
 
<div style="float:left; width:300px; height: 220px; padding: 0 5px 0 0; margin: 0 10px 0px 0;">
 
{|
 
|-
 
|
 
{{#slideshow:
 
<div>[[檔案:多田榮吉故居外貌.jpg|300px|left]]</div>
 
<div>[[檔案:多田榮吉故居外門.jpg|300px|left]]</div>
 
<div>[[檔案:多田榮吉故居-鬼瓦.jpg|300px|left]]</div>
 
|id=bar2 refresh=5000
 
}}
 
|}</div>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為日治時期擔任[[淡水街長]]的[[多田榮吉]]私人宅邸,現今為直轄市定古蹟。
 
 
 
  創建於[[1937年]](日昭和12年),據稱[[多田榮吉]]還申請了自用自來水,成為全[[淡水]]、全臺第一戶接自來水的民宅。[[多田榮吉故居]]位於淡水馬偕街19號[[埔頂]][[烽火段]]地區,介於[[紅毛城]]與[[福佑宮]]之間、從[[滬尾偕醫館]]和[[淡水禮拜堂]]前往[[小白宮]]的路上,也可以從[[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前的天橋過去即可看到。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更多內容''']]
 
</option>
 
</choose></font><p align='right'>'''更新日期:2015/01/09''' ({{TempEdit|景點介紹|編輯}})</p>
 
</div>
 
</div>
 
<!--column1結束-->
 
 
 
<div  style="width: 50%;" align="left">
 
{{Titlediv|關於淡水}}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5px 0 5px;"><font size="3">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p>
 
'''◎淡水資料:'''[[淡水論文]]/[[淡水書籍]]/[[淡水相關網路資源|網路資源]]/[[淡水相關APP|相關APP]]
 
</p>
 
</font></div>
 
 
 
{{Titlediv|淡水訊息}}
 
 
 
<div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2px;">
 
{{活動訊息}}
 
</div>
 
{{Titlediv|淡水第一}}
 
<div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2px;">
 
<font size="3">
 
*第一個高爾夫球場?[[淡水球場|答案]]
 
*第一條自來水道?[[滬尾水道|答案]]
 
*第一所私立大學?[[淡江大學|答案]]
 
*第一座民營燈塔?[[望高樓碑|答案]]
 
*第一間西式學堂?[[牛津學堂|答案]]
 
*第一間西式女學校?[[淡水女學校|答案]]
 
*第一間西式醫院?[[滬尾偕醫館|答案]]
 
</font>
 
</div></div>
 
 
 
 
 
{{紀錄片系列2}}
 
 
 
{{Titlediv|編輯教學}}
 
<div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2px;"><p><font size="3" face="微軟正黑體">
 
{{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目錄|'''要怎麼開始編輯?'''|iconPrimary=ui-icon ui-icon-help|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沙盒|'''先試試身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ThisSite:編輯討論區|'''去哪裡問問題?'''|iconPrimary=ui-icon ui-icon-comment|class=ui-button-green}}</font>
 
 
 
<div style="position: fixed; bottom: 0;right: 10%; background-color: #cedde2;">
 
<center><font color="#91210b" face="微軟正黑體">
 
{{LOCALYEAR}}年 {{LOCALMONTH}}月 {{LOCALDAY}}日({{LOCALDAYNAME}}){{LOCALTIME}} 【[[Special:Statistics|{{NUMBEROFARTICLES}}]]個頁面|[[Special:Statistics|{{NUMBEROFFILES}}]]張圖片|[[Special:Statistics|{{NUMBEROFVIEWS}}]]次點閱|[[Special:Statistics|{{NUMBEROFUSERS}}]]位註冊】</font></center></div>
 
<!-- /home-shell -->
 
__NOTOC____NOEDITSECTION__
 

於 2017年4月18日 (二) 14:58 的最新修訂

淡水維基館 淡水記憶‧數位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