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灣砲台"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4: 行 14:
 
{{map1 | 25.13960,121.75680|400|700|17}}
 
{{map1 | 25.13960,121.75680|400|700|17}}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31228000001]
 +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 交通部觀光局
 +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16&id=205]
 +
 +
*[國家文化資產網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31228000001]
 +
 +
*[守衛台灣的百年要塞古戰場基隆,在二沙灣砲台近距離體驗歷史
 +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2969]
 +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55]
 +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 基隆旅遊網
 +
https://tour.klcg.gov.tw/zh-hant/attractions/10348387/]
  
  

於 2021年10月4日 (一) 23:57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簡介

歷史

二沙灣砲台興建於1841年(清道光20年),當時砲台位置是位於山下,在現今的基隆港邊,建造者是由當時台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立。而二沙灣砲台也同時發揮了它很大的效用,早在鴉片戰爭時,英國軍艦想進攻台灣的基隆港,作為根據地。但當時卻被鎮守在港邊二沙灣砲台的清兵所擊退,沒有達成佔領目的。隨後,在1884年的清法戰爭攻打基隆港時,二沙灣砲台卻不幸被法軍炸毀,喪失其功用。但是因為基隆港是台灣非常重要的港口,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是台灣海防的重要關鍵地區之一,所以台灣巡撫劉銘傳約於1885年又在基隆港的山上聘請德國人監製新砲台。在1983年12月28日,因被評定為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學術等重要價值可供參考,而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評定為國定古蹟,並供民眾參觀,持續傳遞屬於二沙灣砲台的精彩故事。


景點資訊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31228000001]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 交通部觀光局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16&id=205]

  • [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31228000001]

  • [守衛台灣的百年要塞古戰場基隆,在二沙灣砲台近距離體驗歷史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2969]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55]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 基隆旅遊網

https://tour.klcg.gov.tw/zh-hant/attractions/1034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