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慈諴宮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0年6月4日 (四) 10:49 由 王宇涵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本體)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又稱士林媽祖廟,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大南路士林夜市內,主要供奉天上聖母,是一座採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配置的廟宇,也是臺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 慈諴宮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嘉慶元年(1796年),而位在「新街」的慈諴宮的與「舊街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為士林地區的三大古廟,慈諴宮的祭典日期是每年農曆之三月廿三。 外面有賣麵線的商家,所以很多人都會買麵線坐在宮廟外面的階梯享用,成為一大奇景。 因為慈諴宮年代久遠,雖修建多次,依然留有宮內多處古意。例如:內殿木結構部份具有對場作,因建廟之初延請兩派大陸工匠,互相競爭,因此精巧的木雕工藝是可以留意的特點。 另外,其宮內前殿為五開間的建築樣式結構,符合主神帝后級的神格,四面牆面有多處雕刻,其石刻工法相當精美,多數為日治時期重修時所安置。 近年由社會經濟水準提升,寺廟管理當局引進不少政治人物的碑刻牌匾,並增設不少石雕裝飾,使得廟前空間顯得侷促繁雜,失去大廟的雄偉莊嚴。

士林慈諴宮
讀取地圖中...


  • 影片描述:台灣百廟#27 完整版 - 士林慈諴宮(媽祖) + 士林神農宮(神農大帝)
  • 影片來源:YouTube


神像

  • 正殿:(左側)太上老君、(中央)天上聖母、中壇元帥、虎爺、(右側)註生娘娘
  • 左方:
  1. 左前張府天師:孚佑帝君、張府天師、五穀先帝
  2. 左中文衡帝君:文財神、關聖帝君、武財神
  3. 左中:觀音菩薩
  4. 左後:城隍爺和土地公
  • 右方:
  1. 右前玄天上帝:玄天上帝、開漳聖王
  2. 右中廣澤尊王:文昌帝君、廣澤尊王、魁星爺
  3. 右中:太歲星君
  4. 右後:地藏王菩薩

建築

本體

從正面看,慈諴宮有三個門,,所以是三「穿」。一般稱這種建築結構為「三川殿」。

從側面來看,慈諴宮為兩進式的傳統閩南廟宇建築。三川殿的部分是第一進,由於是奉祀主神的位置,往往是整座廟座建築中雕飾最繁複、華麗的部分。 一般來說,廟門是不可以亂開的。有的廟因為空間上的關係,只能開一扇或三扇;依照神格,開門的數目都有規定。媽祖的神格崇高,媽祖廟是可以開五個門的,包括三川殿的三扇門。雖名為三川殿,開了三個門,但其實香客參拜不能走中門,有的廟甚至用柵門封起來,像是台北的保安宮或萬華龍山寺都有封中門。

在神明出入,或者有地方上重要的大官來到這裡時,才會開中門歡迎。這個道理很像孔廟的中門。地方上有考取舉人或進士之類,他們回鄉要祭孔的時候,我們開中門讓他進孔廟,是一種榮耀的象徵。所以中門不能隨便亂走。另外也因為中門的門檻很高,如果順利跨越則已,但有時腳可能是抬得不夠高,踢到門檻跌跤,其實這對廟的神明是非常不尊敬的。

屋頂、廟簷

結構為重簷式,也就是兩重屋頂的意思。從室外看,有兩層的屋頂,這種屋頂結構稱為「假四垂」,或是叫做歇山重簷式,上層又稱為太子樓。

在垂脊上有福祿壽三仙的塑像,還有龍的樣式。福祿壽三仙中間那一位是福仙,抱著小孩的是祿仙,壽仙拿一根拐杖,象徵長壽。福是福氣,祿是祿位,壽是長壽,又稱為三星拱照 。上面還有一些交趾陶的裝飾,都有一些故事,題材都是章回小說,比如說封神榜或是三國演義。

石獅、龍柱

一般的三川殿都會有石獅和龍柱,都有公母之分。中國的傳統觀念裡,男左女右;而以廟的方向為方向,也就是以主神媽祖的方向為方向來看,左為公獅,右為母獅;公獅開口,母獅閉口,公獅嘴巴裡面還含有一顆球,在雕獅子的時候直接把它雕進去,而不是另外雕好再裝進去,如此一來會塞不進去。母獅雖然有嘴巴,但是它是沒有開口的。母獅的另一特徵是帶小獅。

慈諴宮中門前的龍柱為清光緒時期所立。龍柱上的龍也有公母之分。一般來說,龍都有開口,而公龍有含一顆龍珠,母龍沒有。另一個特徵是,母龍有門牙,公龍沒有。有人說因為公龍年紀比較大,所以門牙都掉了,只剩下母龍有門牙。另外,龍柱上面還會雕一些人物。上面的人物是八仙。

壁堵石雕

壁堵上的石雕最能顯現三川殿裝飾的華美。石雕的主題多半利用諧音表達吉祥平安之意,或述說神話故事。慈諴宮石雕還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利用四季的花卉和飛禽走獸來表達吉利之意。例如右圖的壁堵,一個人拿著大旗,一個童子拿著彩球;「旗」「球」與「祈求」諧音。左圖為「合境平安」石雕,造型是罄牌,是一種樂器。譬如祭孔有用編鐘,類似大理石,帶有音階。「罄」在此象徵祈求吉慶的「慶」。武士拿戢;「戢」與「吉」諧音,所以「戢」與「罄」代表「吉慶」之意。「旗」、「球」、「戢」、「罄」合起來,象徵「祈求吉慶」。 慈諴宮的壁堵石雕也以繁複的人物造型呈現神話故事。下左圖為封神榜中「誅仙陣」故事,中有太上老君、李哪吒等;中圖為「萬仙陣」。右圖則為「白蛇傳」中水淹金山寺的故事,中有白素貞、法海和尚、小青、蚌殼精的造型。

飛禽走獸也是壁堵石雕的主題,包括左圖的龍虎堵與麒麟堵。龍虎堵,從神明的方向來看,為左青龍,右白虎。麒麟堵,又有人說是四不像,身體向外,頭要朝內,向著太陽。

門神

台灣廟宇的門神彩繪往往展現畫師功力,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慈諴宮三川殿上的門神為秦叔寶和尉遲恭。他們手上拿的武器也不一樣。秦叔寶拿(金間),尉遲恭拿的是鞭,鞭是一節一節的。(金間)如果畫成平面來看,是一個圓柱,但是雕成方的。一般媽祖廟中門的門神,除了秦叔寶、尉遲恭,有的也畫神荼、鬱壘,是屬於比較早期的門神。秦叔寶、尉遲恭是唐太宗時代的人物。有人說過年的時候要換桃符,桃符後來就慢慢演變成春聯,其實春聯跟神荼、鬱壘有很大的關係。

廟的門神也搭配廟的主神,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像有些奉祀男神的廟,旁邊畫的可能是加官晉祿。再者如拜保生大帝的,或者是拜玄天上帝的廟,因為他們都是有帶兵將的神,那麼可能就畫四大元帥。慈諴宮的主神是媽祖,為女神,所以左右側門的門神為太監和宮女。慈諴宮的門神是台南很有名的畫師的陳玉峰先生於民國四十九年(庚子年)所畫。若站近細看,可看到右側右圖太監彩繪上有他的落款。他的兒子陳壽彝繼承父業,現今仍有創作。陳玉峰在其他的廟還有畫作留存,但因為被薰得很黑,另外找畫師來畫,恐已失原創性。所以慈諴宮的門神彩繪可能是他在台北市唯一僅存的畫作。另外,台灣的廟宇門神也常有四大天王的造型,以不同的法器取諧音,象徵「風調雨順」。下排右側兩圖為「風」與「調」。左為南方增長天王持劍,劍「鋒」與「風」諧音;右為西方廣目天王持琵琶,可調音,所以是指風調雨順的「調」。

對場作

若站在慈諴宮的正中間,以中軸線為主,會發現左右兩邊,包括正殿還有左右兩邊的護龍,表現的方式都不一樣。 這個閩南語叫「拚場」,也叫「對場作」,即廟的左右兩半部分別由兩位不同的匠師設計、監工。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建廟呢?因為匠師透過比賽,可以把技術發揮地淋漓盡致;另外,這樣也能節省興建的時間。上面有類似怪獸的頭,其實應該是蟾蜍。蟾蜍是財富的象徵,會帶來錢財。另外一邊是一個飛天的仙女,仙女有翅膀,敦煌石雕的一些天女,以這樣不同的方式呈現。左右兩邊的鳳也是有點不太一樣。又如「員光」上的獅座。獅座下面的結構,傳統建築叫做員光。員光上的獅子,一邊比較瘦,另一邊的比較胖,造型也各異。員光的木雕設計也不同,一邊是透雕的,另一邊是沒有透過去的,所以左右兩邊的雕刻師傅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