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9年12月3日 (二) 11:24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ety Responsibility,簡稱USR)係指大學做為一個學校團體及社會組織,除了具備教學、研究、服務、培育人才等功能外,也要對在地社區和社會有所貢獻和責任。大學社會責任的概念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類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認為企業的行動,除了對於經濟發展要有貢獻外,也要能改善勞工家庭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要能服務在地社區和社會。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現代,政府和社會也對大學產生類似對於企業的要求一樣,認為大學對社會也有責任。國際上有許多大學已將大學社會責任列為校務發展的重要項目,期許大學功能不僅是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更要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推動社會永續向前。中華民國國教育部自民國107年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學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第一期(107至108年)設定「在地關懷」、「產業鏈結」、「永續環境」、「食品安全與長期照顧」及「其他社會實踐」等5大議題,鼓勵大學提出能具體實現並促進在地連結、在地發展效益的計畫。第二期(109至111年)新增「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兩類議題,以振興、創新產業,吸引人口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為目標,並鼓勵大學能與世界各大學對接,擴大國際合作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