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料來源)
行 1: 行 1:
 +
==簡介==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有漢人墾號開墾大佳臘、淡水港等地,此後有其他漢人移民陸續開墾周遭荒地,至乾隆五年(1740年)淡水地區已產生聚落,在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間清廷更三度放寬渡臺禁令,因此,乾隆十六年(1751年)忠寮李家開基始祖李鼎成乃得以偕妻林耀娘渡海來淡水。
 +
<br><br>
 +
 +
李家開墾忠寮有成,不僅擁有許多田產,又有考取功名之子孫,同時也於咸豐年間至光緒中期陸續建造九座官式宅院,由此可知忠寮李家之興榮。
 +
<br><br>
 +
忠寮李家在清末出過三位舉人,包括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祥奎(貽電)中武舉人、李應東(宗炳)中武舉人,光緒十七年(1891年)李應辰(宗聘)中文舉人。
 +
<br><br>
 +
 +
而李舉人宅的初創年代,據正廳懸掛之「歲魁」匾的落款推測應是光緒五年(1879年)或稍後的年份,而又依據渡臺第七世裔孫李子成所編纂《重修燕樓李氏族譜》記載,大房四子李懋蟾(字月華,官名花霖)原建築在現址左邊,光緒十九年(1893年)移至右邊改建為現在所見建築物,方向為「作艮向坤兼丑未」,此處所載與正廳彩畫落款「甲午」(1894年)吻合,亦可能為李舉人宅興建年代。 李舉人宅落成百餘年後,於民國一百零七年(2018年)公告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
 +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1018000001 國家文化資產網]<br>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1018000001 國家文化資產網]<br>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忠寮李舉人宅 忠寮李舉人宅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忠寮李舉人宅 忠寮李舉人宅維基百科]

於 2024年5月15日 (三) 13:47 的修訂

簡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有漢人墾號開墾大佳臘、淡水港等地,此後有其他漢人移民陸續開墾周遭荒地,至乾隆五年(1740年)淡水地區已產生聚落,在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間清廷更三度放寬渡臺禁令,因此,乾隆十六年(1751年)忠寮李家開基始祖李鼎成乃得以偕妻林耀娘渡海來淡水。

李家開墾忠寮有成,不僅擁有許多田產,又有考取功名之子孫,同時也於咸豐年間至光緒中期陸續建造九座官式宅院,由此可知忠寮李家之興榮。

忠寮李家在清末出過三位舉人,包括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祥奎(貽電)中武舉人、李應東(宗炳)中武舉人,光緒十七年(1891年)李應辰(宗聘)中文舉人。



而李舉人宅的初創年代,據正廳懸掛之「歲魁」匾的落款推測應是光緒五年(1879年)或稍後的年份,而又依據渡臺第七世裔孫李子成所編纂《重修燕樓李氏族譜》記載,大房四子李懋蟾(字月華,官名花霖)原建築在現址左邊,光緒十九年(1893年)移至右邊改建為現在所見建築物,方向為「作艮向坤兼丑未」,此處所載與正廳彩畫落款「甲午」(1894年)吻合,亦可能為李舉人宅興建年代。 李舉人宅落成百餘年後,於民國一百零七年(2018年)公告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資產網
忠寮李舉人宅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