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導覽條1|人物}} ==簡介==   何祐福建漳州平和人、鄭氏軍中部將。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隨鄭成功收復台灣。1666年(清康...")
(無差異)

於 2023年12月13日 (三) 15:04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

  何祐福建漳州平和人、鄭氏軍中部將。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隨鄭成功收復台灣。1666年(清康熙五年)任左虎衞。三藩之亂起,隨鄭經西征,在與清兵的交戰中,屢建功勳,名震粵東。1677年福建興化之戰,被清軍擊敗,遁於廈門。1680年授北路總督,派守雞籠(今台灣基隆),並戍淡水。1683年6月,當施琅率領清軍攻下澎湖後,便暗降清朝,後功授襄陽、梧州二處副總兵。

生平

   何祐是清朝時期活躍在台灣歷史上的軍事將領。 他在鄭成功領導下的台灣抗清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在其後與鄭經合作參與了多場重要戰役。最初效力於鄭成功,後來被任命為左武衛將軍,並在清朝收復台灣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鄭成功逝世後,他繼續支持鄭經,參與了許多戰役,包括攻佔同安和在漳浦縣等地取得勝利。在康熙年間,何祐展現出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他領導部隊參與了多次關鍵性戰鬥,如與趙得勝攻打黃崗王國棟軍等戰役。除此之外,他也參與了攻佔永春、仙遊、德化、安溪等地的行動。清朝統一台灣後,何祐被指派負責重建雞籠城(今基隆)。儘管面臨許多困難,包括環境惡劣和人力不足,他仍努力領導士兵進行城市建設,為基隆的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何祐晚年被任命為廣東梧州府副將,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逝世。他在台灣歷史上的貢獻以及對城市建設的努力對當時台灣的發展和清朝統治台灣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政治人物 總督 Anthonie van Diemen
官員 張弘章王汧
軍人 施琅何祐
航海人物 海盜 蔡牽
基督徒 傳教士 Bartolome Martinez
信徒 陳塔嫂
農民 李太平李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