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9: 行 19:
  
 
[[Category:人物]]
 
[[Category:人物]]
 +
{{淡水16~18世紀人物導覽盒}}

於 2022年5月30日 (一) 00:25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生平簡介[編輯]

施琅,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普江縣今普江市龍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明鄭降清將領,封三等靖海侯,諡襄庄,贈太子少傅。其長子施世綸,曾任漕運總督,次子施世驃統領清兵來台平定朱一貴民變。

施琅的故事[編輯]

施琅,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因家貧,幼時棄學習武,崇禎年間剿捕泉州山寂有功,明廷特授遊擊將軍,永曆時,鄭成功據守廈門,施琅至廈門協助抗清,後因故叛鄭降清獲重用,薦授副總兵後,晉任同安總兵。一六六二年為福建水師提督,一六六七年,施琅視赴京師面陳攻取台灣之計。

一六八三年之日施琅奉命率領二萬多名清兵。三百餘艘戰船,攻進澎湖,東寧王國將領戰死四十一名,一五五投降,戰艦一百多艘沈沒,士兵四千八百人投降,七月十九日施琅派人到東寧出示軍民髮及各項投降清單,八月十三施琅率軍進入台灣,十八日鄭克塽率領已經 髮的東寧王國文武百官投降。

因征台有功,施琅被清廷封為「靖海候」,並准許在澎湖大山嶼媽宮城內及台南城內樣仔林街建生祠,稱為「施將軍祠」,並賜以在台灣廣大的勳業地稱為「施侯租田園」、「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台衛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而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台南縣的將軍鄉即因施琅將軍而得名。一六九六年三月施琅因病而亡。

清廷佔有台灣後廷議大多傾向「棄台」,獨有靖海侯施琅力排眾議力陳留台的重要性,堅持保有台灣,並呈「恭陳台灣棄留論說」,給康熙皇帝剖析棄留利害得失,其論旨大略如下:台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 …..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一日棄之, 必不免為逃軍流民土番等嘯聚巢穴,或為荷蘭人再據,此所謂藉寇兵而齊盜糧,沿海諸省難保安然無事,且澎湖乃不毛之地,不及台灣什一,若無台灣澎湖亦不能守。加之寓兵於農,於治台必能有濟」

由於施琅的力陳,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台灣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

留下的遺跡[編輯]

泉州城內釋雅山南麓有施琅故宅,在衙口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施琅墓位於福建省惠安縣黄塘鎮虎窟村西北500米的坡地。 臺南有五妃廟,是國定古蹟,相傳曾經被施琅子孫焚毀,嘉慶年間重建以後才未遭橫禍。

政治人物 總督 Anthonie van Diemen
官員 張弘章王汧
軍人 施琅何祐
航海人物 海盜 蔡牽
基督徒 傳教士 Bartolome Martinez
信徒 陳塔嫂
農民 李太平李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