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山蠶業改良場宿舍"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本建物約建於1915年,為一幢紅色與綠色屋頂之雙併建物,按標準官舍形式興建,且建築圖說保留完整,未來可依原貌修復,具保存價值。<br>
+
本建物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與養蠶所(舊名)使用之宿舍。
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具歷史價值。<br>
+
為一幢紅色與綠色屋頂之雙併建物,按標準官舍形式興建。
 +
因建築圖說保留完整,未來可依原貌修復,具保存價值。<br>
 +
在蠶業改良所遷移至苗栗後,宿舍所在地在民國 89 年經都市計劃改為臺灣科技大學校地。<br>
 +
部分宿舍地由學校管理,其餘目前尚有[[農業試驗場]]與蠶業改良場之退休員工居住。<br>
 +
目前位於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64號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具歷史價值。<br>
 +
 
 +
==歷史沿革==
 +
*大正2年 (1913) 養蠶所設立,由殖產局管轄。<br>
 +
*昭和10年(1935) 自殖產局獨立。<br>
 +
*戰後 由當時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接收,改稱「臺灣省蠶業改良場」。<br>
 +
*民國59年(1970)臺北市公館場地受都市發展影響,簽報省政府准予將原房舍及部份土地讓售臺北市政府。<br>
 +
*民國66年(1977)位於苗栗縣公館鄉之新建辦公及試驗研究場舍落成,才正式遷至苗栗。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行 13: 行 24: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811050000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811050000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
:*歷史建築農業試驗所宿舍群與蠶業改良場宿舍修復再利用計畫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蟾蜍山]]
 
[[蟾蜍山]]
 
+
#redirect [[蠶業改良所]]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於 2020年10月14日 (三) 18:16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此雙併建物為蠶業改良場宿舍現今樣貌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簡介

本建物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與養蠶所(舊名)使用之宿舍。 為一幢紅色與綠色屋頂之雙併建物,按標準官舍形式興建。 因建築圖說保留完整,未來可依原貌修復,具保存價值。
在蠶業改良所遷移至苗栗後,宿舍所在地在民國 89 年經都市計劃改為臺灣科技大學校地。
部分宿舍地由學校管理,其餘目前尚有農業試驗場與蠶業改良場之退休員工居住。
目前位於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64號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具歷史價值。

歷史沿革

  • 大正2年 (1913) 養蠶所設立,由殖產局管轄。
  • 昭和10年(1935) 自殖產局獨立。
  • 戰後 由當時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接收,改稱「臺灣省蠶業改良場」。
  • 民國59年(1970)臺北市公館場地受都市發展影響,簽報省政府准予將原房舍及部份土地讓售臺北市政府。
  • 民國66年(1977)位於苗栗縣公館鄉之新建辦公及試驗研究場舍落成,才正式遷至苗栗。

交通地圖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64號
交通方式:公館站2號出口→沿羅斯福路往景美方向至公館圓環→轉入羅斯福路四段119巷→蟾蜍山廣場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

相關頁面

蟾蜍山

  1. redirect 蠶業改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