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Site:建立頁面"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0: 行 10: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國立臺灣博物館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930000001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930000001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325
+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325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show_gaztext.hpg&sysid=E10C8813
 
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show_gaztext.hpg&sysid=E10C8813

於 2019年10月24日 (四) 21:59 的修訂

國定古蹟

簡介

1885年劉銘傳設立機器局,1899年鐵道部成立,並將原鐵路部分的修理改由鐵道部接手管理,改稱為「臺北工場」,1918年5月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在鐵道部所有的建築物中目前有六個國定古蹟跟一個市定古蹟,根據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民國96年1月18日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廳舍、八角亭、戰時指揮中心、臺北工場、工務室、電源室和食堂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在民國96年5月25日時,改成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和食堂為國定古蹟,因具備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且同時具稀少性、不易再現之性質,為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特別的是其街廓自清代以來為台灣重要出入門口,為台灣現代化的發起點,土地範圍為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於民國99年9月30日修正「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為市定古蹟,該本體為臺北工場,土地範圍為臺北市大同區玉泉段二小段 366、366-4 地號。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由臺灣鐵路管理局和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修復,外觀為半木構造,上面是木造的,下面的廳舍是磚木構造。

國立臺灣博物館-北門館(鐵道部園區)目前還在修復中,預計於2020年4月底會開放大家前往參觀修復後的成果。

參考資料

  •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930000001

  •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325

  •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show_gaztext.hpg&sysid=E10C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