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啤酒廠"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Prin1020212 (對話 | 貢獻) (→參考資料) |
|||
行 67: | 行 67: | ||
[[Category:中山區]] | [[Category:中山區]] | ||
− | {{模板: | + | {{模板:中山區地景導覽盒}} |
於 2021年6月21日 (一) 16:14 的最新修訂
簡介[編輯]
建國啤酒廠原為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是由當時臺灣的製酒公司芳釀株式會社之社長安部幸之助聯合他人發起,邀請日本酒業界的企業合作,是日本時期臺灣地區唯一的啤酒製造工廠。首先設廠於臺北市上埤頭,一直延續到今日,期間多次參加國外的啤酒獎項,並得到好成績,如:臺灣啤酒曾獲世界酒類評選會的金與銀質獎、BIIA銀質獎等。因其重要歷史地位、日本時期建築等因素,於2012年3月29日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現為臺北啤酒工廠,屬於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啤酒事業部之下。預期將園區建為「啤酒文化園區」作保存,但目前都市更新案仍在商討之中,尚未定案。
歷史沿革[編輯]
- 1919年:高砂麥酒株式會社計畫在臺北設立酒廠,隔年落成
- 1920年:第一批0.6公升瓶裝啤酒上市
- 1933年:臺灣實施啤酒專賣,但啤酒加工產品則無限制在內
- 1945年:臺灣光復,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由臺灣省專賣局接收,改為臺灣省專賣局菸酒公賣局第二酒廠;高砂麥酒改名為臺灣啤酒
- 1961年:臺北啤酒廠開始第一期系統擴建工程;產量巔峰之時曾獲得國際啤酒品評會之大獎,顯示其產品達到國際之水準
- 1966年:烏日啤酒廠(中興啤酒廠)籌設興建,臺灣黑啤酒下市
- 1973年:善化啤酒廠(成功啤酒廠)籌設興建
- 1975年:改名為建國啤酒廠,並改良釀造技術更新製造設備,添建新式廠房
- 1977年:參加世界性啤酒品常會獲得優等獎
- 1978年:參加瑞士日內瓦第17屆世界酒類評選會,榮獲瓶裝啤酒金質獎
- 1980年:參加華爾街日報主辦亞、澳兩週國際性啤酒品嚐會榮獲第二名
- 1990年:竹南啤酒廠(復興啤酒廠)籌設興建
- 1997年:建國啤酒廠與復興啤酒廠合併為一,建國廠成為復興啤酒廠的臺北廠區
- 1995年:建國啤酒廠產業工會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開始溝通建國啤酒廠活化保存事宜
- 1997年:建國啤酒廠改為復興啤酒廠建國廠區
- 1998年:建國啤酒廠宣告於2000年關廠
- 2000年:工廠停工,其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建築被臺北市政府公告為第95號古蹟,並決定建立文化園區,以「啤酒文化園區、產業活化保存」的方向來保存臺灣啤酒產業之文化資產
- 2002年:建國啤酒廠之「建國廠區」更名為「臺北啤酒工場」
- 2003年:臺北啤酒工場改由竹南啤酒廠管轄
- 2006年:臺北市政府將二次大戰後才興建的釀造大樓、儲酒室與包裝工場登錄為歷史建築
- 2007年: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未來目標朝文化保存、善盡社會責任前進,以任務編組方式,將臺北啤酒工場業務獨立於啤酒事業部管轄,並成立臺北啤酒文化園區管理處
- 2008年:獨立建制為臺北啤酒工場
- 2012年:臺北市政府將建國啤酒廠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其被指定之範圍:貯酒室及發酵室、糖化室及原料調合室、蒸發室、冷凍機室、冷凍機及配電室、用水處理室、糖化大樓、新發酵儲酒大樓、鍋爐室、舊成品倉庫、抽水機室、與生產線有關之機具設備均納入保存之範圍
三個唯一[編輯]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陳啟仁教授認為建國啤酒廠有不可取代的三個唯一:
- 一、1919年創立的建國啤酒廠是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啤酒廠,迄今仍保有五株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酵母。
- 二、建國啤酒廠是臺北市東西向產業軸帶歷史的最後一塊拼圖。
- 三、建國啤酒廠是唯一同時保有日治時期到現代的各種製程知識與設施的啤酒廠。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85號
- 交通方式:搭乘捷運板南線於忠孝新生站,由4號出口往八德路二段方向步行約5分鐘
讀取地圖中...
相關連結[編輯]
為建國啤酒廠相關之都更爭議。
參考資料[編輯]
- 建國啤酒廠,國家文化資產網
- 建國啤酒廠,臺灣大百科全書
- 台灣啤酒——歷史沿革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9-02
- 關於我們——台北啤酒工廠
- 臺北啤酒工場(建國啤酒廠)都市計畫變更案地區座談會-會議紀錄
|
||
文化資產 | 古蹟 | 七海寓所.圓山別莊.建國啤酒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前美國大使官邸.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歷史建築 | 梅屋敷.林安泰古厝.美援宿舍群 | |
歷史地標 | 中山橋 | |
機關團體 | 學校 |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
宗教 | 劍潭古寺.臨濟護國禪寺.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臺北市文昌宮 | |
景點 | 觀光建築 | 經國七海文化園區 |
傳統建築 | 國民革命忠烈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