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區" 修訂間的差異
(→歷史沿革) |
Prin1020212 (對話 | 貢獻) (→參考資源) |
||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9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導覽條深坑|地名}} | ||
+ | [[檔案:深坑區.png|thumb|270px|right|]] | ||
+ | [[深坑區大事記]]|[[深坑區人物錄]]|[[深坑區地景地貌]] | ||
+ | |||
==簡介== | ==簡介== | ||
深坑地名來自「深坑仔」,「坑」是山谷的意思,因此地位於景美溪山谷之中,所以稱此地為「深坑」。 | 深坑地名來自「深坑仔」,「坑」是山谷的意思,因此地位於景美溪山谷之中,所以稱此地為「深坑」。 | ||
行 11: | 行 15: | ||
==行政特色== | ==行政特色== | ||
− | + | [[檔案:深坑區區徽.jpg|thumb|100px|right|深坑區區徽]] | |
+ | *區徽 | ||
+ | 形狀為四方形,有兩種解釋。第一、有如一張深坑區地圖;第二,本區深坑豆腐頗負盛名,故其形狀也似豆腐。<br> | ||
+ | 藍色條紋代表[[景美溪]],其解釋維表示[[景美溪]]流經本區。以水運為主的年代,[[景美溪]]流域主要碼頭設置在本區深坑街畔,使得深坑老街繁榮一時。在日本時代設「深坑廳」下轄現今的新北市石碇、坪林、烏來、新店等區以及臺北市文山區。<br> | ||
+ | 半圓形之圖樣為當年本區之「深坑里」,也是本區行政機關所在地。<br> | ||
+ | 圖形如「旭日東昇」,表示本區正如旭日東昇。<br> | ||
+ | *區花:<b>茶花</b> | ||
+ | *區樹:<b>台灣山櫻</b> | ||
==歷史沿革== | ==歷史沿革== | ||
行 17: | 行 28: | ||
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至嘉慶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大菁後,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至日本初期,便由茶葉取代,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當時,陳秋菊與陳捷為北部抗日義軍主要領袖,在深坑率眾進行抗日活動,總督府基於治安考量以及當時深坑乃產茶大宗再加上交通地位重要,遂於明治三十四年設深坑廳,至此,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由於抗日軍的逐漸消沈加上公路鐵道的建設,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因而逐漸沒落,直至現在因豆腐、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深坑經漢人200年來的開墾與發展,經歷了繁盛、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深坑之所以為深坑,正是具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特色,因此,小指南的誕生,除了紀錄深坑、提供大家遊玩的參考,更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些不會再生的文化歷史古蹟。 | 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至嘉慶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大菁後,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至日本初期,便由茶葉取代,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當時,陳秋菊與陳捷為北部抗日義軍主要領袖,在深坑率眾進行抗日活動,總督府基於治安考量以及當時深坑乃產茶大宗再加上交通地位重要,遂於明治三十四年設深坑廳,至此,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由於抗日軍的逐漸消沈加上公路鐵道的建設,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因而逐漸沒落,直至現在因豆腐、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深坑經漢人200年來的開墾與發展,經歷了繁盛、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深坑之所以為深坑,正是具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特色,因此,小指南的誕生,除了紀錄深坑、提供大家遊玩的參考,更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些不會再生的文化歷史古蹟。 | ||
+ | |||
+ | ==地方景點== | ||
+ | *[[永安居]] | ||
+ | *[[深坑集順廟]] | ||
+ | *[[深坑老街]] | ||
+ | *[[深坑橋碑]] | ||
+ | *[[萬福生態公園]] | ||
+ | *[[鎮南宮石媽祖廟]] | ||
+ | |||
+ | ==深坑四寶== | ||
+ | *<b>豆腐</b>:深坑以豆腐聞名全國,其特色為純手工製作,因區內水質甘甜,不含鐵質,所以製成的豆腐芬芳細緻且不會變黃。遵循歷代流傳的古代鹽滷法釀製,以木炭燃燒加溫,製作出柔嫩又耐煮的鹽滷豆腐,略帶焦味,風味相當獨特。 | ||
+ | *<b>綠竹筍</b>:深坑地形與水質適合綠竹筍生長,每年5-10月是綠竹筍盛產時期。綠竹筍為國類最重要的夏季蔬菜之一,清脆甜美因其量低又富含纖維質,能促進腸胃功能,甚為消費者喜愛。 | ||
+ | *<b>黑豬肉</b>:早期在農會政策的推動下,本區養豬戶大增,豬隻數目增加快速,鼎盛時期達到2萬頭以上,不僅是養豬重鎮也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豬肉供應地。目前本區尚有10多家養殖場,養豬戶用回收的廚餘經高溫烹煮冷卻後餵食豬仔,故產量有限,本區黑豬肉口感結實,肉質鮮美,富有彈性。 | ||
+ | *<b>茶葉</b>:本區乃臺灣植茶最早的地區,西元1862-1874年,淡水開港後,臺灣茶葉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同時也帶動本區茶葉之發展。西元1867年,英商寶順洋行職員杜德試買拳山(含深坑)、海山地區茶葉,賣到澳門等,廣受歡迎。於是自安溪引入製茶技術及大批茶苗,在臺灣北部丘陵地區大量種植並在艋舺投資設立茶館,加工製造烏龍茶外銷。深坑老街由於地利與運輸之便,成為文山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 ||
+ | |||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源== | ||
− | * | + | *[https://www.shenkeng.ntpc.gov.tw/ 新北市深坑區公所] |
− | * |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7%B1%E5%9D%91%E5%8C%BA 深坑區百度百科] |
− | [[Category: | + | [[Category:新北市]] |
+ | |||
+ | |||
+ | {{模板:深坑區下方表格}} |
於 2021年6月21日 (一) 13:06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深坑區 > 地名
簡介[編輯]
深坑地名來自「深坑仔」,「坑」是山谷的意思,因此地位於景美溪山谷之中,所以稱此地為「深坑」。
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至嘉慶(1796)初年深坑街已然成形,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大菁後,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至日據(1895年)初期改茶葉為重,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
日據時期,此地設深坑廳,設深坑庒,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後來由於公路鐵道的建設,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因而逐漸沒落,直至現在因豆腐、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
深坑經中國漢人二百年來的開墾與發展,經歷了繁盛、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
國民政府撤守台灣,改為「深坑鄉」,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再改為「深坑區」沿用至今。
行政特色[編輯]
- 區徽
形狀為四方形,有兩種解釋。第一、有如一張深坑區地圖;第二,本區深坑豆腐頗負盛名,故其形狀也似豆腐。
藍色條紋代表景美溪,其解釋維表示景美溪流經本區。以水運為主的年代,景美溪流域主要碼頭設置在本區深坑街畔,使得深坑老街繁榮一時。在日本時代設「深坑廳」下轄現今的新北市石碇、坪林、烏來、新店等區以及臺北市文山區。
半圓形之圖樣為當年本區之「深坑里」,也是本區行政機關所在地。
圖形如「旭日東昇」,表示本區正如旭日東昇。
- 區花:茶花
- 區樹:台灣山櫻
歷史沿革[編輯]
深坑地名來自「深坑仔」,相傳早在清雍正年間已有漢人來此開墾,當時高、黃、陳姓等宗族自木柵溯景美溪北上,在深坑上岸開墾,與原住民經過多年衝突之後,漢人才將原住民納入管轄。
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至嘉慶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大菁後,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至日本初期,便由茶葉取代,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當時,陳秋菊與陳捷為北部抗日義軍主要領袖,在深坑率眾進行抗日活動,總督府基於治安考量以及當時深坑乃產茶大宗再加上交通地位重要,遂於明治三十四年設深坑廳,至此,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由於抗日軍的逐漸消沈加上公路鐵道的建設,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因而逐漸沒落,直至現在因豆腐、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深坑經漢人200年來的開墾與發展,經歷了繁盛、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深坑之所以為深坑,正是具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特色,因此,小指南的誕生,除了紀錄深坑、提供大家遊玩的參考,更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些不會再生的文化歷史古蹟。
地方景點[編輯]
深坑四寶[編輯]
- 豆腐:深坑以豆腐聞名全國,其特色為純手工製作,因區內水質甘甜,不含鐵質,所以製成的豆腐芬芳細緻且不會變黃。遵循歷代流傳的古代鹽滷法釀製,以木炭燃燒加溫,製作出柔嫩又耐煮的鹽滷豆腐,略帶焦味,風味相當獨特。
- 綠竹筍:深坑地形與水質適合綠竹筍生長,每年5-10月是綠竹筍盛產時期。綠竹筍為國類最重要的夏季蔬菜之一,清脆甜美因其量低又富含纖維質,能促進腸胃功能,甚為消費者喜愛。
- 黑豬肉:早期在農會政策的推動下,本區養豬戶大增,豬隻數目增加快速,鼎盛時期達到2萬頭以上,不僅是養豬重鎮也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豬肉供應地。目前本區尚有10多家養殖場,養豬戶用回收的廚餘經高溫烹煮冷卻後餵食豬仔,故產量有限,本區黑豬肉口感結實,肉質鮮美,富有彈性。
- 茶葉:本區乃臺灣植茶最早的地區,西元1862-1874年,淡水開港後,臺灣茶葉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同時也帶動本區茶葉之發展。西元1867年,英商寶順洋行職員杜德試買拳山(含深坑)、海山地區茶葉,賣到澳門等,廣受歡迎。於是自安溪引入製茶技術及大批茶苗,在臺灣北部丘陵地區大量種植並在艋舺投資設立茶館,加工製造烏龍茶外銷。深坑老街由於地利與運輸之便,成為文山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參考資源[編輯]
深坑區 |
|||
景點 | |||
歷史 | 人物 | 陳秋菊 | |
建築 | 永安居 | ||
宗教建築 | 深坑集順廟.鎮南宮石媽祖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