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圓圈圈"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
行 6: 行 6:
  
 
==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
今天要介紹的淡水景點有些許特別,並不是眾人所知的古蹟建築,而是坐落於淡水河畔將近十年,一個充滿濃厚人情及溫暖的書店——無論如河。
+
今天要介紹的淡水景點有些許特別,並不是眾人所知的古蹟建築,而是坐落於淡水河畔將近十年,一個充滿濃厚人情及溫暖的書店——無論如河。<br>
無論如河的女工們都帶著自己的理念,會和書客聊天,甚至還會去偏鄉進行護理諮詢的服務。
+
無論如河的女工們都帶著自己的理念,會和書客聊天,甚至還會去偏鄉進行護理諮詢的服務。<br>
 
此次探訪就是擁有護理背景的他們,怎麼讓書店櫃檯成為大家的護理站,讓無論如河成為解憂書店。
 
此次探訪就是擁有護理背景的他們,怎麼讓書店櫃檯成為大家的護理站,讓無論如河成為解憂書店。
  

於 2023年10月12日 (四) 18:32 的修訂

自我介紹

哈囉~我是資圖三B的林沅萱(๑´ㅂ`๑)
喜歡KPOP、排球、吉他、音樂、動漫漫畫小說!
ISFP 熟了就是E瘋子阿哈哈
最近被DINOSAUR洗腦@@

田野調查

今天要介紹的淡水景點有些許特別,並不是眾人所知的古蹟建築,而是坐落於淡水河畔將近十年,一個充滿濃厚人情及溫暖的書店——無論如河。
無論如河的女工們都帶著自己的理念,會和書客聊天,甚至還會去偏鄉進行護理諮詢的服務。
此次探訪就是擁有護理背景的他們,怎麼讓書店櫃檯成為大家的護理站,讓無論如河成為解憂書店。

解憂的背景

與現實相反的護理師夢
自稱「書店女工」的阿勇、秀眉、雅鈴、小綠是四位護理師,在成為護理師之前,都希望能完整照顧好病患的身心靈,然而臺灣的醫療體系追求效率,不允許她們花時間關心病患今天過得好不好,同時也將她們一人當三人用。就算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仍不想因此失去當護理師的初衷。

鬥爭
四人決定組織「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對公部門展開抗爭,已為人師的她們以為學生在畢業後也會加入,一起爭取權利、壯大公會,沒想到學生們卻認為為了工作已精疲力盡,不想再花力氣抗爭,此時的四人才深刻體會到,在巨大的體制面前,有時候不得不屈服於此。

然而還是有學生在畢業後,陸陸續續因各種壓力、煩惱而向四人的工會求助。漸漸的,阿勇、秀眉、雅鈴、小綠將她們的共同住處當作小據點,成為了那些心靈上有困頓的護理師的避風港,無論是下廚、過夜等四人都願意陪伴,為的就是讓他們重新面對外面的生活。

書店的誕生

隨著來諮詢的人數增加,四人都很想將據點擴大。某天,雅鈴得知由影評人686和詩人隱匿開設的「有河book」書店正在找人接手後,沒多想就直接向書店負責人申請接手,沒想到最後成功地在四、五十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於是,在2018年1月,「無論如河」書店正式誕生於淡水河畔。

理念精神
這個社會過度追求「效率」,導致各種心理壓力的產生。希望許多帶有傷痕的人,能在此處相遇、相聚,進而被療癒。將這裡不單單只是當成一個書店,而是療癒身心靈的大家庭。

如今現狀
如今的書店已變得非常熱鬧,也供有各式服務。四人在當護理師的同時,也斜槓經營著這間解憂書店。甚至,越來越多人願意支持書店,在她們忙不過來時,自願到書店當志工協助書店運作。

有沒有買書已變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傾聽,讓人們在無形之中互相療傷、交朋友。同時也希望放慢步調,不要再為了迎合這個追求「效率」的世界,而對自己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如果哪天我們撐不下去了,會有人比我們更希望它活下去。」這是她們對於這間書店最後的期許。

心得感想

田野調查心得

期初心得

獲得學分

期末心得

分組

  • 名單
  1. 侯逸蓁
  2. 翁幸儀
  3. 欒欣芸
  4. 邱歆詒
  5. 廖子儀
  6. 阮氏紅英
  7. 林沅萱

嵌入影片

  • 影片描述:私心推All My Love
  • 影片來源:YouTube


嵌入地圖

我朋友們超愛吃來喫麵,天天當月底

讀取地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