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燦南"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雷燦南]],日治時期[[淡水街]]人,是日據臺灣末期最後一波學生抗日運動中最早犧牲的烈士。[[雷燦南]]生於[[1924年]],沈毅篤學,童年與淡水耆老氣象專家[[周明德]]為同學。1942年,考入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今臺大法商學院),專攻支那語(北京語)。當時,日人正對中國發動中日戰爭,日本已經攻陷中國大陸半壁江山,日本總督府恐臺灣人反抗,逞淫威,無所不用其極地防範臺灣人任何叛亂的可能。[[雷燦南]]不忍中國同胞竟受到日本人如此對待,加上厭惡總督府的防堵政策,大怒之下暗結青年密謀策劃抗日一事。
+
  [[雷燦南]],日治時期[[淡水街]]人,是日據臺灣末期最後一波學生抗日運動中最早犧牲的烈士。[[雷燦南]]生於[[1924年]],沈毅篤學,童年與淡水耆老氣象專家[[周明德]]為同學。[[1942年]],考入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法商學院),專攻支那語(北京語)。當時,日人正對中國發動中日戰爭,日本已經攻陷中國大陸半壁江山,日本總督府恐臺灣人反抗,逞淫威,無所不用其極地防範臺灣人任何叛亂的可能。[[雷燦南]]不忍中國同胞竟受到日本人如此對待,加上厭惡總督府的防堵政策,大怒之下暗結青年密謀策劃抗日一事。
  
  [[1943年]]4月間,因有人向日本憲兵檢舉告密,[[雷燦南]]、郭琇宗等學生約30人被捕,入獄於「臺北憲兵隊」(今延平南路之遠東百貨公司),[[雷燦南|雷氏]]因寧死也不願出賣同志而遭受酷刑,體無完膚,[[雷燦南]]不稍屈,尤具大義與日人目瞪口爭;最後終不耐刑求與酷刑的痛楚,卒於獄中,據聞其臨終前曾大聲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者三,日本憲兵亦為之動容,時[[1943年]](民國34)6月25日也。
+
  [[1944年]]4月間,因有人向日本憲兵檢舉告密,[[雷燦南]]、郭琇琮等學生約30人被捕,入獄於「臺北憲兵隊」(今延平南路之遠東百貨公司),[[雷燦南|雷氏]]因寧死也不願出賣同志而遭受酷刑,體無完膚,[[雷燦南]]不稍屈,尤具大義與日人目瞪口爭;最後終不耐刑求與酷刑的痛楚,卒於獄中,據聞其臨終前曾大聲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者三,日本憲兵亦為之動容,時[[1944年]](民國33)6月25日也。
  
  台灣光復後,將其祀奉於[[忠烈祠]]中。
+
  臺灣光復後,將其祀奉於[[忠烈祠]]中。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16: 行 16:
 
:*[[周明德]]
 
:*[[周明德]]
  
==相關網站==
+
[[Category:人物]][[Category:1924年出生]][[Category:1944年逝世]]
  
 
+
[[zh:雷燦南]]
[[Category:人物]]
 

於 2022年2月21日 (一) 21:06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圖片描述:雷燦南--日據臺灣末期最後一波學生抗日運動中最早犧牲的烈士
*圖片來源:http://book.hexun.com.tw/2007-08-02/103348099.html

簡介

  雷燦南,日治時期淡水街人,是日據臺灣末期最後一波學生抗日運動中最早犧牲的烈士。雷燦南生於1924年,沈毅篤學,童年與淡水耆老氣象專家周明德為同學。1942年,考入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法商學院),專攻支那語(北京語)。當時,日人正對中國發動中日戰爭,日本已經攻陷中國大陸半壁江山,日本總督府恐臺灣人反抗,逞淫威,無所不用其極地防範臺灣人任何叛亂的可能。雷燦南不忍中國同胞竟受到日本人如此對待,加上厭惡總督府的防堵政策,大怒之下暗結青年密謀策劃抗日一事。

  1944年4月間,因有人向日本憲兵檢舉告密,雷燦南、郭琇琮等學生約30人被捕,入獄於「臺北憲兵隊」(今延平南路之遠東百貨公司),雷氏因寧死也不願出賣同志而遭受酷刑,體無完膚,雷燦南不稍屈,尤具大義與日人目瞪口爭;最後終不耐刑求與酷刑的痛楚,卒於獄中,據聞其臨終前曾大聲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者三,日本憲兵亦為之動容,時1944年(民國33)6月25日也。

  臺灣光復後,將其祀奉於忠烈祠中。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