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手稿"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馬尼拉手稿中的雞籠原住民) |
|||
行 11: | 行 11: | ||
==馬尼拉手稿中的淡水原住民== | ==馬尼拉手稿中的淡水原住民== | ||
− | + | 「馬尼拉手稿」的淡水原住民圖像,出現於第578頁,男、女各一人,男子赤裸上身,下半身用草裙圍住,外加長布條束縛;女子直髮而短,亦穿草裙,上身另披一條紅色長布。女性耳朵、上臂、手腕均戴金色環狀飾品,男子耳垂有金色物件貫穿。男子左手持弓、右手持箭:值得注意的是,左手的弓身中央偏上方,嵌了中文「淡水」兩字。女子手捧人頭骨,頭骨亦如飾品,是金色。 | |
[[檔案:馬尼拉手稿_淡水原住民.jpg|thumb|center|400px|{{檔案:馬尼拉手稿_淡水原住民.jpg}}]] | [[檔案:馬尼拉手稿_淡水原住民.jpg|thumb|center|400px|{{檔案:馬尼拉手稿_淡水原住民.jpg}}]] |
於 2020年10月27日 (二) 09:01 的修訂
馬尼拉手稿據悉是一份大約完成於1590年代的西班牙文獻,歷史上,西班牙人是在1570年佔領菲律賓馬尼拉,此書可能與當時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或其子有關。依據李毓中教授的研究,此手稿乃「藉由華人口中的信息、葡萄牙人相關報告與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群島的探勘」,描述十六世紀東亞各族群的面貌。
最特別的是,馬尼拉手稿中有兩幅臺灣原住民圖像,不但是臺灣史最早的文獻之一,也是關於平埔族的珍貴史料。臺灣史學者陳宗仁曾撰述專文,介紹手稿中有關雞籠與淡水的人種描繪及文字記載,也分析這份文獻的「真實性」,並探討西班牙人想像中的雞籠人、淡水人形象與其隱喻。[1]
在此手稿問世的三十多年後,西班牙人終於在1626年從馬尼拉出兵臺灣,占領了雞籠,並於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1628年進一步占領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馬尼拉手稿中的雞籠原住民
「馬尼拉手稿」中描繪的雞籠(今基隆)原住民圖像,出現於第570頁,男、女各一人,男子上身赤裸,下圍用一條白布包裹,類似丁字褲,戴金色耳環,捲髮披散,留鬍鬚,手持長矛。女子也裸露胸部,下圍白布,戴金色耳環,捲髮,但身上多披了一條紅底藍點布,手持一尾魚,用樹枝從鰓至口串起。
馬尼拉手稿中的淡水原住民
「馬尼拉手稿」的淡水原住民圖像,出現於第578頁,男、女各一人,男子赤裸上身,下半身用草裙圍住,外加長布條束縛;女子直髮而短,亦穿草裙,上身另披一條紅色長布。女性耳朵、上臂、手腕均戴金色環狀飾品,男子耳垂有金色物件貫穿。男子左手持弓、右手持箭:值得注意的是,左手的弓身中央偏上方,嵌了中文「淡水」兩字。女子手捧人頭骨,頭骨亦如飾品,是金色。
參考資料
- 陳宗仁,十六世紀末〈馬尼拉手稿〉有關雞籠人與淡水人的描繪及其時代脈絡,台灣史研究。
- 陳宗仁,從「馬尼拉手稿」看16世紀的雞籠人與淡水人,原住民族文獻。
-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雞籠國
-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淡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