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堂大書院" 修訂間的差異
小 (→景點簡介) |
(→景點簡介) |
||
行 3: | 行 3: | ||
==景點簡介== | ==景點簡介== | ||
− |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 | + |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列為'''國定二級古蹟'''。 |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
於 2013年10月21日 (一) 14:24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景點簡介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列為國定二級古蹟。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馬偕在臺灣所興建的許多建築中,理學堂大書院是帶有濃厚中西合璧意味的一棟,據稱為當時淡水知名泥水匠洪仔泉所建;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因為建築匠師為臺籍匠師較難溝通便以削蕃薯示範。書院方位坐北朝南,東西長76呎,南北長116呎,所有磚瓦都由廈門運來,接著材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外觀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卻似中國尖塔的造型,門楣為觀音山石,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格局配置上四合院大厝三開間主屋,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山牆上的圓拱窗以紅磚砌成,上加丁面雨庇,嵌有彩色玻璃。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屋脊上設有小尖塔。
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的校長由吳威廉牧師繼任,並改為神學校。當時,日人經營台灣已有成就,在教育上設學校、師範學校與各地普設的六年國民教育都已完成,因此神學校(牛津學堂)的水準,也必須予以提升。1909年起,神學校便確立學年制度,入學者須受畢小學教育,並分神學科與普通科。神學科後來發展成為神學院,而普通科則成了中學教育的濫觴: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後來輾轉經過多年發展成為今日的台灣神學院;而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4年4月4日,淡水中學校在牛津學堂淡水原址舉行開學典禮,首任校長即為馬偕獨子偕叡廉先生。
相關照片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相關資訊
- 開放時間:[1]
- 室內展場 週一至週日 10:00 - 16:00
- 連絡電話:(02)2621-2121 分機1061
資料來源
- 《理學堂大書院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
-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參考資源
- ↑ 2012年淡水旅遊地圖+文化資產簡介
- 淡水學用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