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 修訂間的差異
小 (→地理位置) |
|||
行 1: | 行 1: | ||
− | + | [[image:永和.jpg|right|thumb|500px|{{image:永和.jpg}}]] | |
{{導覽條1|地名}} | {{導覽條1|地名}} | ||
{{Youtube|HXdRdm8RQRg|400|right|永和印象 百張照片了解新舊永和(20170622 )}} | {{Youtube|HXdRdm8RQRg|400|right|永和印象 百張照片了解新舊永和(20170622 )}} |
於 2019年4月29日 (一) 10:58 的修訂
歷史
永和區原為平埔族原住民「秀朗社」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區原與中和區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地理位置
永和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於民國二十年代,本地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居民皆以務農為主,來往的道路除了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地理特色
由於新店溪的阻隔,當年本地和臺北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彼時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與臺北,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至花開時節,香氣怡人,花香撲鼻的清新感覺令人難忘。
原住民
永和地區的凱達格蘭族,主要有秀朗社和龜崙蘭社,可以稱為永和的「原住民」。
文字記載以前,對於永和住民的了解,只能依據考古文物遺址或口傳佚聞而予以研析。三、四百年前的海權時代,西方國家紛至海外探險或尋求經濟資源,曾出現於臺北盆地。除掠奪經濟資源外,也留下文字紀錄,使我們可以較清楚當時北臺灣的情況。
荷蘭人佔領臺北盆地後,為達有效統治,即派兵駐防及築蓋城堡,對原住民施以較強之控制。荷蘭人從定期舉行之「臺灣地方集會」中,對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進行人口、戶數調查,建立番社戶口表名冊,了解凱達格蘭族在臺北盆地的分布狀況。日人中村孝志曾以荷蘭殖民地文書,整理出北臺灣平埔族各個部落的名稱、人口戶數及部落首長等名冊。 荷蘭人的調查中,Pinorowan河(新店溪)流域有一個Chrion(秀朗、繡郎),應該就是文獻中所載的秀朗社,而今永和區即屬於其社域範圍。秀朗社屬於新店溪流域第二大部落,其戶數約在50-60戶之間m 人數約在200人上下。最大的是Pinorowan河(武朥灣),人數約維持在230人以上,戶數在55戶以上。
參照明永曆8年(1654)荷蘭人所繪的大臺北古地圖,圖中位於新店溪南岸標示Cournangh之地,應指「龜崙蘭社」,其位置大致介於武朥灣社與秀朗社之間。但其規模似乎不多,僅10戶左右,20-30人而已,可見屬於相當小之社。今本區龜崙社等雅生、目擬發給漢人連生榮的墾批執照,足證龜崙蘭社曾於永和地區居住活動,惟爾後卻消聲匿跡。 根據荷蘭人所畫的臺北古地圖,雖然繪出臺北、基隆與淡水一帶的原住民聚落位置,但描述最多的卻是淡水河東岸的情形,一河之隔的西岸狀況不明,難以得知永和地區的住民分布。
清康煕36年(16979),郁永河記載了當時臺北平原的23個番社,節錄如下:
各社土官悉至;日八里分、麻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雞洲山、大洞山、小雞籠、大雞籠、金包里、南港、瓦烈、擺折、里末、武溜灣、雷里、荖厘、繡朗、巴琅泵(音畔)、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嶼、麻里折口等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正副頭目之分。
史前遺址
民國40年代的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盛清沂、林朝棨、吳基瑞等三人,為編纂《臺北縣志》,曾進行廣泛考察,發現了不少史前遺址。原於日治時期發現的有30處左右,而此次發掘出42處史前遺址,分15區,故當時臺北縣共有史前遺址72處,主要分布於臺北盆地的東南及西南邊緣。 當時的永和,仍隸屬於中和鄉管轄,今永和地區雖無史前遺址,但鄰側發現有「尖山遺址」和「員山子遺址」等兩處(位於中和區),均劃歸於「大嵙崁區右岸臺北盆地東南邊緣區」。從《臺北縣志》卷四《史前志》〈臺北縣史前遺址分布圖〉,可知:
- 尖山遺址:
尖山為凸出臺北盆地東南緣的小山峰,因為峰頗銳故稱尖山,日治末期日人淵協英雄曾於附近採集到石器,地點在中和鄉秀山村尖山子一帶,遺物出土範圍長達一公里左右。因該遺址與臺北盆地的遺址可能有密切的相關性,所以在當時受到考古學者的重視。民國37年(1948)11月,學者開始進行精密的踏勘採集,民國47年(1958)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又再度前往調查,發現石器和陶器遺物共19件。 尖山遺址石器以打製的粗糙品為多,並未發現獸骨,所以可能是以農拼為主要的生活方式,遺物的包含層較薄約只有40至50公分,狀況疏落,也顯示出此遺址雖是圓山部落,但並不是長久之地。根據推測遺物屬於圓山前期文化系統距今3,000~4,200年間。
- 員山子遺址
民國44年(1955)6月10日,盛清沂與吳基瑞為調查中和鄉石壁湖山「防番古隘」遺蹟,於歸途中,意外於積穗村發現此遺址。發現遺物包括石器和陶器遺物共60餘件。 探究此兩遺址之年代,由於「尖山遺址」發現之陶器把(橋狀把手)及陶蓋,其花紋和塗料技術,與圓山文化遺物相似,且兩縊型漁網錘及扇形有肩石斧,亦相似於圓山遺物,應屬「圓山前期文化」(距今2,000年~4,200年之間)。 「員山子遺址」所發現之灰竭色粗砂陶片及陶器之橋狀把手,亦與尖山系統相似。但其文化層較厚,約在地表下20-80公分,且有繩紋陶片,其年代應較尖山遺址為早,根據推測為跨越繩紋陶文化系統。
參考資料
- [永和區公所]
- [永和區歷史沿革(永和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