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淡水廳"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6: 行 6: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
  
  [[1875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則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改設淡水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
  [[1875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則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改設[[淡水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於 2015年1月10日 (六) 15:11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地區

簡介

  臺灣府淡水廳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台灣地區,比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大得多。1723年(雍正元年)臺灣府行政區重劃,大甲溪以南至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淡水廳設置初期因北路地方未闢,廳治暫時附設於彰化城內,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始遷入竹塹(今新竹),自此之後,竹塹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

  1875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則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改設淡水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相關頁面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