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茶葉發展的歷史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Youtube|GbD7HjavcA4|400|right|2018.05.15【Taiwan Bar】『臺灣第一個經濟奇蹟!?臺灣茶外銷全世界的秘密!』}}
 
 
 
 
 
 
==開港前的茶業==
 
==開港前的茶業==
  
行 11: 行 6:
  
 
==開港後的茶業==
 
==開港後的茶業==
 
 英商[[陶德]]是拓展台茶外銷的功臣,被視為「台灣烏龍茶之父」。1866年攜安溪茶苗來台,並協助農民栽種、製作。1868在大稻埕設廠製造,此即為Formosa Oolong tea的起源。台灣茶在國際大受好評,市場大幅提高。1879年,烏龍茶產值達到高峰,但之後因茶農間競爭激烈,且有參假情形,遂一度造成市場的萎縮。洋行聘請茶師檢驗,茶農也擔心影響茶市、商譽,便不再參假,產銷秩序有逐漸恢復。
 
 
 在當時可與烏龍茶抗衡,並列的茶,便是包種茶了。1879年,因台茶滯銷,同安茶商吳福源於1881年將烏龍茶燻以花香,精製成包種茶,銷往南洋,大獲好評,產量日漸上升,漸與烏龍茶抗衡。
 
 
 1889年,巡撫劉銘傳為維護茶葉的品質,而成立「茶郊永和興」來監督,為台灣茶商公會之起源。
 
 
==日治時期茶葉==
 
 
==台灣現代茶葉==
 
 
==參考資料==
 
*黃富三。臺灣農商經濟的興起與蛻變。載於林玉茹,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3-36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D7HjavcA4 Taiwan Bar 『臺灣第一個經濟奇蹟!?臺灣茶外銷全世界的秘密!』]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