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發展的歷史
出自 淡水維基館
開港前的茶業[編輯]
據康熙56年《諸羅縣志》載,清初時漢人即在台灣山區發現野生茶,但因畏懼當地原住民且不知道製茶的方式,所以並未善加利用。
台灣北部開始種茶是在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就有粗茶出口制福建,只是數量不多,質量也不佳。
開港後的茶業[編輯]
英商陶德是拓展台茶外銷的功臣,被視為「台灣烏龍茶之父」。1866年攜安溪茶苗來台,並協助農民栽種、製作。1868在大稻埕設廠製造,此即為Formosa Oolong tea的起源。台灣茶在國際大受好評,市場大幅提高。1879年,烏龍茶產值達到高峰,但之後因茶農間競爭激烈,且有參假情形,遂一度造成市場的萎縮。洋行聘請茶師檢驗,茶農也擔心影響茶市、商譽,便不再參假,產銷秩序有逐漸恢復。
在當時可與烏龍茶抗衡,並列的茶,便是包種茶了。1879年,因台茶滯銷,同安茶商吳福源於1881年將烏龍茶燻以花香,精製成包種茶,銷往南洋,大獲好評,產量日漸上升,漸與烏龍茶抗衡。
1889年,巡撫劉銘傳為維護茶葉的品質,而成立「茶郊永和興」來監督,為台灣茶商公會之起源。
日治時期茶葉[編輯]
台灣現代茶葉[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黃富三。臺灣農商經濟的興起與蛻變。載於林玉茹,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3-36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