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石碇區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1: 行 11:
 
石碇是淡蘭古道重要的驛站,也是近百年來風靡世界的茶路起點,在這依山傍水的小城,沿著蜿蜒溪流依山而建的吊腳樓與"不見天"的商店市集是這裡的特色,在這水與綠造就的地靈人傑,除了廟宇香火鼎盛外,濔漫的茶香、豆腐以及桂花的香味才是這裡獨享的氣味。偏荒的石碇區在近一百年曾發生過兩件大事:
 
石碇是淡蘭古道重要的驛站,也是近百年來風靡世界的茶路起點,在這依山傍水的小城,沿著蜿蜒溪流依山而建的吊腳樓與"不見天"的商店市集是這裡的特色,在這水與綠造就的地靈人傑,除了廟宇香火鼎盛外,濔漫的茶香、豆腐以及桂花的香味才是這裡獨享的氣味。偏荒的石碇區在近一百年曾發生過兩件大事:
  
*日本時期:[[石碇區]]設石碇庒,首任庒長陳捷陞在日治初期,曾發動<b>[[大溪漧之役]]</b>,手持單刀力敵日軍,之後突襲大稻埕時,亦負督軍之責且為進攻之主力,其實力備受日人重視。後來日人對台灣人實施懷柔政策而受撫,1900年前往日本接受明治天皇贈勳章及武士刀,成為當時日本人與臺灣人眼中的英雄。
+
*日本時期:石碇設石碇庒,首任庒長陳捷陞在日治初期,曾發動<b>大溪漧之役</b>,手持單刀力敵日軍,之後突襲大稻埕時,亦負督軍之責且為進攻之主力,其實力備受日人重視。後來日人對台灣人實施懷柔政策而受撫,1900年前往日本接受明治天皇贈勳章及武士刀,成為當時日本人與臺灣人眼中的英雄。
  
*國民黨政府治理時期:1947年因228事件,部分台灣人逃到此地,國民政府出動一萬多人包圍石碇山區、[[汐止]]及南港,當時此地居民遭受軍警情報單位人員的欺騙或屈打成招、法院的誤判入罪及多件不為人道的被殺事件,史稱「鹿窟事件」。
+
*國民黨政府治理時期:1947年因228事件,部分台灣人逃到此地,國民政府出動一萬多人包圍石碇山區、汐止及南港,當時此地居民遭受軍警情報單位人員的欺騙或屈打成招、法院的誤判入罪及多件不為人道的被殺事件,史稱「鹿窟事件」。
  
 
==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