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怡和洋行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地址=
 
 
*大同區貴德街36號{{Map1|25.054559592947864, 121.50832671245544}}
 
*大同區貴德街36號{{Map1|25.054559592947864, 121.50832671245544}}
 
==創始人==
 
==創始人==
行 12: 行 11:
 
*1832年7月1日,英國蘇格蘭裔的威廉·渣甸及詹姆士·馬地臣在中國廣州創辦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早年參與對中國貿易,1841年香港開埠之初,渣甸洋行即購入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鴉片戰爭爆發後,渣甸洋行於1842年將總公司從廣州遷至香港,藉助怡和行在內地的名聲,並更名為怡和洋行。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44年上海首次拍賣土地,亦由怡和購得。怡和初年在香港的競爭對手包括「顛地洋行」、沙遜洋行等其他貿易公司。1872年以後怡和洋行的投資業務逐漸多元化,除了貿易外,還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興建鐵路、船塢、各式工廠、礦務;經船務、銀行等各行業。怡和除了在1876年在上海興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亦安裝了中國的第一部電梯和引入各種機械及工業設備。1912年以後,怡和的公司總部設在上海。1932年,日軍佔領東北後,怡和退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了除重慶、昆明和孟買以外各地所有分支機構;在香港怡和損失了存倉物資幾千萬元。一九四六年秋,怡和籌備復業,經二、三年的努力才逐漸復甦,可是業務範圍,大不如前,只及1941年(出入口全盛時期)的一半弱。韓戰爆發後,受到封鎖制裁,怡和通過香港內地貿易而恢復壯大。
 
*1832年7月1日,英國蘇格蘭裔的威廉·渣甸及詹姆士·馬地臣在中國廣州創辦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早年參與對中國貿易,1841年香港開埠之初,渣甸洋行即購入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鴉片戰爭爆發後,渣甸洋行於1842年將總公司從廣州遷至香港,藉助怡和行在內地的名聲,並更名為怡和洋行。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44年上海首次拍賣土地,亦由怡和購得。怡和初年在香港的競爭對手包括「顛地洋行」、沙遜洋行等其他貿易公司。1872年以後怡和洋行的投資業務逐漸多元化,除了貿易外,還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興建鐵路、船塢、各式工廠、礦務;經船務、銀行等各行業。怡和除了在1876年在上海興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亦安裝了中國的第一部電梯和引入各種機械及工業設備。1912年以後,怡和的公司總部設在上海。1932年,日軍佔領東北後,怡和退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了除重慶、昆明和孟買以外各地所有分支機構;在香港怡和損失了存倉物資幾千萬元。一九四六年秋,怡和籌備復業,經二、三年的努力才逐漸復甦,可是業務範圍,大不如前,只及1941年(出入口全盛時期)的一半弱。韓戰爆發後,受到封鎖制裁,怡和通過香港內地貿易而恢復壯大。
 
[[檔案:下載.png]]
 
[[檔案:下載.png]]
 
 
=相簿=
 
=相簿=
*關於怡和洋行的照片
 
 
*<gallery>
 
檔案:在香港的怡和洋行.jpg
 
檔案:在台灣的怡和洋行.jpg
 
檔案:7777.jpg
 
</gallery>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