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四六事件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導火線==
 
==導火線==
西元1949年3月20日,晚上九點十五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一年級學生何景岳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物系學生李元勳,共乘一輛腳踏車,經過大安橋(今中山橋)附近時,被中山路派出所的謝延長警員看見。
+
西元1949年3月20日,晚上九點十五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一年級學生何景岳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博物系學生李元勳,共乘一輛腳踏車,經過大安橋(今中山橋)附近時,被中山路派出所的謝延長警員看見。
 
謝姓警員認為這兩名學生違反交通規則,便隨即上前取締,學生因而與警員發生衝突。兩名學生被警員毆打,並於十點左右,押送臺北市第四警察分局拘押,事態即由此展開,為[[四六事件]]導火線。大約十一點十分,首先得到這個消息的師院學生,集合了兩三百人,抵達肇事警察所屬的臺北市第四警察分局與警員理論,在商談的過程中,學生代表提出了五項要求:
 
謝姓警員認為這兩名學生違反交通規則,便隨即上前取締,學生因而與警員發生衝突。兩名學生被警員毆打,並於十點左右,押送臺北市第四警察分局拘押,事態即由此展開,為[[四六事件]]導火線。大約十一點十分,首先得到這個消息的師院學生,集合了兩三百人,抵達肇事警察所屬的臺北市第四警察分局與警員理論,在商談的過程中,學生代表提出了五項要求: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