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Xingyi/大三下走讀討論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5: 行 5: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欒欣芸]]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欒欣芸]]
  
==期中地點簡介==
+
==地點簡介==
[[檔案:剝皮寮0314.jpg| thumb | 250px | right |]]
+
期中選擇地點:[https://www.bopiliao.taipei/ 剝皮寮歷史街區]<br>
地點選擇:[https://www.bopiliao.taipei/ 剝皮寮歷史街區]<br>
 
 
位於龍山寺附近,捷運龍山寺站三號出口步行約七分鐘便可到達。<br>
 
位於龍山寺附近,捷運龍山寺站三號出口步行約七分鐘便可到達。<br>
 
剝皮寮成形於清代早期,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貌,成為當地十分帶有艋舺特色的街區。<br>
 
剝皮寮成形於清代早期,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貌,成為當地十分帶有艋舺特色的街區。<br>
行 13: 行 12:
 
期中報告:https://www.canva.com/design/DAGBgsifNJE/d_n6aanmWZZ4PFUdcbId_A/edit?utm_content=DAGBgsifNJE&utm_campaign=designshare&utm_medium=link2&utm_source=sharebutton
 
期中報告:https://www.canva.com/design/DAGBgsifNJE/d_n6aanmWZZ4PFUdcbId_A/edit?utm_content=DAGBgsifNJE&utm_campaign=designshare&utm_medium=link2&utm_source=sharebutton
  
==期中PDCA與改善計畫==
+
==期中PDCA==
 
*PLAN 計畫
 
*PLAN 計畫
 
#蒐集資料
 
#蒐集資料
行 29: 行 28:
 
*ACT 行動
 
*ACT 行動
 
#依據新增後的內容與方式進行第二次走讀
 
#依據新增後的內容與方式進行第二次走讀
*期中改善計畫
+
 
 +
==期中改善計畫==
 
#根據表單回饋,我們應討論如何將製作的手冊或三折頁更加融入在活動中
 
#根據表單回饋,我們應討論如何將製作的手冊或三折頁更加融入在活動中
 
#在活動過程中,設計更多的互動或問答,增添趣味
 
#在活動過程中,設計更多的互動或問答,增添趣味
 
#事前的資料要再從多方資源查詢,讓走讀介紹可以更豐富一些
 
#事前的資料要再從多方資源查詢,讓走讀介紹可以更豐富一些
 
#注意時間安排,提前規劃好實際走讀時間,讓大家可以提早撥開時間前往參加
 
#注意時間安排,提前規劃好實際走讀時間,讓大家可以提早撥開時間前往參加
 
==期末地點簡介==
 
[[檔案:台北孔廟大成殿20240503.jpg| thumb | 250px | right |]]
 
地點選擇:[https://www.tctcc.taipei/ 台北孔子廟]<br>
 
位於捷運圓山站,從二號出口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br>
 
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並於光緒10年完工<br>
 
主要建築的形式和名稱都有明確的來歷和固定的意義,孔子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因此文廟主殿叫大成殿<br>
 
其他如照壁、禮門、義路、崇聖祠等,都有明確的意義和內容,並且都是以道德倫理禮樂教化為中心<br>
 
期末報告:https://www.canva.com/design/DAGFckMjxh4/eoLD_JGfCYXbHNVfZ_Pz_w/edit?utm_content=DAGFckMjxh4&utm_campaign=designshare&utm_medium=link2&utm_source=sharebutton
 
 
==期末PDCA==
 
*PLAN 計畫
 
#現場場刊
 
#確定路線
 
#內容分配
 
#資料蒐集
 
#三折頁與表單設計 
 
#添加有獎徵答活動
 
*DO 執行
 
#安排第一次走讀活動時間
 
#進行第一次的導覽介紹
 
*CHECK 查核
 
#根據第一次走讀時收穫的經驗,完善介紹內容,找到屬於自己的導覽方式
 
*ACT 行動
 
#立刻安排第二次活動
 
#將自己改善的內容與導覽方式實踐在介紹當中
 
  
 
==走讀討論==
 
==走讀討論==
 
===第三週討論===
 
===第三週討論===
第三週我們根據上周的討論結果,針對[[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進行討論和查找資料,本週實際到達現場踏查後,我們大致了解了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整體結構以及路線。<br>
+
第三週我們根據上周的討論結果,針對[[剝皮寮]]進行討論和查找資料,本週實際到達現場踏查後,我們大致了解了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整體結構以及路線。<br>
 
我們發現剝皮寮歷史街區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文化,除了推廣電影文化和教育,還有一些藝文展演,透過回憶過去和創造故事,串連了周遭環境的在地特色。<br>
 
我們發現剝皮寮歷史街區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文化,除了推廣電影文化和教育,還有一些藝文展演,透過回憶過去和創造故事,串連了周遭環境的在地特色。<br>
 
其中還有一個展區特別介紹了淡水河流域的歷史發展,以及淡水河早期的貿易往來和其重要性,藉著親自參觀還有拍照記錄,我們也一邊討論起未來導覽時的路線和哪些區域可以重點詳細介紹。<br>
 
其中還有一個展區特別介紹了淡水河流域的歷史發展,以及淡水河早期的貿易往來和其重要性,藉著親自參觀還有拍照記錄,我們也一邊討論起未來導覽時的路線和哪些區域可以重點詳細介紹。<br>
行 118: 行 92:
 
File:20240406剝皮寮第二次走讀3.jpg
 
File:20240406剝皮寮第二次走讀3.jpg
 
File:20240406剝皮寮第二次走讀4.jpg
 
File:20240406剝皮寮第二次走讀4.jpg
</gallery>
 
 
===第八週討論===
 
這週是期中報告週,透過報告各組介紹各自的走讀地點、PDCA、心得感想,藉由欣賞各組的成果以及前幾週的走讀感想,我們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並開始討論期末的走讀地點。<br>
 
製作三折頁的點子,其實是根據以往的一些報告,為了讓參與者可以更快了解並融入我們的報告或主題,我們認為像三折頁或小冊子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所幫助,實際效益透過前兩次走讀也可以看到反響不錯,所以期末我們也會繼續延續製作三折頁來發給我們的參與者。<br>
 
不過由於前兩次我們比較緊張,所以在介紹的時候我們沒有和三折頁很好的連結,因此接下來的走讀我們會再好好的規劃三折頁的使用,讓它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如果我們選擇的地點和[[剝皮寮]]一樣,有可以蓋章的點,我們便會再額外設計可以蓋章的空格,讓參與者可以留以紀念。
 
 
===第九週討論===
 
由於[https://www.bopiliao.taipei/ 剝皮寮歷史街區]我們大致都介紹得差不多了,所以期末想挑戰一下換別的地點進行走讀討論,剛好在介紹[[剝皮寮]]時,其中一個展區便是有關孔廟和儒學對台灣的影響,因此我們想以此作為延伸,將期末的走讀地點選在[[台北孔子廟]]來進行介紹。<br>
 
接下來的幾週我們將進行實際現場踏查、查詢相關資料和知識、製作三折頁,並規劃實際走讀時間,希望期末的PDCA也可以順利完成,為下學期的知能服務畫下完美的句點。
 
 
===第十週討論===
 
這週主要是參觀資傳系畢業策展,在參觀完後讓我們學習到很多,雖然可能沒辦法全部運用在期末的PDCA,但對於未來其他報告,包括畢業後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工作,給予我們許多的幫助,受益良多。<br>
 
另外我們也針對期中報告討論了改善計畫,找出了幾點我們需要改善的部分,並把踏查時間訂在下週,目前的規劃都在按部就班的前進,期待接下來我們能從中收穫更多的經驗和成長。
 
 
===第十一週討論===
 
這週我們利用下午放學後的時間到[[台北孔子廟]]進行踏查,藉由實際欣賞和了解,我們深深感受到建築的美感和它富含的歷史與意涵,包含圍牆、雕花、石柱、門扇、祠堂等等,處處充滿著細節和典故。<br>
 
[[台北孔子廟]]將建築格局和路線規劃的很清晰,除了最主要的大成殿,還透過文字介紹、實感體驗、影片播放等,介紹孔子的一生、文字的演變、六藝之術對古人的重要性,以及儒家的發展,我們觀賞完認為教育的意義很大,很適合學生來參觀,和平時藉由課本所認識的感覺相差很大,能夠更快速更深刻的了解儒學。<br>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討論哪些需要著重介紹,哪些需要回家再多查一些資料,確保我們真正了解其中的歷史和發展,這樣才不會傳遞錯誤資訊。<br>
 
雖然[[台北孔子廟]]的範圍沒有到特別大,但我們還是感受到這是個不小的挑戰,裡頭的每樣東西都經過極長的歷史流變,再加上孔子對於儒學和後代子孫的影響深遠,如果沒有仔細查找資料很可能會明白的不夠透徹,因此接下來我們可能需要花很多精力查找資料,希望我們能夠順利完成這項挑戰!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孔廟黌門20240502.jpg|黌門
 
File:孔廟崇聖祠20240502.jpg|崇聖祠
 
File:孔子的一生20240502.jpg|孔子的一生
 
File:孔廟欞星門20240502.jpg|欞星門
 
</gallery>
 
 
===第十二週討論===
 
這週我們的工作是製作三折頁以及準備介紹內容,我們將[[台北孔子廟]]的介紹主要拆分成孔廟建築特色、孔子與儒學,以及六藝三大部分,由於各自要介紹的內容較多,所以期末的三折頁我們決定依照主題製作兩份,這樣三折頁便有足夠空間呈現我們想要提供的內容。<br>
 
並且我們已決定好將第一次走讀的時間定在下週五,有了期中的經驗之後,我們在規劃時間方面變得更有效率,讓每件事按部就班,避免有拖延的事情發生,所以從這週到下週五以前,我們的目標便是熟知各自負責的內容,還有印製三折頁。<br>
 
另外這週我們也利用放學時間參觀了中文系的畢業專題策展,原先我們以為可能主要都是偏文字相關的展覽,結果到了現場後徹底改變我們的看法,沒想到現場除了小說、兒童文學、書法等,還將水墨、戲曲、典故結合製香、美甲、飾品等,十分有創意的呈現出中式之美,用別於大家所認知的方式,展現出中文系的專業。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台北孔子廟三折頁20240509.jpg|台北孔子廟三折頁
 
</gallery>
 
 
===第十三週討論===
 
本週我們正式進行走讀,為了避免之後因為其他報告而耽誤到走讀安排,我們將這週五和週六連續兩天都各排一次走讀。<br>
 
*20240517期末後第一次走讀
 
我們期末走讀對象都是以期中為基準,然後詢問其他沒有參與過的有沒有意願參加,所以這天參加的對象除了兩位參與過[[剝皮寮]]第一次走讀的兩位學生,還有一位組員的媽媽也和我們一起參觀[[台北孔子廟]]。<br>
 
我們認為這也算是期末走讀的一個小挑戰,因為期中參加的都是學生,這次我們將年齡層拉的再廣一些,收穫了不一樣的經驗和成長,非常有意思!<br>
 
過程中組員的媽媽表示我們這樣的介紹很有幫助,雖然她之前也來過[[台北孔子廟]]幾次,但以往都是簡單快速瀏覽,有些歷史或典故相關的知識並不知道,透過我們的介紹讓她學到了很多,發現了許多[[台北孔子廟]]的細節和驚喜,這樣的鼓勵也帶給我們許多動力和喜悅。<br>
 
因為是平日下午,所以沒有太多遊客,我們提前前往又快速的進行了一次場勘和路線確認,確保沒有臨時的活動或者旅行團,這也讓我們在每一個地方都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介紹。<br>
 
為了讓互動體驗增加,我們也設置了有獎徵答,另外購買了[[台北孔子廟]]的文創商品送給參與者,結束後大家都特別開心,而且剛好[[台北孔子廟]]正在發放免費的祈福卡,我們各自都選了自己喜歡的,期許自己在學業上都能持續進步!<br>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17孔廟第一次走讀1.jpg|
 
File:20240517孔廟第一次走讀2.jpg|
 
File:20240517孔廟第一次走讀3.jpg|
 
File:20240517孔廟第一次走讀4.jpg|
 
</gallery>
 
 
*20240518期末後第二次走讀
 
結束第一次的孔廟走讀後,隔天便是我們第二次走讀,事前我們根據前一天的反饋和成效各自進行調整,這一天參加的對象分別有一位班上同學、中文系的女同學,然後另一位組員的媽媽也特別為我們撥空前來。<br>
 
因為是昨天才講過的內容,所以知識都還存在我們的大腦中,介紹起來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剛好兩位女同學都有在上中文系相關的課程,聽完我們的介紹後,她們也會主動發問,提出一些好奇或想知道的點,我們根據這些提問一起進行討論和猜想,過程非常有趣,就像是在介紹六藝之術的『御』時,我們提到以前的人也是要「考駕照的」,參與者在聽完後便立刻發問,那古時候的君王也需要會駕馬嗎,類似這樣的交流為最後一次的走讀增添了許多趣味。<br>
 
由於這天的氣溫非常炎熱,我們也希望參與者在走讀的過程是舒服的,所以盡量讓大家待在室內的時間比較多,也避免將活動過程拉得太長,很感謝這兩天前來參加的不論是同學還是媽媽們,都非常的配合我們,從一開始詢問意願時,大家都很爽快的表示願意參加,為走讀活動特地撥開時間,活動過程也不斷積極地給予我們回應和鼓勵,讓走讀活動能夠順利完成,接下來兩週我們便會利用剩餘的時間製作期末報告。<br>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20240518孔廟第二次走讀1.jpg|
 
File:20240518孔廟第二次走讀2.jpg|
 
File:20240518孔廟第二次走讀3.jpg|
 
File:20240518孔廟第二次走讀4.jpg|
 
</gallery>
 
 
===第十四週討論===
 
這週我們主要是製作期末上台簡報,另外,經過上週在課堂上的討論後,我們這組確定要參加期末策展,由於期末報告較多,怕沒有多餘的時間規劃,所以和老師與學姐討論過後決定透過海報的形式來呈現,也確認了海報要貼的位置,我們利用了下課時間去確認了文館大廳的柱子大小,接下來便會開始製作海報內容。
 
 
===第十五週討論===
 
本週我們將想要放在海報上的內容與照片進行分配與排版,為了讓大家能夠對我們走讀討論的課程內容與活動更加了解,我們利用海報將課程提到的真人圖書館、PDCA和走讀地點簡介都放上,再藉由照片進行搭配,希望能夠藉此讓經過的學生或老師能夠更加了解我們走讀活動的過程與規劃。<br>
 
很快的課堂時間已經進入倒數,我們將利用這兩週完成最後的進度,透過上台報告以及海報來回顧這學期的成果與努力,相信未來或許有機會,能夠將這一年在維基組所學運用在不同領域或工作上!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File:知能海報1.jpg
 
File:知能海報2.jpg
 
 
</gallery>
 
</gallery>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