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Rocio/老味道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記錄淡水的老味道...飲食文化的故事 OwO,
+
  記錄淡水的老味道...飲食文化的故事 OwO
雖然盤點出頁面,卻也才發現...這些頁面的內容都有問題,
 
因為都只寫了所謂的做法跟簡單的歷史描述,有些甚至連歷史描述都沒有,只寫了老店是那些,好吃的啥...。
 
  
 
==古早味==
 
==古早味==
 
===[[魚丸]]的故事===
 
===[[魚丸]]的故事===
  [[淡水]]早期是漁港,漁獲量大,以致於供過於求,因此捕來的漁獲除了在市場販賣外,吃不完的魚就醃成魚乾,之後因為口味單調,便在製作上求變化,於是有了魚丸。
 
 
*相關:[[石滬]]也曾捕到鯊魚。登峰魚丸博物館
 
  
 
===[[魚酥]]的故事===
 
===[[魚酥]]的故事===
[[檔案:魚酥.JPG|縮圖|魚酥]]
 
  淡水魚丸魚酥來自兩位二戰時期同梯的台灣籍日本兵林水木、許炳松。因淡水的魚貨實在太多,體型大的魚做成魚丸,剩下的小魚吃不完,為了不浪費食物,他們想到把魚打成魚漿加上蕃薯粉,切成小條,用油炸過發現口感不錯,保存時間長,解決魚因不新鮮賣不出去的問題。後來又有一天,不小心把炸過的魚酥弄到油鍋,發現口感比炸過一次的還香脆,且大受客人的青睞,逐漸發展改良而形成現在的魚酥。早期像配菜一樣配來吃,像魚鬆或魚脯那樣,現在則拿來配飲料或啤酒、當零嘴。
 
  
 
===[[阿給]]的故事===
 
===[[阿給]]的故事===
  [[淡水阿給]],四方型油豆腐,頭頂蓋片魚漿,原名「あぶらあげ (ABURA-AGEI)」,是「油豆腐」的日文念法,將其直接簡化音譯,只留下後面的AGEI,而成知名的「阿給」,阿給雖是日語發音轉化而來,卻無日本料理的影子,是淡水傳統特色小吃之一。
 
 
  作法源自[[1965年]](民國54),[[楊鄭錦文]]女士所發明,她在淡水國中旁賣吃的,因為捨不得食材浪費,有天在菜市場看到一位老先生賣一種以油豆腐包餡的點心得到靈感,返家後開始研究,並將粉絲和絞肉作餡,放入挖空的油豆腐內而成。
 
  
 
===[[蝦捲]]的故事===
 
===[[蝦捲]]的故事===
    [[淡水蝦捲|蝦捲]]是[[淡水]]其中一項特色小吃。據傳[[蝦捲]]的由來,可以回溯30年前,是以前擺攤於[[淡水河]]邊的某一個阿伯發明的。當時[[淡水河]]邊只有一位老伯伯在賣蝦捲,後來據說將[[蝦捲]]的製作、調味、油炸技巧傳授給一位叫阿香的老闆娘,阿香再將[[蝦捲]]加以改良,並發揚光大,因為口感獨特,口味特別,也由於這種解饞的小吃非常受到歡迎,所以也就逐漸形成[[淡水]]才有的特色小吃。而[[蝦捲]]因此也都稱為阿香蝦捲。
 
  
 
===[[鐵蛋]]的故事===
 
===[[鐵蛋]]的故事===
  鐵蛋的兩個緣起~
 
 
  其一:渡船頭畔經營被討海人稱為「海腳大飯店」的小麵攤的黃張哖,在一個下雨天的日子,由於生意不好,於是將滷蛋不斷的回鍋,因為滷好的蛋海風一直吹,越滷越小,越滷越黑,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滷蛋,之後經由《民生報》記者報導,報導引起許多人的注意,甚至有日本的媒體到台灣採訪,之後,鐵蛋也就成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
 
 
  其二:一名經營早餐店與兼賣滷蛋的楊碧雲女士,無意將蛋滷的過久,蛋就變成了越來越硬、越來越黑,且又黑又硬的滷蛋,品嚐起來的味道是非常美味的,之後,楊女士就將此蛋稱為「鐵蛋」。
 
  
 
===[[糕餅]]的故事===
 
===[[糕餅]]的故事===
  淡水有許多老字號的傳統糕餅舖,傳統古早餅口味眾多,如芝麻蛋黃、魯肉、酥皮咖哩、鳳梨、素食、紅豆沙及許多其它口味的糕餅,風味絕佳、美味可口,且多是遵行古法精製、每一個糕餅都保留著令人懷念的古早味,每一口都能讓遊客感受到回味不盡的鄉土味,例如[[三協成]]餅店、[[双元成]]餅店、[[新建成]]餅店、[[新勝發]]餅店和[[滬尾餅鋪]]。
 
  
 
==老建築==
 
==老建築==
 
===[[紅樓]]餐廳===
 
===[[紅樓]]餐廳===
  淡水[[紅樓]],一樓中式餐廳、三樓為Red3cafe西式餐廳。淡水紅樓最早由開設洋行經營船頭行致富的船商[[李貽和]]於[[1895年]]興建、[[1899年]]落成。由於他所經營的兩艘貨船發生意外,經濟困難,李家遂將此樓在[[1913年]]轉賣給淡水街長[[洪以南]]。[[1989年]]有建商看中紅樓,曾經找上洪家洽議合建12層大樓,在洪家阿嬤堅持下,取消建商合建並斥資修復紅樓。[[1999年]]年初洪家正式進行整修紅樓,整修期間曾多方請教建築、歷史、藝術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協助考證,幾度要求包商暫停施工,一再修正施工方法,使得整修工期被迫延長,整修經費不斷攀升,最後在[[2000年]]元月正式對外開放。
 
  
 
===[[滬尾偕醫館]]咖啡廳===
 
===[[滬尾偕醫館]]咖啡廳===
  緊鄰淡水禮拜堂,屬於直轄市定古蹟。《馬偕博士在淡水》:「建築體為馬偕親自設計,請淡水最有名的泥水匠洪泉師所蓋,採閩南式與西式建築混合型式,入門右邊為開刀房。」內部仍有手術濯洗臺、壁爐、門鐘等設備,以及馬偕當年所用的風琴、西式餐桌、鐵床和當時醫療所用的藥瓶、藥罐等。偕醫館醫務遷移後,偕醫館作為教會書房,提供聖經聖書。後作為教會所屬團契使用,並做多元性再利用。
 
  
 
===[[殼牌]]咖啡館===
 
===[[殼牌]]咖啡館===
行 42: 行 23:
 
==傳統業==
 
==傳統業==
 
===漁業(海)===
 
===漁業(海)===
*[[石滬]]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