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Jenice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中文版:
 
*中文版:
:我是陳姿吟,朋友們都喚我為包子。
+
:我是陳姿吟,朋友們都喚我為包子、小孩。
 
:自幼成長於桃園,因著對於桃園航空城的羈絆而選擇進入[https://tm.ncku.edu.tw/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https://tlm.nycu.edu.tw/zh/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學習交通運輸專業。平時愛好古典樂的磅礡與細膩,並在跑步沉醉於其中,或作為自身的休閒與紓壓方式;書法寫字讓我能夠磨練自身的心性並培養沉著冷靜的態度。
 
:自幼成長於桃園,因著對於桃園航空城的羈絆而選擇進入[https://tm.ncku.edu.tw/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https://tlm.nycu.edu.tw/zh/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學習交通運輸專業。平時愛好古典樂的磅礡與細膩,並在跑步沉醉於其中,或作為自身的休閒與紓壓方式;書法寫字讓我能夠磨練自身的心性並培養沉著冷靜的態度。
 
:雖受到管理學院的教育薰陶,卻擁有理工腦及工程師的人格特質,亦長年對音樂藝術和文學領域有涉獵。我曾任研究員、工程師、音樂老師及表演藝術工作者,亦曾為[https://cowrite30.com/ 樂寫]第四屆[https://cowrite30.com/2019/10/25/newbook/ 《世界為鏡,我們相映其中》]出版團隊中的一員。
 
:雖受到管理學院的教育薰陶,卻擁有理工腦及工程師的人格特質,亦長年對音樂藝術和文學領域有涉獵。我曾任研究員、工程師、音樂老師及表演藝術工作者,亦曾為[https://cowrite30.com/ 樂寫]第四屆[https://cowrite30.com/2019/10/25/newbook/ 《世界為鏡,我們相映其中》]出版團隊中的一員。
行 12: 行 12: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Jv_DhAy_o&list=PLnWS9yKKZyaclWlB_Z0ONBNRNicZoDev5&index=4&t=519s 姿吟音樂集]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Jv_DhAy_o&list=PLnWS9yKKZyaclWlB_Z0ONBNRNicZoDev5&index=4&t=519s 姿吟音樂集]
 
<gallery>
 
檔案:小篆x行草.jpg|小篆x行草
 
</gallery>
 
  
 
=心得感想=
 
=心得感想=
==第一天(7/21)心得==
+
*第一天(7/21)心得
 
:1.編輯留言
 
:1.編輯留言
  
:*使用者討論:Masker0428
+
==使用者討論:Masker0428==
::--HelloLi-Yu Hsiao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8 (CST)
+
:--HelloLi-Yu Hsiao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8 (CST)
::HelloJenice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1:27 (CST)-- Help 91050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5 (CST)--91050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5 (CST)
+
:HelloJenice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1:27 (CST)-- Help 91050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5 (CST)--91050 (對話) 2021年7月21日 (三) 12:05 (CST)
 
:2.編寫語法
 
:2.編寫語法
 
:#入門語法:文字編排、超連結、圖檔、影片、地圖、相簿
 
:#入門語法:文字編排、超連結、圖檔、影片、地圖、相簿
行 29: 行 25:
 
:3.地圖測試
 
:3.地圖測試
 
:參考網址:[https://goo.gl/maps/Y24u2koQ7SJLx9zGA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馬偕樓]
 
:參考網址:[https://goo.gl/maps/Y24u2koQ7SJLx9zGA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馬偕樓]
:{{#display_map:25.139701809831895, 121.46046099597122~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馬偕樓}}
+
{{#display_map:25.139701809831895, 121.46046099597122~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馬偕樓}}
:4.影片測試
+
 
:《最後的住家》
+
*第二天(7/22)心得
:{{youtube|hEabjDNlTbA|400|right|《最後的住家》馬偕/詩,Ken Steven/曲}}
+
 
 +
*第三天(7/23)心得
 +
 
 +
=分組=
 +
*組員:
 +
#[[使用者:Li-Yu Hsiao|蕭立妤]](國立臺南大學圖書館)
 +
#賴彥妤(中國醫藥大學)
 +
#[[使用者:91050|謝慧貞]](文藻外語大學)
 +
#[[使用者:HsingWu|魏愛妮]](醒吾科大)
 +
#[[使用者:就是那個光|羅光志]](佛光大學)
 +
#[[使用者:Locc|羅靜純]](成功大學)
 +
#[[使用者:Jenice|陳姿吟]]
 +
*編寫主題:馬偕
 +
#[http://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ma-xie 典華資料]
 +
#[https://umot.group/%E3%80%90%E5%AE%A3%E6%95%99%E5%A3%AB%E6%95%85%E4%BA%8B%E3%80%91%E9%A6%AC%E5%81%95-george-leslie-mackay/ 【宣教士故事】馬偕]
 +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8715cfc9-4d4f-47df-8a13-8723e9ff76e3 民報專文]
 +
#[https://www.mackay.org.tw/ch/about-mackay-priest.html 【認識馬偕牧師】(內含大事年表)]
 +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8c15bdc9-ad0b-4296-b688-54335e08c1c6 【民報 馬偕「最後的住家」詩、歌與音樂的探討】]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abjDNlTbA 《最後的住家》馬偕/詩, Ken Steven/曲]
 +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80d1fbc-156a-422a-841c-7f3ddb78ea3f 【民報 認同臺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
#[https://reurl.cc/a98OW 蠢羊與林立青合作的馬偕漫畫]
 +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wX8QYE 【中央通訊社報導】]
  
:*台灣國際藝術節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2018年3月25日
+
=馬偕大事年表=
:*台北國家音樂廳 Taipei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wan
+
*1844年
 +
**馬偕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
*1850年
 +
**入Woodstock小學。
 +
*1855年
 +
**於Woodstock小學畢業,進入多倫多師範學校。
 +
*1858年
 +
**於多倫多師範學校畢業。
 +
*1859年
 +
**擔任Maplewood小學及Maitland小學教員。
 +
*1866年
 +
**進入多倫多大學諾士(Knox)神學院。
 +
*1867年
 +
**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深造。
 +
*1870年
 +
**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畢業,是夜由美起程返加拿大。
 +
**受派於多倫多之New Market教會牧會,同時兼任Mount Albert 教會傳道職。
 +
**向加拿大總會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
**進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再次研究神學。
 +
*1871年
 +
**接獲海外宣道會之信,謂該會已准其申請,並議決將其呈報加拿大長老會。
 +
**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議決准馬偕自願為外宣教師,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
 +
**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假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
**馬偕辭別家人從Woodstock搭乘火車前往中國傳教。
 +
**抵舊金山。
 +
**搭乘亞美利加號輪船由舊金山出海,前往中國。
 +
**經日本橫濱抵香港,巡視廣東、汕頭及廈門。
 +
**抵台灣在打狗(今高雄)登陸。
 +
*1872年
 +
**由打狗起程往阿里港(今屏東里港)拜會李庥(Rev. Hugh Ritchie,1840〜1879),並在該地為李庥之賓客2個月之久。
 +
**李庥同馬偕,自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往台灣北部。
 +
**馬偕一行3人下午3時在滬尾(今新北淡水)上陸。
 +
**馬偕、李庥、德馬太(Dr. Mathew Dickson,1844〜1921)步行南下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台中大社訪問。(以大甲溪為界分臺灣南北教區)
 +
**經一個月旅行訪查北台灣後返抵滬尾。
 +
**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水教會開設。
 +
**在其寓所開始診療。
 +
*1873年
 +
**北部教會第1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5人:嚴清華(1852〜1909)、吳寬裕(1843〜1920)、王長水、林孽(又名林輝成,1847〜1896)及林杯。
 +
**五股坑教會落成(北台灣第一間禮拜堂,淡水為租屋)。
 +
**首次訪問宜蘭平原。
 +
*1877年
 +
**北部教會首次設立長老,計3名:陳炮(五股坑)、陳天(水返腳)、陳願(大龍峒)。
 +
*1878年
 +
**與五股坑婦女張聰明(1860〜1925)結婚。
 +
*1879年
 +
**長女偕瑪連(Mary Ellen Mackay,1879〜1959)出生於大龍峒。
 +
*1880年
 +
**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述職。
 +
**安返加拿大。
 +
**次女偕以利(Mary Ellen Mackay,1880〜1970)誕生於加拿大。
 +
**馬偕由加返台,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
*1882年
 +
**獨子偕叡廉(Rev. 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1963)生於淡水。
 +
**牛津學堂(神學院)開學,學生共計18名。
 +
*1883年
 +
**女學堂開學。
 +
**法國艦隊在淡水港口出現。
 +
**法艦封鎖沿海各港口馬偕身陷香港,教會遭暴迫害,教堂被七座,信徒數十名遇難殉道。
 +
*1884年
 +
**法艦隊解除台灣各港口封鎖。
 +
**嚴清華,陳榮輝(1851〜1898)受封立為牧師,同時設立長老4名。
 +
**入法軍佔領區巡視教會,途中晉見劉銘傳(1836〜1896)。
 +
*1885年
 +
**劉銘傳以墨西哥銀(佛銀)1萬兩,賠償北部教會損失(被暴徒拆教堂)。
 +
*1886年
 +
**設教14週年紀念禮拜在淡水舉行,信徒1273人參加。
 +
*1890年
 +
**馬偕由宜蘭方面搭小船,前往蓬萊(今花蓮)平原,並在蓬萊之加禮宛社傳教1星期。
 +
*1891年
 +
**馬偕所著之著作中西字典(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Formosan Vernacular)在上海美華書館印行。
 +
*1892年
 +
**加拿大母會吳威廉(Rev. William Gauld,1861〜1923)和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1866~1960)夫婦來台協助馬偕。
 +
*1893年
 +
**馬偕率全家及門徒柯維思(又稱柯玖,1867〜1945)搭乘「印度皇后」號輪船,二度返國向加拿大母會述職。
 +
*1894年
 +
**獲選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
*1895年
 +
**《From Far Formosa 》一書由J. A. MacDonald牧師編著完成付印,次年在倫敦、愛丁堡、紐約、芝加哥、多倫多等地出版。
 +
**馬偕全家及門徒柯維思返台。
 +
**晉見台灣總督乃木希典(1849〜1912)。
 +
**乃木希典到淡水拜訪馬偕。
 +
*1896年
 +
**馬偕與河合龜輔(1867〜1933)晉見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
 +
*1899年
 +
**馬偕長女嫁與陳清義(1887〜1942),次女嫁與柯維思,姐妹兩人同日結婚,由吳威廉證婚。秋末吳威廉首次歸國。
 +
*1900年
 +
**最後一次巡視宜蘭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
 +
**前往香港治療,三個月之久。
 +
*1901年
 +
**經過長久疾病的糾纏,於下午4時病逝淡水寓所,享年五十有八。
 +
**安葬於淡水馬偕墓地,門徒為紀念特立墓碑一座。
  
:*指揮/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Music Director & Conductor
+
=《最後的住家》=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abjDNlTbA 《最後的住家》馬偕/詩, Ken Steven/曲]
  
 +
*台灣國際藝術節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2018年3月25日
 +
*台北國家音樂廳 Taipei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wan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青春攏總獻給你
+
*指揮/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Music Director & Conductor
::我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一生歡喜攏在此
+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晀望無息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一世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中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響聲
 
::在竹林搖動陰影的裡面,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第二天(7/22)心得==
+
《最後的住家》
:「馬偕」的主題已有他組討論,故重新討論本組的主題。(本組採取民主投票及討論方式決策)
+
馬偕/詩, Ken Steven/曲
:1.馬偕拔牙;拔牙傳教的馬偕;牙科聖手馬偕傳教士*5
 
:2.淡海輕軌*3
 
:3.淡水大專院校及社區教育*0
 
:4.淡水古蹟*1
 
:5.大家曾經到訪淡水的經驗*1
 
  
:又基於實際考量:
+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青春攏總獻給你
:1.以照片來說桃園土地公文化館的照片較多,但網路上的資訊並不多!
 
:2.以影片來說有和窯文創園區的影片較多,當天有里長帶我們去參觀果園,有影片記錄下來,網路上是沒有的!
 
:3.以網路資訊來說只要是觀光區都算豐富!
 
:故最後確定以[[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作為本組的實作主題。
 
  
==第三天(7/23)心得==
+
我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一生歡喜攏在此
:*實作主題報告:
 
::#宜蘭礁溪林美石磐步道
 
::#桃園市立圖書館大湳分館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大溪學(聯合報教育事業部)
 
::#新竹柿餅
 
::#新竹城隍廟
 
:*分工方式
 
::::{|border = "1"
 
|-
 
!負責欄位||人手
 
|-
 
||設立目的||1
 
|-
 
||簡介||1
 
|-
 
||館藏特色||2
 
|-
 
||簡報||2
 
|}
 
  
==小結==
+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隙孔觀望全地
:*利
 
::#從做中學累積的實務經驗讓我更容易進入圖資領域。
 
::#透過小組討論、多元的思想碰撞激發不同的創意,並截長補短、適才適所。
 
::#不斷地修正網頁架構、排版方式、圖表文字呈現方式,讓成果愈趨完善。
 
  
:*弊
+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晀望無息
::#辛苦的學員四散北中南各地,有些學員甚至上班或有私人要務,主題侷限在淡水河沿岸或北部地區感到惋惜。
 
  
=分組=
+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人生攏總獻給你
==組員==
+
 
#[[使用者:Li-Yu Hsiao|蕭立妤]](國立臺南大學圖書館)
+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一世快樂攏在此
#[[使用者:Azen 77|賴彥妤]](中國醫藥大學)
+
 
#[[使用者:91050|謝慧貞]](文藻外語大學)
+
盼望我人生中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響聲
#[[使用者:HsingWu|魏愛妮]](醒吾科大)
 
#[[使用者:就是那個光|羅光志]](佛光大學)
 
#[[使用者:Locc|羅靜純]](成功大學)
 
#[[使用者:Jenice|陳姿吟]]
 
  
==編寫主題==
+
在竹林搖動陰影的裡面,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https://goo.gl/maps/HxVvaBMsiVth1VDJ7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map|24.99838428303, 121.32126366713068|200|300|15}}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