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大三下心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58: 行 58:
 
</gallery>
 
</gallery>
 
===課堂心得2024.05.03===
 
===課堂心得2024.05.03===
這個禮拜,我們實際去了位於圓山站的台北孔廟,或許因為我們是挑選平日去,所以人並沒有很多,環境安靜且整潔,我們去仔細看了廟中的建築,幾乎所有重要建築都有告示牌告知參觀者關於這項建築的故事和其中的涵義,除此之外,我們也看見了孔廟中祭拜的人物,包含孔子本人、孔子的祖先和弟子,以及其他的儒學大家等等。<br>孔廟中還專門有數間隔間,裡面專門介紹孔子、六禮等,還有互動小遊戲設施等,內容豐富。<br>在場勘結束之後,我們正式確定了要介紹的地點,接下來一週預計會將導覽用的三折頁製作完成。<br>
+
這個禮拜,我們實際去了位於[[圓山站]]的台北孔廟,或許因為我們是挑選平日去,所以人並沒有很多,環境安靜且整潔,我們去仔細看了廟中的建築,幾乎所有重要建築都有告示牌告知參觀者關於這項建築的故事和其中的涵義,除此之外,我們也看見了孔廟中祭拜的人物,包含孔子本人、孔子的祖先和弟子,以及其他的儒學大家等等。<br>孔廟中還專門有數間隔間,裡面專門介紹孔子、六禮等,還有互動小遊戲設施等,內容豐富。<br>在場勘結束之後,我們正式確定了要介紹的地點,接下來一週預計會將導覽用的三折頁製作完成。<br>
 
我們在星期二時去了黑天鵝展示廳看中文系的畢業展覽,從一進入就感覺到和之前資傳系畢展的氛圍完全不一樣,展廳裡面非常安靜,一進去就需要簽名,並且擺放了很多小說、散文、教案、童書等同學們製作的畢業專題,並且可以翻閱,我感覺同學們都寫的非常用心,並且書籍外表的裝訂也很精緻。<br>除此之外,展廳右邊還有書法作品展示,以及最讓我覺得神奇的治香,感覺整個右半邊的展廳營造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氛圍,讓人沈浸在其中。並且還有漂亮的書籤和明信片可以拿,最後填寫回饋表單和打卡後也可以參加抽獎。
 
我們在星期二時去了黑天鵝展示廳看中文系的畢業展覽,從一進入就感覺到和之前資傳系畢展的氛圍完全不一樣,展廳裡面非常安靜,一進去就需要簽名,並且擺放了很多小說、散文、教案、童書等同學們製作的畢業專題,並且可以翻閱,我感覺同學們都寫的非常用心,並且書籍外表的裝訂也很精緻。<br>除此之外,展廳右邊還有書法作品展示,以及最讓我覺得神奇的治香,感覺整個右半邊的展廳營造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氛圍,讓人沈浸在其中。並且還有漂亮的書籤和明信片可以拿,最後填寫回饋表單和打卡後也可以參加抽獎。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行 78: 行 78:
 
File:Kong4.jpg|
 
File:Kong4.jpg|
 
</gallery>
 
</gallery>
===課堂心得2024.05.24===
 
本週,我們組內主要在檢查導覽活動期間的照片與各項資料,並製作成簡報,我們在整理所有參與者的回饋表單時,有特別注意參與者的回饋事項是否於期中真人圖書館活動時就曾經有出現過,值得慶幸的是在經過我們的察看之後,並沒有出現上次活動參與者們所回饋的問題,表示我們本次活動修改的是正確的。<br>除此之外,因為我們組決定要參加期末策展,所以也在本週開始準備。我們是採取互動式海報的模式,先製作介紹我們本次台北孔廟真人圖書館活動的海報,再放上我們所設計的Q&A,讓同學可以自行在海報上回答,我們組員就不需要到現場。目前的進度仍然在調整海報的版面、大小等,還有張數與內容等,還有需要精進的地方,希望在本週可以順利完成。
 
===課堂心得2024.05.31===
 
本周,我們因為要參與期末展的關係,所以這禮拜我們主要就是在製作到時候要貼在文館的海報。除了放上我們真人圖書館活動的照片之外,還有要提供給同學的Q&A問答。最後,再將我們星期五要報告時使用的簡報進行精修。並預備好當天報告的說明。希望大家會對我們的報告感興趣,也希望貼在文館的Q&A海報可以有多一點的互動。
 
==學期總心得==
 
在經過了這一整年的課程之後,我覺得維基組的課程非常有趣,在聽歷史系教授以及老師講課後,除了對淡水地區的歷史故事或周遭環境有更多的認識之外,透過上學期的個人踏查,我對於淡水河流域的相關地區也更加了解。雖然當時並不確定該要如何做才能算是踏查,所以只是把我看到的細節都一一寫上,但是透過當時的個人踏查,我發現了一個老少咸宜、適合出遊踏青的地方,我覺得對我而言也是很棒的收穫了。<br>
 
接下來是下學期的真人圖書館課程,這對我來說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內容,不只是因為這是本學期的課程,更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嘗試過這種方法去做作業,因為需要我們自己規劃所有事情,不用到班上課,所以更需要我們能夠自律並排好日程。這次我們去了剝皮寮與台北孔廟兩地,在期中去剝皮寮時,因為不知道要怎麼開始,所以我們光是場勘就去了兩次,場勘完後也還是有點緊張,直到第一次走讀結束之後稍微熟練一些。而在台北孔廟走讀時,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再加上孔廟有一個較為明確的範圍,我們比起期中更為順利的完成。雖然我們沒有做的太過專業,但是在完成這兩個地方的走讀後,我對真人圖書館有更多認識,所以我覺得這一整年收穫頗豐。
 
  
 
==分組名單==
 
==分組名單==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