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欒欒欒欒欒/大三下心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課堂心得2024.03.01===
 
===課堂心得2024.03.01===
在分組完之後,我們討論應該要在大淡北地區的哪裡進行真人圖書館的活動,最後結果是選擇了[[剝皮寮]],原因有以下幾點:<br>第一點,[[剝皮寮]]距離我們三位組員的家裡都不算太遠,交通方便,搭乘捷運即可到達。第二點,[[剝皮寮]]歷史悠久,文化深遠,非常適合作為介紹的主題。最後一點,是因為[[剝皮寮]]的附近除了剝皮寮街區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比如[[龍山寺]]等等。<br>我們目前是希望第一次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地點選擇[[剝皮寮]],第二次在有了更多的經驗之後,我們會再擴大範圍到[[剝皮寮]]附近其他地點做介紹,這樣第二次進行時就不需要再花費時間重新選擇地點。<br>
+
在分組完之後,我們討論應該要在大淡北地區的哪裡進行真人圖書館的活動,最後結果是選擇了剝皮寮,原因有以下幾點:<br>第一點,剝皮寮距離我們三位組員的家裡都不算太遠,交通方便,搭乘捷運即可到達。第二點,剝皮寮歷史悠久,文化深遠,非常適合作為介紹的主題。最後一點,是因為剝皮寮的附近除了剝皮寮街區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比如龍山寺等等。<br>我們目前是希望第一次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地點選擇剝皮寮,第二次在有了更多的經驗之後,我們會再擴大範圍到剝皮寮附近其他地點做介紹,這樣第二次進行時就不需要再花費時間重新選擇地點。<br>
 
我們會在進行地點踏查之後,正式確定導覽的範圍區域,再繼續為之後活動做其餘準備,比如可能會需要製作三折頁介紹書、找到能參與導覽的人員等等。
 
我們會在進行地點踏查之後,正式確定導覽的範圍區域,再繼續為之後活動做其餘準備,比如可能會需要製作三折頁介紹書、找到能參與導覽的人員等等。
 
 
===課堂心得2024.03.08===
 
===課堂心得2024.03.08===
今天,我們前往[[剝皮寮]]進行現場勘查,從[[龍山寺]]三號出口出去之後,我們先向右邊走,走到了廣州路,然後進入了[[剝皮寮]]的西側,這裡的人不算太多,建築大多為紅磚,一條街上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歷史故事,比如最高的房子等等。<br>
+
今天,我們前往剝皮寮進行現場勘查,從龍山寺三號出口出去之後,我們先向右邊走,走到了廣州路,然後進入了剝皮寮的西側,這裡的人不算太多,建築大多為紅磚,一條街上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歷史故事,比如最高的房子等等。<br>
在大致參觀完西側有什麼地點是值得介紹的之後,我們開始往東側,也就是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前進,東側同樣的也有許多不同用途的建築,而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裡面,我們看到了許多日治時期以及清領時期特色的建築,比如123學堂、[[秀英茶室]]等,裡面也有非常多的從前的遊戲,比如彈珠台,吊瓶子等等,並且也有許多的遊戲和觸控屏幕等讓來參觀的人們操作,藉此為使用者提供關於[[剝皮寮]]及其周邊區域的資訊。值得注意的是這邊的建築出入口都比較矮,基本上很多都需要低頭才能通過。<br>
+
在大致參觀完西側有什麼地點是值得介紹的之後,我們開始往東側,也就是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前進,東側同樣的也有許多不同用途的建築,而在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裡面,我們看到了許多日治時期以及清領時期特色的建築,比如123學堂、秀英茶室等,裡面也有非常多的從前的遊戲,比如彈珠台,吊瓶子等等,並且也有許多的遊戲和觸控屏幕等讓來參觀的人們操作,藉此為使用者提供關於剝皮寮及其周邊區域的資訊。值得注意的是這邊的建築出入口都比較矮,基本上很多都需要低頭才能通過。<br>
最後,我們穿過了同樣有著歷史意義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裡面光線明亮,且並不髒亂,穿過市場後來到了艋舺公園,並且看到了[[龍山寺]],完全是人山人海,極其熱鬧。<br>
+
最後,我們穿過了同樣有著歷史意義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裡面光線明亮,且並不髒亂,穿過市場後來到了艋舺公園,並且看到了龍山寺,完全是人山人海,極其熱鬧。<br>
 
最後,我們又在附近走了一下,看見了艋舺地藏王廟等歷史建築之後,便走回捷運站了。<br>
 
最後,我們又在附近走了一下,看見了艋舺地藏王廟等歷史建築之後,便走回捷運站了。<br>
 
經過這次的場勘,我對我們接下來即將要進行真人圖書館的區域有了基礎的認識,接下來就是要為帶導覽做準備工作,期望能夠一切順利。<br>
 
經過這次的場勘,我對我們接下來即將要進行真人圖書館的區域有了基礎的認識,接下來就是要為帶導覽做準備工作,期望能夠一切順利。<br>
行 22: 行 21:
  
 
===課堂心得2024.03.15===
 
===課堂心得2024.03.15===
我們今天再次前往了[[龍山寺]]進行場勘,這次最主要的目的是規劃導覽路線,比如說之前我們是先從右邊走,這次則是往左邊走,先去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再往[[剝皮寮]]東側前進,這樣從導覽上來說會比較順。以及確定到時候在那麼多的歷史地標之中我們該選擇哪幾個進行介紹,目前我們的決定是將重心更多的放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之中,剝皮寮東側則是大概講一些標誌性建築及歷史,就可以讓到時候被導覽的人們自由拍照活動。<br>除此之外,我們也有試著走走看之前沒去過的那一部分,比如說走龍山寺地下街連接捷運站,一出來就可以看到[[龍山寺]],非常方便。<br>
+
我們今天再次前往了龍山寺進行場勘,這次最主要的目的是規劃導覽路線,比如說之前我們是先從右邊走,這次則是往左邊走,先去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再往剝皮寮東側前進,這樣從導覽上來說會比較順。以及確定到時候在那麼多的歷史地標之中我們該選擇哪幾個進行介紹,目前我們的決定是將重心更多的放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之中,剝皮寮東側則是大概講一些標誌性建築及歷史,就可以讓到時候被導覽的人們自由拍照活動。<br>除此之外,我們也有試著走走看之前沒去過的那一部分,比如說走龍山寺地下街連接捷運站,一出來就可以看到龍山寺,非常方便。<br>
 
現在剩下的工作除了查找更多剝皮寮的資訊以供導覽之外,還有剩下製作導覽地圖(三折頁)以及組員分配各自導覽的區域,目標是可以在接下來的一週之中完成。
 
現在剩下的工作除了查找更多剝皮寮的資訊以供導覽之外,還有剩下製作導覽地圖(三折頁)以及組員分配各自導覽的區域,目標是可以在接下來的一週之中完成。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行 35: 行 34:
  
 
===課堂心得2024.03.29===
 
===課堂心得2024.03.29===
今天,我們前往[[龍山寺]][[剝皮寮]]進行第一次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因為下大雨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有些擔心,幸好過了半小時後就雨過天晴,讓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br>我們首先是前往室內的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進行導覽,但不是每個點都有說明,而是選擇了我們認為較為重要的地方詳細介紹,譬如說與淡水河有關的部分。接下來就是前往西側戶外的地方,對從前剝皮寮地區的知名地點進行介紹。<br>
+
今天,我們前往龍山寺剝皮寮進行第一次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因為下大雨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有些擔心,幸好過了半小時後就雨過天晴,讓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br>我們首先是前往室內的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進行導覽,但不是每個點都有說明,而是選擇了我們認為較為重要的地方詳細介紹,譬如說與淡水河有關的部分。接下來就是前往西側戶外的地方,對從前剝皮寮地區的知名地點進行介紹。<br>
 
這次是我們首次進行導覽活動,雖然有點緊張,但最後也是順利的完成了,從中我也學到了非常多能夠加以改進的地方,在下週我們會帶領第二隊進行第二次的真人圖書館導覽,參與的人和第一隊的沒有重複,主要是和我們在相同年齡層的同學們,所以解說的方式可能也會和今天稍微有些不同,希望到時候可以一切順利。<br>
 
這次是我們首次進行導覽活動,雖然有點緊張,但最後也是順利的完成了,從中我也學到了非常多能夠加以改進的地方,在下週我們會帶領第二隊進行第二次的真人圖書館導覽,參與的人和第一隊的沒有重複,主要是和我們在相同年齡層的同學們,所以解說的方式可能也會和今天稍微有些不同,希望到時候可以一切順利。<br>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
行 91: 行 90:
 
#[[使用者:Xingyi|翁幸儀]]
 
#[[使用者:Xingyi|翁幸儀]]
 
#[[使用者:Yizhen|侯逸蓁]]
 
#[[使用者:Yizhen|侯逸蓁]]
 +
 +
 +
 +
*主題
 +
**[[真人圖書館]]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