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李昀臻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3">
 
|[[使用者:李昀臻/112-1心得|112-1心得]]|[[使用者:李昀臻/112-2心得|112-2心得]]|</font></p></div>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我是李昀臻,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三B班,且有輔系國企系的課程,目前還有在備考雅斯,決定在2024年的2月底考我的第一次,目標是總平均7分以上,但單科不能低於6.5分。是個開朗活潑的人,但最近因為事情太多非常的厭世。
+
我是李昀臻,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三B班,且有輔系國企系的課程,目前還有載備考雅斯,決定在2024年的2月底考我的第一次,目標是總平均7分以上,但單科不能低於6.5分。是個開朗活潑的人,但最近因為事情太多非常的厭世。
 
目前有許多的雅思以及淡江的內容與故事可以在這邊分享。
 
目前有許多的雅思以及淡江的內容與故事可以在這邊分享。
<tabber>
 
|-|第一學期=
 
 
===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
 
{{map1|25.1762, 121.44939|300|500|10}}
 
{{map1|25.1762, 121.44939|300|500|10}}
行 50: 行 46:
  
 
*[https://kirstycx.wordpress.com/2016/03/30/%E6%88%91%E5%A6%82%E4%BD%95%E8%87%AA%E4%BF%AE%E8%80%83%E5%88%B0%E9%9B%85%E6%80%9D8%E5%88%86%EF%BC%8D%E5%AF%AB%E4%BD%9C%E7%AF%87-how-i-got-band-8-in-ielts-writing-section//read for more!]
 
*[https://kirstycx.wordpress.com/2016/03/30/%E6%88%91%E5%A6%82%E4%BD%95%E8%87%AA%E4%BF%AE%E8%80%83%E5%88%B0%E9%9B%85%E6%80%9D8%E5%88%86%EF%BC%8D%E5%AF%AB%E4%BD%9C%E7%AF%87-how-i-got-band-8-in-ielts-writing-section//read for more!]
|-|第二學期=
+
 
===淡水老街===
+
==田野調查==
淡水老街是台灣熱門景點,不僅國人喜歡到這裡旅遊之外,也是許多國外遊客必訪的景點,淡水老街沿途很多店家,也很多必吃美食,像是淡水阿給、阿婆鐵蛋、阿媽的酸梅湯、魚酥等都是不少人推薦的。來到淡水老街也能看到很多文創的可愛商店,復古的鐵花柑仔店裡頭有超多復古童玩,還有兒時吃到的小點心。但這邊我想要介紹一些我的最愛。
+
10/6天氣晴
====淡水長堤====
+
在下課響後,前往搭乘紅26到紅毛城參觀。
這家是我跟家人一起來吃的,那時候我們去的天氣還很涼爽非常適合坐在戶外區,賞景跟吃美食,雖然有時候會聞到一股海味,但還是別有一番風情。其中他的料理都非常的好吃,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們的甜點以及冰酷樂也是非常好吃的!我的主餐點了漢堡套餐,對於女生來說一個人可能會吃得有點辛苦,建議可以大家一起分享著來吃。
+
紅毛城古蹟區,又稱前英國駐台北領事館及官邸,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被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建,並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麻吉奶奶鮮奶麻糬====
+
=== 主堡 ===
這家也是我多次回訪的店!甜點控必來的一家餐廳,強烈推薦吃花生口味也就是最基本的還有oreo口味,因為在路邊已經有買手搖了所以入店沒有多點飲料,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每個人都一定要點餐,所以吃很多的來之前要三思喔~
+
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
====朝日夫婦====
+
 
這家也是甜點控必來!每次經過都排著滿滿的人,不管是平日或者假日,這家永遠都有滿滿的客人,酸甜水果、抹茶、巧克力等多種口味任君挑選,不想吃冰也有可麗餅可以選擇,想找個地方休息拍美照,其中我最喜歡的口味就是焦糖啦~喜歡的人都可以來試試。
+
===領事官邸===
</tabber>
+
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採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樣式,為兩層式紅磚洋樓。
 +
 
 +
===10/06拍攝照片===
 +
[[檔案:照片1.jpg|200px|]]
 +
[[檔案:照片2.jpg|200px|]]
 +
[[檔案:照片3.jpg|200px|]]
 +
[[檔案:照片4.jpg|200px|]]
 +
 
 +
==心得感想==
 +
 
 +
===田野調查心得===
 +
在這次探險紅毛城的經驗是我的第一次,在小時候可能有來過但已經沒有印象了,所以在探險的過程中非常的興奮。那天的天氣很熱在走進去的過程中就已經滿身大汗了,經過大爬坡上去後便能看到一隻大大的熊佇立在那裡,像是一個標誌性的景點。在這次經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裏的美景,紅毛城不管是哪一個角度或者不管在主管或是領事官邸,看出去的景觀都讓我嘆為觀止,尤其當天又風和日麗,淡水河看起來十分美麗。我們還特別進了領事官邸參觀他們以前的居住情況,紅毛城像是世外桃源一樣。
 +
這次是一個特別的經驗,可以再讓我更去探索淡水的美好,這也是在淡江的第三年,終於踏出這一步去體驗不同的地點,平常最多只會去淡水老街的我,有種中西合併的感覺,希望下次還可以有相同的經驗。
 +
 
 +
===期初心得===
 +
希望可以做出一個很完美又好看的頁面。
 +
 
 +
===10/13課堂心得===
 +
經過這次的課程,讓我對淡水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來對於淡水的歷史或地理沒有太大的觀念,但在這次過後有不一樣的想法。在淡水生活了兩年,一直以為五虎崗就是在說女生宿舍後面的那個籃球場,但沒有想到五虎崗是代表淡水的五個小山丘,淡水有許多歷史故事是在這裡發生的。我想淡江學生應該都跟我依樣對於淡水的地理名字都沒有特別的了解,也在今天才讓我發現,原來大田寮不是在說操場旁邊,而是另一個地方。我想今天的課程這兩個點是最讓我意外以及印象深刻的。
 +
 
 +
===10/20課堂心得===
 +
今天的課程依舊很有趣,很像回到了小學的歷史課,但是是更深入的再去了解淡水。今天的課程提及了大稻埕,萬華以及馬偕。有地圖顯示有關馬偕在淡水發,傳教的情況,幫助拔牙等,其中最讓我感到有趣且好笑的馬偕的登陸點,在那邊有一個雕像是一艘船面對著星巴克,這就是為什麼馬偕從那邊登陸台灣,哈哈。最後還提到虛擬場域,有關網際空間和宇宙空間。
 +
 
 +
===10/27課堂心得===
 +
今天的課程也是十分的有趣,在一開始介紹了我們這次的活動,接下來的第二節便到了海事博物館進行活動。那裏有許多的支架需要我們去立起來,那是我的第一次使用,明顯有些笨拙,但慶幸最後還是成功的立起了兩個。其中有一面牆放著大概五個介紹淡水紅毛城以及基隆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最讓我意外的是在這之前,我並不知道基隆也有一座西班牙殖民時期建造的。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是在1626至1642年,大航海時期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期間,於基隆和平島興建了聖薩爾瓦多城。不過早在西班牙來到台灣的數百年前,台灣北部到東北部早已是國際貿易繁盛的區域,北台灣與南亞、東南亞之間已有繁盛的貿易交流。聖薩爾瓦多城的遺址,除為大航海年代西班牙帝國擴展遠東貿易的歷史證據外;更是基隆曾經參與國際舞台的土地故事與歷史現場。1626年,西班牙佔領台灣北部,隨即開始於基隆興建一下寬上窄之石造堡壘,1634年又陸續興建四座稜堡。但在1642年與荷蘭一役,堡壘只剩下西側稜堡,荷蘭戰勝後於舊址擴建變為方形稜堡,卻在隔年退出基隆時遭到炸毀,在1681年鄭經於舊址築城,入清後逐漸傾頹。
 +
現今已看不到聖薩爾瓦多城,但在2016年11月至12月間,台西團隊再度進行考古發掘,針對位於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旁,疑似修道院的遺跡做更多的揭露,並延續探討修道院周邊的史前聚落生活研究、歐洲人到來前的原住民生活,以及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間變遷之現象。這些便為如果有人來參觀時所需介紹給參觀者的內容。在課堂的最後,學姊帶我們嘗試玩了VR,以VR來探索淡水的風光美景。
 +
 
 +
===11/3課程心得===
 +
今天的課程首先在教室修改我們的維基頁面,在第二節課時開始了我們淡江大學的小歷史故事參觀。由老師帶我們參觀再一一講解。淡江大學前身為1950年由居正伉儷、鄒魯、張鳴與張建邦父子共同創辦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先後開設三年制及五年制課程;1958年改為四年制「淡江文理學院」,1980年獲准升格為「淡江大學」。現為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優久聯盟、清華五校聯盟,以及國際大學協會之成員學校。
 +
'''宮燈教室'''是淡大淡水校園最早興築的永久校舍,特色為仿中國傳統的宮廷式建築以及宮燈,也成為多部知名偶像劇的取景地。宮燈教室也有著淒美的都市傳說在學生間屆屆相傳,據說有對情侶交往受到父母的反對,相約到此私奔,女方卻遲未等到男方赴約而傷心結束了生命。從此學生們便稱該名學姊為「宮燈姐姐」,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一開始進入淡江,學校的line官網就是名為宮燈姐姐。
 +
'''克難坡'''是早期尚未開發聯外道路時,進入淡大淡水校區的必經交通要道,建於1953年。土地權目前不屬於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但由校方負責維護。為讓入學新生體驗校園文化,每年開學典禮中都會辦理「克難坡巡禮」活動,由校長、副校長、教學和行政一級主管帶隊,從校園內的驚聲銅像出發,經學府路、英專路後步行上132階的克難坡。目前是只有在沒有公車後才會想要去走,除此之外是不可能踏上克難波的。
 +
'''李雙澤紀念碑'''為紀念民歌歌手,同時也是淡大數學系畢業的李雙澤而設置。李雙澤有感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國際地位險峻,學生間流行的卻仍是西洋樂曲,而在1976年的校園演唱會上呼籲眾人「唱自己的歌」,引發熱烈討論。碑體由雕塑家王秀杞設計,碑文由蔣勳題字。在之前都不知道有這座的存在,是在經過參訪後才有深入的了解。
 +
'''五虎碑雕塑''':五虎崗是大屯火山群第一階段噴發時所形成的丘陵,因狀似虎爪而得名。五虎崗自淡水河口由西北往東南算起有五座山崙,皆具備制高點的優勢;淡大淡水校區則坐落於第四山崙。五虎碑雕塑由雕塑家王秀杞創作,以五隻老虎互相追逐為一圓,碑文《五虎崗記》為創辦人之一張建邦作。目前置於紹謨紀念體育館旁。在經過這一次的走訪後又更了解淡江了,平常只是經過或者也沒有去注意,都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或意思,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在更深入的認識淡江。
 +
 
 +
===11/3課程照片===
 +
[[檔案:照片5.jpg|200px|]]
 +
[[檔案:照片6.jpg|200px|]]
 +
[[檔案:李雙澤紀念碑2.jpg|200px|]]
 +
[[檔案:照片8.jpg|200px|]]
 +
===11/17課程心得===
 +
今天的課程有分為三個主題,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提及的基淡雙城,此為一個VR展,就是我們之前去立牌子的展出,但也沒有想到展出的期限這麼短暫,在第二節課的時候我們就去收牌子了。在最後的十幾分鐘內,我們看完了有關基淡雙城的影片,透過3D,於VR展場中展現大航海時期北臺灣發展的場景,其中以基隆聖薩爾瓦多城、淡水聖多明哥城為主。我覺得這個主題可以讓學生以及老師更去了解我們的歷史,不單單只是像在看課外讀物一樣,而是有點實際體驗的感覺,再配上紀錄片,反而是一個完美的結尾。也很開心可以因為這樣的課程了解不一樣的事物。
 +
===11/24課程心得===
 +
今天的課程由於老師有事所以以助教代替礁島,這周的課程十分有趣,助教先教導大家VR的儀器如何使用在讓同學一一嘗試。這是我第二次玩VR,但卻是第一次坐在VR椅上,跟以往不同的點是這次的主題是淡水,雖然坐的過程中很有趣,在看別人坐的時候也很好玩,但會與我所想的有點出入的是,我原本以為VR會非常的逼真,但實際上比較像動畫一樣。除了這點之外我還是覺得這個體驗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助教學姊說當時本來還可能可以玩另一個遊戲,但好像還有點問題,所以沒有玩到,這夜市一個很可惜的點,希望下一次還有機會的話還可以再玩一次。
 +
===12/01課程心得===
 +
今天的課程非常特別請來了作家來當講師為我們介紹淡水也較紹了基淡雙城,在最一開始進到班級的時候還嚇了一大跳想說是不是金錯班級,因為多出了很多生面孔,應該是其他學校的老師或者有興趣的人也依同來參加了。在他報告的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有關法國(忘記什麼官)的演講。
 +
===12/08參訪心得===
 +
今天也是特別的一天,我們來到了基督教學院參觀,這個地方的非常的偏遠,光一個公車上山就需要等40分鐘,更不用說是要從學校再到那裡,所以我們最後索性直接搭乘計程車前往,非常的浪費錢。到了學院後發現是個充滿信仰的地方,且佔地也非常的小,到最後到了校史室去看我們的VR椅和基淡雙城的介紹,學姊也再次得講解過一遍如何操作。這一天的經驗我想並不是特別的好,雖然學校優美且人少,但對我來說屬實有一點點浪費時間,因為那天我10.前一節課才下課就須趕快趕到地點,但公車班次又少交通也不便,再者本來以為去了那邊可能會有事情要做且老師會來但也沒有,整體講解完只要10分鐘,過程中也沒有同學想要嘗試或者聽講所以是非常冷清的。第三,因為下午1.是還有資料庫概論的,當我們要搭公車下山時發現下一班公車還需要再等待45分鐘,害得我們一群人只好再走下山再趕會學校。經過這一次的經驗只覺得有一點的浪費時間與車錢。
 +
 
 +
===期末心得===
 +
 
  
 
==分組==
 
==分組==
<tabber>
+
*名單
|-|上學期=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黃翊庭|黃翊庭]]
 
#使用者:[[使用者:黃翊庭|黃翊庭]]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使用者:[[使用者:吳瑞鳳|吳瑞鳳]]
 
#使用者:[[使用者:吳瑞鳳|吳瑞鳳]]
|-|下學期=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tabber>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