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李昀臻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3">
 
|[[使用者:李昀臻/112-1心得|112-1心得]]|[[使用者:李昀臻/112-2心得|112-2心得]]|</font></p></div>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我是李昀臻,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三B班,且有輔系國企系的課程,目前還有在備考雅斯,決定在2024年的2月底考我的第一次,目標是總平均7分以上,但單科不能低於6.5分。是個開朗活潑的人,但最近因為事情太多非常的厭世。
+
我是李昀臻,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大三B班,且有輔系國企系的課程,目前還有載備考雅斯,決定在2024年的2月底考我的第一次,目標是總平均7分以上,但單科不能低於6.5分。是個開朗活潑的人,但最近因為事情太多非常的厭世。
目前有許多的雅思以及淡江的內容與故事可以在這邊分享。
+
目前有許多的雅斯以及淡江的內容與故事可以在這邊分享。
<tabber>
 
|-|第一學期=
 
===淡江大學===
 
{{map1|25.1762, 121.44939|300|500|10}}
 
====簡史====
 
1950年,張鳴、張建邦父子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8 年改制為文理學院,1980 年正名為淡江大學。淡江迄今已發展成擁有淡水、台北、蘭陽、網路等4 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 8 個學院、約23,000名學生、2,000位專兼任教職員工及近30萬名校友,是國內具規模且功能完備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淡江以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為永續經營的目標,創校至今逾七十年,始終秉持著日新又新的精神,重視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與學習服務。
 
[https://about.tku.edu.tw/history.html//read for more!]
 
  
====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
==田野調查==
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前身為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於民國60年由方同生先生鑑於我國科技、資訊檢索、流通技術落後美國,因而創辦本系。
+
10/6天氣晴
80年成立教資研究所,分立為視教組及圖資組。86年教育科技系獨立於教育資料科學學系之外。
+
在下課響後,前往搭乘紅26到紅毛城參觀。
89年8月起,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班正名為「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簡稱資圖系)與「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班」。
+
紅毛城古蹟區,又稱前英國駐台北領事館及官邸,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被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建,並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101年8月成立「數位出版與典藏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開始招收數位碩專班研究生。109年8月起更名為「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
=== 主堡 ===
整體而言,資圖系除就資料的蒐集、處理、製作、儲存、檢索與流通等皆呈現整合性及系統性的研究趨勢,對學術理論之探討、實務應用之研究、新媒體與新科技也十分並重。
+
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位於山丘的西端,五虎岡第二岡的山頭上,其南、北、西側皆緊鄰陡峭的山坡,在屋頂上則可以眺望淡水河河口。南面朝淡水河、西面則朝臺灣海峽。靠近外側的牆體使用石塊,並摻有一些紅磚,而靠近內側的牆體則以紅磚構,最外層則以灰泥粉刷,並漆上朱漆。主堡的地基則是以「大放腳」的做法,用紅磚砌成,並在基礎之上以磚和石塊壘厚牆,可防砲火攻擊。其中紅磚來自印尼巴達維亞、石塊則是就地取得。
為順應目前發展之「數位化圖書館」建置以及資訊服務,本系更加強資訊內涵與檢索之學習,並針對該趨勢提供圖書館學、網路資訊及媒體應用等課程和實習,拓展多元化之課程內容,以傳統理論配合網路資源,積極開發電子圖書館之廣度與深度。
 
在教學、研究及行政方面,資圖系力求造就手腦並用、理論與實用並重之優秀人才,不但要能科學化、有系統的徵集、處理、製作及運用各類型資料,更要能啟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善於獨立思考、判斷及表達意見。
 
除了傳統圖書館學,特別加強電子圖書館.多媒體及電腦網路,與資訊社會息息相關之課程,並且強調實際運用有效學習,為一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學科!
 
  
===雅思===
+
===領事官邸===
以雅思來說,對我最困難的便是口說與寫作,其中口說又是一大難關,需要與外國考官一對一的對話與答題,平常不容易結巴的我,反而會在對答時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寫作,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技巧的一項科目,需要在60分鐘內完成兩個作文,有分為大作文或者小作文,小作文為統計圖表題,有時也會是地圖題,正常時間需要分配20分鐘在寫小作文上面,而大作文的題目非常的廣泛,有時是時事題,需要敘述對於事件的看法,是同意或者是不同意,有時會是有關學業方面,或者如果我是政客會提出怎樣的政見,等等。寫作的部分通常來說,需把握好時間,學會外國人的思考邏輯以去寫作文,不然時常會像中式英語一樣,這樣的分數就會很低。
+
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採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樣式,為兩層式紅磚洋樓。官邸具有四坡式斜屋頂以及能遮風避雨的迴廊,迴廊立面呈半圓拱型。領事官邸正面刻有紅色磚雕的「VR」及「1891」字樣,欄杆則由綠色釉瓶組成,「瓶」與「平」諧音象徵「平安」之意。官邸擁有很多房間,建築物坐北朝南,平面略呈「T」字形狀。
====口說====
+
===其他附屬設施===
{{youtube|https://youtu.be/8pnGARTYMpg|400|left|IELTS Speaking- Perfect Pronunciaton and Fluency}}
+
南門使用觀音石砌成,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門額上並題有「南門」二字。其餘三座城門則於作為英國領事館時因出入安全管制而被拆除並封閉。右圍牆外則有數座刻有「VR 1868」字樣的小石碑,為英國人在1868年所建立的地界標誌。另外也有一座從山腳下移上來的「D&C.1866 寶順行」界碑。主堡南側露台外則製有四尊清代滬尾水師所使用的大砲。大砲原被棄置於紅毛城附近之清軍舊軍營中,於英人整建紅毛城時搬至城內,其中二砲並刻有「奉獻鑄造 臺灣北路淡水營大砲乙位重八百筋」字樣。領事官邸內設有家具,但並非原物,乃開放參觀後所四處搜集之西式古家具。另外,主堡外側設有西班牙、荷蘭、鄭氏、清朝、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及中華民國國旗等曾領有該城之各政權旗幟。
{{youtube|https://youtu.be/2RaNq8rmsGA|400|center|IELTS Speaking Band 8.0 Mock Test with Feedback}}
+
(主堡、領事官邸、其他附屬設施部分取自維基百科)
 +
===10/06拍攝照片===
 +
[[檔案:照片1.jpg|200px|]]
 +
[[檔案:照片2.jpg|200px|]]
 +
[[檔案:照片3.jpg|200px|]]
 +
[[檔案:照片4.jpg|200px|]]
  
====寫作====
+
==心得感想==
'''小作文Tips'''
 
1.注意冠詞 (a, an 單複數和the) ,還有時態的一致
 
2.注意不要寫到縮寫 (it’s → it is; can’t → cannot; don’t → do not )
 
3.一定要比較/涵蓋數據和變化 (除了process diagrams只要單純寫步驟)
 
4.盡量變化單字,想不到同義詞,可以變化詞性 e.g.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想不到 dramatically) → the population experienced a rapid increase in numbers
 
5.除了描述具體改變,也可以試著描述非具體效應(客觀陳述) e.g. more doors = more accessible
 
6.Overview主要歸納重大趨勢,但不見得是最明顯的 e.g. 柱狀圖可以很明顯看出最突出最多的部分, 可是整體趨勢可能是越來越往上/下發展
 
7.no change is a change (如果某部分都沒有改變也可以考慮相對重要性斟酌提)
 
8.盡量不要廢話太多,會看起來明顯想湊字數 e.g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we can notice) in the second picture.. the significant changes跟we can notice是重複贅詞, 既然已經很明顯了,當然一定會注意到,擇一寫比較好
 
  
'''大作文Tips'''
+
===田野調查心得===
1.注意冠詞 (a, an 單複數和the) 、時態的一致性
+
在這次探險紅毛城的經驗是我的第一次,在小時候可能有來過但已經沒有印象了,所以在探險的過程中非常的興奮。那天的天氣很熱在走進去的過程中就已經滿身大汗了,經過大爬坡上去後便能看到一隻大大的熊佇立在那裡,像是一個標誌性的景點。在這次經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裏的美景,紅毛城不管是哪一個角度或者不管在主管或是領事官邸,看出去的景觀都讓我嘆為觀止,尤其當天又風和日麗,淡水河看起來十分美麗。我們還特別進了領事官邸參觀他們以前的居住情況,紅毛城像是世外桃源一樣。
2.注意不要寫到縮寫 (it’s → it is; can’t → cannot; don’t → do not )
+
這次是一個特別的經驗,可以再讓我更去探索淡水的美好,這也是在淡江的第三年,終於踏出這一步去體驗不同的地點,平常最多只會去淡水老街的我,有種中西合併的感覺,希望下次還可以有相同的經驗。
3.態度要從頭到尾一致,不要結尾突然倒戈
+
 
4.省略關代動詞要注意主動被動 e.g. people know traditional foods are healthier options “comparing” to roughly-made packaged foods 應該要是compared, 食物不會主動自己互相比較,是被人比較
+
===期初心得===
5.不要過度複雜句子。以下句子都對,可是母語人士寫得比較自然 e.g.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convenience foods have brought us (我)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to convenience foods (母語人士) Convenience foods have brought us many benefits (母語人士)
+
希望可以做出一個很完美又好看的頁面。
6.用語要正式 e.g. People living in modern society are getting (→becoming) busier. (get不正式)
+
 
7.多使用連接詞,但非過度 e.g. admittedly, nevertheless, however, despite, in conclusion)
+
===10/13課堂心得===
8.記得多舉例!! 論點有證明會更強而有力
+
經過這次的課程,讓我對淡水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來對於淡水的歷史或地理沒有太大的觀念,但在這次過後有不一樣的想法。在淡水生活了兩年,一直以為五虎崗就是在說女生宿舍後面的那個籃球場,但沒有想到五虎崗是代表淡水的五個小山丘,淡水有許多歷史故事是在這裡發生的。我想淡江學生應該都跟我依樣對於淡水的地理名字都沒有特別的了解,也在今天才讓我發現,原來大田寮不是在說操場旁邊,而是另一個地方。我想今天的課程這兩個點是最讓我意外以及印象深刻的。
 +
 
 +
===10/20課堂心得===
 +
今天的課程依舊很有趣,很像回到了小學的歷史課,但是是更深入的再去了解淡水。今天的課程提及了大稻埕,萬華以及馬偕。有地圖顯示有關馬偕在淡水發,傳教的情況,幫助拔牙等,其中最讓我感到有趣且好笑的馬偕的登陸點,在那邊有一個雕像是一艘船面對著星巴克,這就是為什麼馬偕從那邊登陸台灣,哈哈。最後還提到虛擬場域,有關網際空間和宇宙空間。
 +
 
 +
===10/27課堂心得===
 +
今天的課程也是十分的有趣,在一開始介紹了我們這次的活動,接下來的第二節便到了海事博物館進行活動。那裏有許多的支架需要我們去立起來,那是我的第一次使用,明顯有些笨拙,但慶幸最後還是成功的立起了兩個。其中有一面牆放著大概五個介紹淡水紅毛城以及基隆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最讓我意外的是在這之前,我並不知道基隆也有一座西班牙殖民時期建造的。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是在1626至1642年,大航海時期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期間,於基隆和平島興建了聖薩爾瓦多城。不過早在西班牙來到台灣的數百年前,台灣北部到東北部早已是國際貿易繁盛的區域,北台灣與南亞、東南亞之間已有繁盛的貿易交流。聖薩爾瓦多城的遺址,除為大航海年代西班牙帝國擴展遠東貿易的歷史證據外;更是基隆曾經參與國際舞台的土地故事與歷史現場。1626年,西班牙佔領台灣北部,隨即開始於基隆興建一下寬上窄之石造堡壘,1634年又陸續興建四座稜堡。但在1642年與荷蘭一役,堡壘只剩下西側稜堡,荷蘭戰勝後於舊址擴建變為方形稜堡,卻在隔年退出基隆時遭到炸毀,在1681年鄭經於舊址築城,入清後逐漸傾頹。
 +
現今已看不到聖薩爾瓦多城,但在2016年11月至12月間,台西團隊再度進行考古發掘,針對位於聖薩爾瓦多城遺址旁,疑似修道院的遺跡做更多的揭露,並延續探討修道院周邊的史前聚落生活研究、歐洲人到來前的原住民生活,以及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間變遷之現象。這些便為如果有人來參觀時所需介紹給參觀者的內容。在課堂的最後,學姊帶我們嘗試玩了VR,以VR來探索淡水的風光美景。
 +
 
 +
===期末心得===
  
*[https://kirstycx.wordpress.com/2016/03/30/%E6%88%91%E5%A6%82%E4%BD%95%E8%87%AA%E4%BF%AE%E8%80%83%E5%88%B0%E9%9B%85%E6%80%9D8%E5%88%86%EF%BC%8D%E5%AF%AB%E4%BD%9C%E7%AF%87-how-i-got-band-8-in-ielts-writing-section//read for more!]
 
|-|第二學期=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是台灣熱門景點,不僅國人喜歡到這裡旅遊之外,也是許多國外遊客必訪的景點,淡水老街沿途很多店家,也很多必吃美食,像是淡水阿給、阿婆鐵蛋、阿媽的酸梅湯、魚酥等都是不少人推薦的。來到淡水老街也能看到很多文創的可愛商店,復古的鐵花柑仔店裡頭有超多復古童玩,還有兒時吃到的小點心。但這邊我想要介紹一些我的最愛。
 
====淡水長堤====
 
這家是我跟家人一起來吃的,那時候我們去的天氣還很涼爽非常適合坐在戶外區,賞景跟吃美食,雖然有時候會聞到一股海味,但還是別有一番風情。其中他的料理都非常的好吃,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們的甜點以及冰酷樂也是非常好吃的!我的主餐點了漢堡套餐,對於女生來說一個人可能會吃得有點辛苦,建議可以大家一起分享著來吃。
 
====麻吉奶奶鮮奶麻糬====
 
這家也是我多次回訪的店!甜點控必來的一家餐廳,強烈推薦吃花生口味也就是最基本的還有oreo口味,因為在路邊已經有買手搖了所以入店沒有多點飲料,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每個人都一定要點餐,所以吃很多的來之前要三思喔~
 
====朝日夫婦====
 
這家也是甜點控必來!每次經過都排著滿滿的人,不管是平日或者假日,這家永遠都有滿滿的客人,酸甜水果、抹茶、巧克力等多種口味任君挑選,不想吃冰也有可麗餅可以選擇,想找個地方休息拍美照,其中我最喜歡的口味就是焦糖啦~喜歡的人都可以來試試。
 
</tabber>
 
  
 
==分組==
 
==分組==
<tabber>
+
*名單
|-|上學期=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黃翊庭|黃翊庭]]
 
#使用者:[[使用者:黃翊庭|黃翊庭]]
 +
#使用者:[[使用者:符鎵瀅|符鎵瀅]]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使用者:[[使用者:吳瑞鳳|吳瑞鳳]]
 
#使用者:[[使用者:吳瑞鳳|吳瑞鳳]]
|-|下學期=
 
#使用者:[[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使用者:蕭卉均|蕭卉均]]
 
</tabber>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