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侯皓文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42: 行 142:
  
 
===拉荷阿雷抗日運動===
 
===拉荷阿雷抗日運動===
[[image:拉荷阿雷.jpg|right|thumb|200px|{{image:拉荷阿雷.jpg}}]]
+
 
 
西元1894年(光緒20年)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澎正式割讓,日本於1895年(明治28年)據臺,初期僅占領臺灣西部,第二年才逐漸控制東部地區,所採用的方式是懷柔政策,利用清朝原有的通事以管理東部山胞。直到1906年,臺灣全島局勢完全安定,日人始有餘裕從事山地部落的管理與理蕃道路的開闢。1909年開始整修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部分,並設置asang-daingz(阿桑來嘎)及mun-davan(大分)等駐在所。<br>
 
西元1894年(光緒20年)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澎正式割讓,日本於1895年(明治28年)據臺,初期僅占領臺灣西部,第二年才逐漸控制東部地區,所採用的方式是懷柔政策,利用清朝原有的通事以管理東部山胞。直到1906年,臺灣全島局勢完全安定,日人始有餘裕從事山地部落的管理與理蕃道路的開闢。1909年開始整修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部分,並設置asang-daingz(阿桑來嘎)及mun-davan(大分)等駐在所。<br>
 
1915年(大正4年),臺灣總督府大力實施「理蕃事業五年計畫」,確定先「北蕃」後「南蕃」的策略,總督就是第五任之佐久間左馬太,歷任總督當中,任期最長且年齡最高的一位,以掃蕩「生蕃」聞名,強制沒收布農族賴以維生的獵槍,誘降殘殺事件不斷發生,引起布農族人的恐慌與忿恨,終使Dahu-ali帶領族人發動一連串報復行動。
 
1915年(大正4年),臺灣總督府大力實施「理蕃事業五年計畫」,確定先「北蕃」後「南蕃」的策略,總督就是第五任之佐久間左馬太,歷任總督當中,任期最長且年齡最高的一位,以掃蕩「生蕃」聞名,強制沒收布農族賴以維生的獵槍,誘降殘殺事件不斷發生,引起布農族人的恐慌與忿恨,終使Dahu-ali帶領族人發動一連串報復行動。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