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七條通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檔案:七條通.PNG|400px|縮圖|{{檔案:七條通.PNG}}]]
 
[[檔案:七條通.PNG|400px|縮圖|{{檔案:七條通.PNG}}]]
 
==簡介==
 
==簡介==
  淡水區有處地名俗稱「[[七條通]]」(現名為文化路),是一個由七條路街巷弄相通的交叉路口,長約五百公尺,這七條路街巷弄分別是:
+
  淡水區有處地名俗稱「[[七條通]]」(現名為[[文化路]]),是一個由七條路街巷弄相通的交叉路口,長約五百公尺,這七條路街巷弄分別是:
 
:#新生街
 
:#新生街
:#[[真理街]]
+
:#真理街
 
:#文化路
 
:#文化路
:#建設街(三民街)
+
:#建設街(三民街)
 
:#中山路
 
:#中山路
 
:#中山北路
 
:#中山北路
 
:#通往淡水區圖書館後方的小路
 
:#通往淡水區圖書館後方的小路
  
  原先「七條通」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民國96年]]6月1日,前中華電信員工、當時為淡水鎮民代表的李金城,於代表會上提案「七條通往北至中正路位在[[文化里]],鄰近文化國小、[[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禮拜堂]]等知名古蹟,[[淡水鎮立圖書館]]也設在這條路,命名為文化路,實至名歸。」鎮民代表會無異議通過。
+
  原先「七條通」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民國96年]]6月1日,前中華電信員工當時為淡水鎮民代表的李金城,於代表會上提案「七條通往北至中正路位在文化里,鄰近文化國小、[[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禮拜堂]]等知名古蹟,[[淡水鎮立圖書館]]也設在這條路,命名為文化路,實至名歸。」鎮民代表會無異議通過。
  
  民國72年[[關渡大橋]]完工通車,淡水周邊道路同步配合拓寬,當時為紓解中山路與中正路的車流,特別闢建引道作為中正路外環道,起點為中山北路一段、中山路口的一信陸橋,終點為中正路的北基農田水利會。
+
  [[民國72年]]關渡大橋完工通車,淡水周邊道路同步配合拓寬,當時為紓解中山路與中正路的車流,特別闢建引道作為中正路外環道,起點為中山北路一段、中山路口的一信陸橋,終點為中正路的北基農田水利會。
  
 
  這條引道遲遲未命名,一轉眼過了廿四個年頭,當時引道貫通五街一巷,包括[[清水街]]、[[重建街]]、建設街、新生街、[[馬偕街]]與永興巷,許多原有房舍因引道闢建部分拆除,造成門牌出現不規則排序現象,門牌從真理街三號、新生街十號到永興巷十三號都有。
 
  這條引道遲遲未命名,一轉眼過了廿四個年頭,當時引道貫通五街一巷,包括[[清水街]]、[[重建街]]、建設街、新生街、[[馬偕街]]與永興巷,許多原有房舍因引道闢建部分拆除,造成門牌出現不規則排序現象,門牌從真理街三號、新生街十號到永興巷十三號都有。
行 33: 行 33: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1000543-260107 2014-06-11 淡水真理街險象 10年無解]【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1000543-260107 2014-06-11 淡水真理街險象 10年無解]【中國時報】
{{淡水地名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