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Cafotw/心得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104上學期實習心得[編輯]

  當時進來維基實習組,我在自我介紹中寫道我從小住在淡水、對淡水有興趣,想加入維基館的建置團隊…。事實上,並不是因為我是淡水人、很了解淡水所以可以建置這個網站,而是因為我是淡水人,卻不了解淡水,所以才要來建置這個網站。我想我有義務要了解這個我住了快20年的地方。

  剛開始,每次開會都可以聽到許多我根本沒聽過的地方,像是五虎崗,我甚至不知道那是指淡水的五座山崙,又有些地方,我走過了無數次,卻不知道它有個名子,像是海關碼頭、鼻頭街、各種街道、小路等等。加入了維基實習組,我總算想開始去了解這些我早就該知道的東西。

  這學期我們每一周都會建置數個條目,而這並不是只要坐在電腦前打打字就好,有時也要親身出們去拍照和記錄,認識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在建置頁面時,我們也不能像一般部落格,依自己的方式撰寫,必須依循格式,如分類、參考連結、相關連結等等。也不是每一樣東西都是和建入維基館,要是有文化價值或歷史故事性的東西才適合收錄、建置店家時有時間性的如價錢等資訊不要寫入,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還要思考如何和其他相似網站做出區別,這堆小細節都是很有邏輯的,每個動作為何要這樣做都是有原因的,讓我覺得我的思考模式又更完備了一些,對數位典藏、使用者的角度也有了一些了解。看著自己建立的條目越來越多、網站的內容越加的豐富,就有一種成就感。

  除了內容的建置,我們也對社群的推廣做了不錯的貢獻,學習當一個粉專的小編,並思考每一篇發文、什麼樣的文能引起別人的興趣?文案要如何編寫?還要注意客觀性的問題、不斷的分析洞察報告,這些都是不錯的經驗。回想從一開始的600讚,到現在的2000讚,增加了兩倍不止,付出總是有得到回報。在這之中,我認為短時間拉讚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推廣社群應該要是針對特定的閱讀群眾,要先讓他們知道有維基館的存在。應該要讓每個讚都有意義─即讓每個按讚的人都是想閱讀淡水、對淡水有興趣的人,而非病毒式拉讚,這樣即使讚數再多也只會被取消追蹤,是沒有意義的。另外,充實內容也很重要,我們的網站應該要有能力提供該群眾完整、豐富的資料,讓他人需要資訊時,必須、只能到維基館查找,成為一個獨特的、無法被替代的網站,到了這步,許多資料只能在我們這裡被查找到時,搜尋引擎自然會是會佳的社群推廣工具。對於淡水維基館社群的推廣,我認為是遠比棒球、籃球維基館還要辛苦的,淡水維基館不像運動競技總是帶來很不錯的娛樂性,相比來說,淡水的文化、歷史、建築、美食等等雖然必有其保存的價值,但就吸引力來講,是大大不如的。即使努力了半個學期,依然沒有找到幾個編輯者,我想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早在2011年,我還在高中時就開始了,這幾年也完成了許多成果,例如淡水學用語辭典的電子書和淡水維基館的建置,這些都是我認為很有意義而且很喜歡的部分。淡水是一個富含獨特文化和許多歷史的地方,但這些東西會隨著時間以及文化的融合被人遺忘,所以才需要執行計畫或和數位典藏的方式來保存這些寶物,就像是之前參訪去過的九崁28和一些不起眼的小店,即使現在以利益取向的商店林立,也還是有人願意抱著保存文化的心去經營他們想守護的東西。

  最後我認為我們在活動規畫方面還不夠有系統,希望能有一套標準的程序來進行規劃,效率方面也要有所提升,這是我們還需要加強的地方。

104學年 總心得[編輯]

今年的維基組可以說是歷年來最繁忙的一屆,上下兩學期分別是著重在社群推廣和活動執行。

還記得一開始進入維基館的時候粉絲專業還只有600個讚,現在我們要離開了,已經成長到了將近2400個讚,成長了快4倍,可見我們的推廣成效相當的明顯,這都是組員們不斷的努力發文得來的成果。一開始我們都不太了解如何當個小編,但我們慢慢地摸索、參考別粉專的發文,學習如何去吸引讀者,甚麼才是大多數人感興趣的東西,這些都是要去分析的。另外,我們也從參訪當中去認識淡水,去了解淡水,讓我對自己家鄉的事物有更深的體悟。

下學期則是報名了很多活動,擺攤、工作坊、讀書會、資訊週,每周都開了2個多小時的會,同時規劃兩個以上的活動,會後還要把每個細節做到完備,真的不容易,更何況我們平時除了上課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像是報告、打工、活動、比賽等等,中間有好幾次我們必須要犧牲別的課程活動、趕工、犧牲睡眠熬夜,才能在最後的期限完成事務,所幸我們還是挺過來了。

為了寫作工作坊,我們從去年學期末就再討論相關事宜,一開始光是決定活動時間就花了好幾個禮拜的時間,最後我們為了達成最好的宣傳效果選擇了在資圖周擺設攤位一起宣傳,在這一個禮拜的擺攤時間,我們在攤位上不厭其煩的重複著講解與遊戲流程,不但讓粉絲團提升了數百個讚,也讓很多人更了解淡水,找到了許多平常很難見到的、對淡水文化有興趣忠實讀者。工作坊當天我們嘗試當個小老師來指導參加者語法,也讓我們認識了自己的不足,雖然我們已經編輯過了不少頁面,但對語法的了解還有待加強。

從資訊周的活動中,我們要思考要如何達到商業性?創意?如何滿足評審的要求?為此,我們認真了解維基館的定位為何,思考我們擁有什麼?缺少什麼?和別組有甚麼不同,這些都是我們上學期所沒有認真去注意的。雖然以我們的條件真的都沒有符合資訊周的評分要求,既不能商品化也缺少創意,但我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在展覽中,有評審過來我們的攤位,告訴我們淡水維基館如何跟他虛擬導覽的產業做結合,雖然維基館可能沒有商業價值,但其實也有許多我們沒有想過的可能性和發展性,尚待我們去發掘,或許未來會有意想不到的進展。

未來的維基館希望下一屆能再更豐富內容,以吸引讀者,讓搜尋引擎能常常連結到我們的網站,讓淡水維基館成為眾所皆知的淡水數位典藏地。

加入維基組到底後不後悔?老師最後問了這句話,我的答案是:不後悔!雖然維基組的工作和我原本的想像有很大的出入,也多了很多別組不需要接觸的工作,但這一年幾乎甚麼東西都有碰到,過得很充實,我們不應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既然花時間了那就要想辦法去收穫、去得到東西,這才是最應該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