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在淡水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QRCODE
陳澄波在淡水心智圖
陳澄波的個人照

簡介[編輯]

陳澄波生於1895年的臺灣嘉義。1924年3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並在三年級時(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籍畫家中的第一人。

1927年,再入同校師範科當研究生。1929年畢業後,即前往上海任教,除和藝壇人士密切交往外,在個人的創作上,也展開了極具實驗性質的多方嘗試,包括「中西融和」的畫法和「前衛思潮」的探索。

1933年,陳澄波返回臺灣定居,次年,便結合全島畫友組成「臺陽美術協會」,成為迄今仍然活躍的全臺最大民間美術團體。而在創作上,也拋棄一切束縛,盡情地發揮自我的熱情,為故鄉留下大批動人的畫作。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陳澄波積極宣導美術,並計畫籌建美術學校。1947年受228事件牽連而罹難,享年53歲。

Chen Cheng-po was born on 1895 in Chiayi, Taiwan. In March 1924, he was admitted into the Art Teacher Training Department of the Tokyo School of Fine Arts. During the third year of his studies (1926), his oil painting Outside Chiayi Street (1) was selected for the Imperial Fine Arts Academy Exhibition. Chen was the first Taiwanese painter to have obtained such an honor.

In 1927, he continued to pursue his studies at the Teacher Training Department of the Tokyo School of Fine Arts. Upon his graduation in 1929, Chen Cheng-po went straight to Shanghai to take up a teaching post. Apart from his close association with art circles, he also experimented extensively in his own creative process. This include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skill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avant-garde trends.

In 1933, he returned to settle down in Taiwan from Shanghai. In 1934, he founded the Tai Yang Art Exhibition with a group of painting enthusiasts from all over the island. The exhibition was the largest non-official art organization in Taiwan and one that has remained active to this day. During this period, Chen had freed himself from all restraints and expressed his inner passions without reserve in his works, a legacy of painting masterpieces of his homeland.

In 1945, the World War Ⅱ came to an end and Taiwan was returned t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He was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moting art and planned to establish an art school. Chen Cheng-po was only 53 years old when the 228 Incident in 1947 claimed his life.

作品[編輯]

淡水風景(一) 1935 木板油彩 19×24cm[編輯]

站在禮拜堂後方的小山坡上,陳澄波眼裡的小鎮風景,呈現一種和諧的反差──天空與河水清淺如碧,屋瓦、磚牆、樹幹與帆船卻醞釀著深沉的紅。 淡水特有的潮濕空氣蒸騰在畫境裡,岸上景物的粗獷線條似也隱隱躁動。但遠方山水寂然無聲,河上慢船投射出寧靜倒影。 樹梢的輕曳隱喻了一陣和風,消融了紅與綠、動與靜的衝突,調和出獨特的美感。

  • 1. 樹

頭角崢嶸的一株闊葉樹搶佔近景,它的枝幹恣意蔓生,環繞在樹旁的低矮植物也躍然有動勢。 油彩在樹冠上皴擦出大片青綠,在水天一色的烘托下,綻放出旺盛的生命力。畫筆輕掠,帶出右側樹梢的晃影,暗示了微風的撫觸。

  • 2. 景物線條

與陳澄波的其他淡水主題作品相比,這幅小型的木板畫有較繁複的擦筆,油彩也相對厚重。 自上海返臺的陳澄波受中國水墨畫的衝擊,或也影響他對這幅畫的構思,著意於表現景物線條的動態。

  • 3. 帆船

一艘單桅帆船在水面上徐徐航行。古舊的中式帆船,可以投入內河運輸、遠洋航行、近岸捕魚等各種用途,在數百年前便已航行於淡水河口。 畫家特意將帆船與岸上建築安排為同樣的磚紅色系,或也暗喻著同樣厚重的歷史沉積。

  • 4. 沙洲

水面上的淺綠色塊是覆蓋著綠色植物的沙洲。臺灣文學家王昶雄在《淡水河的漣漪》裡寫到「河面靜靜橫著的綠色中洲」, 以及粼粼水波、繽紛街景,像是「夢的殿堂裡少女雲裳天成的色彩」──那是否也是陳澄波心裡的顏色呢?

  • 5. 觀音山

觀音山的南麓被帶進了畫面右側的遠景。在濕氣的浸潤與暖陽的照拂當中,河對岸的山坡上,也表現出溫潤的黃綠。 澄亮而溫暖的顏色連接著近景的樹冠,大自然的生機也在遠近之間,宛轉流動。

  • 6. 淡水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的鐘塔在大樹背後隱隱浮現輪廓。在畫家的感受裡,聳立於小鎮當中的仿哥德式建築尖塔,似乎並不令他覺得突兀。 洋樓的磚紅,反倒與周遭閩式建築群的磚瓦顏色,融溶為和諧的整體。

淡水夕照 1935 畫布油彩 91.5×116.5cm[編輯]

從崎仔頂的高處朝海的方向遙望,小鎮與世界相連的歷史圖景,沿著畫中的烽火街,在陳澄波的眼前蜿蜒流轉──禮拜堂的鐘聲敲響了馬偕的傳教故事,河畔的碼頭與船隻,訴說著貿易如何帶動近代淡水的繁榮。遠處山崗上的紅毛城,如同她的過去一般渺遠。歷史澱積在小鎮的各個角落裡,透過淡水河的夕照,在畫裡閃耀著粼粼波光。

  • 1. 船隻

舊時的淡水港有各式各樣的船隻往來行駛。出海口附近的大型輪船遠赴外洋,碼頭邊上的帆船開向中國的南方沿海,也可能朝著淡水河上游航行。引擎聲砰砰作響的小型蒸汽船,則在大稻埕與淡水之間往來載客。

  • 2. 燈塔

耀眼的白光閃逝,突出於岸邊的燈塔,在夜間引導著船隻出入港灣。18世紀末的淡水沙崙,已有居民合資興築的燈樓「望高樓」。19世紀後期,由於外國商船的船難頻傳,清政府於是在油車口岸另建燈塔,用以標誌航道。

  • 3. 得忌利士洋行

兩層樓洋房與較低矮的長屋,是得忌利士洋行的職員宿舍與貨棧,日治時期已被政府徵用為郵便局的單身宿舍。 得忌利士公司曾經獨佔臺灣對外的輪船航運,但在20世紀初期受日本政府扶植的航運公司競爭,遂趨於沒落。

  • 4. 海關碼頭

突出於河面的陸地是海關碼頭,在日治初期填土興築而成,長屋則是倉庫。開港通商後的淡水有海關負責洋船貨物的關稅徵收,後來的日本政府又繼續擴建其規模。碼頭邊有繫船柱、登船口等一系列設施,方便船隻靠泊。

  • 5. 烽火段

曲折的街道是今日淡水老街的末梢,舊名烽火段。這個街區早先是清代水師官兵的會館所在,開港通商後吸引了大批洋行商人群集於此,興築貨棧、碼頭與辦事處,經營各種貨物的進出口貿易。

  • 6. 紅毛城

遠處的山崗上,紅毛城的雉堞輪廓鮮明,鄰接的紅牆黑屋頂建築,應是英國領事館。兩幢建物分別標誌了16世紀歐洲人與這座島嶼的接觸,以及近代臺灣開港通商的歷史,都是淡水小鎮的重要文化財產。

  • 7. 禮拜堂的鐘樓

淡水禮拜堂的鐘塔矗立於畫面右側,塔底的彩繪玻璃迄今仍是同一樣式。在畫境里,我們似乎也能隱約聽見塔上傳來的鐘響,迴盪於小鎮上空。近處可以見到偕醫館屋頂的煙囪,兩座歷史建築仍保留在今天的馬偕街上。

  • 8. 淡水郡役所

黑色屋瓦與「半切妻」的屋頂樣式,這棟日式建築是淡水郡役所。1920年淡水設郡以後,便著手建造新的行政中心。日治後期,淡水郡裡的許多公共集會都在這裡舉行。該建物在國民政府遷臺後被拆除,現址為新北市警察局淡水分局。

相關影片[編輯]

  • 影片描述:《畫我台灣》陳澄波的淡水印象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踏察
  • 影片來源:YouTube


相關頁面[編輯]

讀取地圖中...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相關網站[編輯]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陳澄波維基百科

陳澄波的淡水系列畫

陳澄波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Chen Cheng-po Cultural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