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編輯]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年成立,回應當時方興未艾的現代藝術運動而成立,是臺灣首座公立美術館。自開館以來,即肩負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發展與普及之使命,除整理臺灣近百年美術史外,亦持續關注發展中的當代藝術。運作方針為積極掌握全球視野,建構區域脈絡,扶植藝術人才,推動藝術教育,以促進藝術生態發展,提升全民文化修為和藝術涵養,臻於具審美觀、創造性與思辨力的當代社會。

建築[編輯]

臺北市立美術館由臺灣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建築採取低限灰白的國際現代主義風格,融合華人合院精神,以懸臂飛廊形式,將傳統建築斗拱之元素堆砌為「井」字形主體架構,寓意美術館為文化之泉源活水。大廳明亮開闊,挑高約九米,對應地上三層及地下一層的展示空間,四周以玻璃帷幕採光,取代封閉牆面;中樞內庭承接自然光源,引入隨時間移轉的光影韻律,整體形塑為造型洗鍊、形式宏偉、量體輕盈、具文人氣韻、與庭園景觀相結合之建築。館體占地20,422平方公尺,平面展示空間為11,741平方公尺。

未來計畫[編輯]

北美館藝術園區計畫[編輯]

花博公園美術園區 為提升首都美術館功能與高度,啟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計畫斥資新台幣53億元,整合周邊約10公頃的花博園區重新規劃為綠地公園,並在其中興建一座地上1層、地下2層、樓地板面積48,000平方公尺的當代藝術新館,以緩解本館僅有24,169平方公尺的空間。 園區將以本館為主體,新館則位於目前原民風味館與舞蝶館位置,原民風味館將移至中山北路另一側的舊兒育中心,舞蝶館將予以拆除。新館建築規劃與自然綠地融合,地面層為公園綠地,地下則為美術館空間;且強調綠色運輸與人本交通的概念,藉由地下連通道穿越中山北路,將西側圓山捷運站人流透過引導至新館,並藉此作為新館主要出入口。 預計2021年動工,最快2026年完工營運。

參觀資訊[編輯]

館內展覽一景 照片來源:區位

開放時間[編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休館 09:30–17:30 09:30–20:30 09:30–17:30

票價[編輯]

  • 全票:新臺幣 30元
  • 優待票:新臺幣15元
  • 65歲以上、未滿3歲之民眾,免費入場

◎ 免票區:王大閎建築劇場

註:自110年5月1日起,本館恢復地下樓收費(包含D、E、F展覽室、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視聽室、圖書文獻中心、餐廳及藝術書店等空間)請先於一樓購票入館。

◎ 每日17:00後,全館免費參觀

◎ 週六全日憑學生證免費參觀

交通[編輯]

  • 臺北捷運

自捷運淡水線圓山站下車後,於1號出口出站,步行穿越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再左轉行進至中山北路三段,於右前方即可抵達美術館。

  • 公車

搭乘21、42、200、203、208、218、247、260、277、279、287、310、612、677、1717、2022、9006、紅2、中山幹線至「臺北市立美術館」站下車。 公車站牌位置:美術館前(往北,士林大直方向)、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小徑與中山北路三段交叉口旁(往南,臺北車站方向)。 203、277、279、612僅往北方向設站。 紅2、21、中山幹線為無障礙公車。

位置[編輯]

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內,北邊隔美術廣場有臺北故事館,再北邊為大佳河濱公園與基隆河,西邊隔中山北路與圓山園區相望,東邊為計程車休息站。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圓山里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