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科普教育在新北-讓國際看見
目錄
[隱藏]計畫簡介[編輯]
本計畫為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補助第一期計畫。(執行期間:105年02月01日~105年07月31日)
計畫名稱為:「人文與科普教育在新北-讓國際看見」由三個子計畫所組成,分別為:「人文教育在新北」、「科普教育在新北」、「讓國際看見」。 目標致力於與在地社區更緊密連結以及將在地文化推廣至國際。
人文教育在新北[編輯]
在「人文教育在新北」子計畫中,文學院將以本校所在地淡水區為根基,向外涵蓋新北大淡水地區為範圍之場域,結合校園與社區資源,並以文學院推動多年有成的「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為基礎加以創新,並深入形塑文藝、歷史與知識的新北。
科普教育在新北[編輯]
在「科普教育在新北」子計畫中,以行動科學車為舞台,巡迴新北市各地偏遠學校的方式,將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概念、化學產業的現況、化學相關的時事新聞等,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播於新北。
讓國際看見[編輯]
在「讓國際看見」子計畫裡,外國語文學院六個外語系擬組成「六語國際傳播團隊」,整合會話、翻譯、文學與文化等課程,透過創新課程,引領學生關懷在地人文地景,學習如何靈活運用其主修外語,紀錄在地歷史,並藉由文字與影音傳播至國際社會。目前與文學院合作將《石滬》、《德安居》影片後製成六國語言宣傳短片。
行動科學車[編輯]
本計畫擷取已執行多年的化學下鄉活動計畫經驗,基於各國中校區附近攤商使用的食用油,設計一系列的課程,由基礎實驗開始,帶領民眾了解這些議題中的各種專有名詞,藉由講座的設計,闡述這些實驗設計的原理以及應用,最後透過與業界合作,由業界的角度走入社區分析各種時事,讓民眾在習得足夠的基礎知識後,才能更加了解這些議題,提高國人基礎科技的素養。目前食安檢測實驗活動在新北市於4月13日先進行教室研習,將食用油檢測相關實驗流程與活動目標分享給新北市各校種子教師,並從當日起由各校收集學童生活中所會接觸的食用油樣本,在成功帶領29所國中近千名學生同時進行學校周邊攤商食用油與家庭用油,統計分析結果後公布於教育局網站、科普雜誌與電視節目中。
《石滬》、《德安居》六國語言版[編輯]
藉由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第一期,外語學院與文學院合作,將「屯山人說故事」紀錄片,後製成日文、西班牙文、法文、俄文、英文、德文六種語言版宣傳短片。
石滬日文版[編輯]
|
石滬西文版[編輯]
| |
石滬法文版[編輯]
|
石滬俄文版[編輯]
| |
石滬英文版[編輯]
|
石滬德文版[編輯]
| |
德安居日文版[編輯]
|
德安居西文版[編輯]
| |
德安居法文版[編輯]
|
德安居俄文版[編輯]
| |
德安居英文版[編輯]
|
德安居德文版[編輯]
|
話說淡江[編輯]
承襲《話說淡水》的精神,外國語文學院持續以在地城市為題,透過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第一期來編撰「話說系列」。今年欣逢本校六十六周年校慶,「話說系列」第二冊以綺麗風格,擴及四個校園,勾勒出淡江風華,不僅凸顯淡江名景,同時也強調淡江特色。《話說淡江》從淡水出發,走訪淡江名景,以學生八大基本素養為路線,逐步探訪「獨立思考」、「樂活健康」、「美學涵養」、「資訊運用」、「全球視野」、「品德倫理」、「洞悉未來」及「團隊合作」,並在「情報候車站」蒐集資料,準備前往臺北校園,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接著,穿越雪山隧道,登上宜蘭礁溪林美山,沉浸於蘭陽校園的知性美。最後,跨越時空,遨遊於網路校園的浩瀚世界。
相關新聞[編輯]
- 淡大人文與科普教育 讓地方躍上國際【紅樹林新聞】
- 人文與科普教育在新北 6種語言說淡水【淡江時報】
- 大紀錄地方故事 要讓世界看的見【聯合新聞網】
- 淡大化學車進社區 教食安記錄文史【自由時報】
- 淡大化學車開進社區教食安 還要讓國際看見淡水【自由時報】
- Una universidad taiwanesa busca rescatar el pasado hispánico de la isla【E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