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頂下郊拼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1|事件}}
 
 
==簡介==
 
==簡介==
  西元[[1853年]]發生在[[淡水廳]]艋舺地區(現今萬華地區)的頂下郊拼,又稱為「四縣反」,事件主角為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以及泉州府同安人。在這一場械鬥當中,同安人落敗,並讓出了大稻埕(現今臺北市大同區)。這場械鬥的影響層面,除人員傷亡之外,也使得同安人進行遷徙,以及八甲莊(現今老松國小附近)村落被摧毀;在建設方面,卻也間接促成大稻埕與大龍峒(現今臺北市大同區)的開發。
+
西元1853年發生在艋舺(現今萬華地區)的頂下郊拼,又稱為「四縣反」。事件主角以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以及泉州府同安人。在這一場械鬥當中,同安人落敗,並讓出了大稻埕)現今臺北市大同區)。
 +
這場械鬥的影響層面,在人員傷亡之外,也使得同安人的遷徙,及八甲莊(現今老松國小附近)村落被摧毀;在建設方面,卻也間接促成大稻埕與大龍峒(現今臺北市大同區)的開發。
  
 
==事件經過==
 
==事件經過==
  由於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較早移入[[艋舺]]地區,因此他們率先控制渡口並且向往來的商船抽取稅金;此時,同安人的商業利益也因此受到損害,為此雙方偶有衝突,加上彼此在信仰上的不同,種種因素埋下了1853年械鬥的導火線。
+
由於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較早移入[[艋舺]]地區,因此他們率先控制渡口並且向往來的商船抽取稅金;此時,同安人的商業利益也因此受到損害,為此雙方偶有衝突,加上彼此在信仰的不同,種種因素埋下了1853年械鬥的導火線。
  
  西元1853年8月,在積怨已久的雙方中,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率先發動攻擊。由於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且池沼遍布,難以發動大規模攻擊,三邑人因此向安溪人借道,商議燒毀清水祖師廟,日後再協助重建。於是三邑人自[[艋舺龍山寺]]出發,越過沼澤、燒毀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期間焚屋毀舍,死傷慘重,史稱頂下郊拚。
+
西元1853年8月,在積怨已久的雙方中,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率先發動攻擊。由於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且池沼遍布,難以發動大規模攻擊,三邑人因此向安溪人借道,商議燒毀清水祖師廟,日後再協助重建。於是三邑人自[[艋舺龍山寺]]出發,越過沼澤、燒毀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期間焚屋毀舍,死傷慘重,史稱頂下郊拚。
 
+
奔逃的同安人逃往北邊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頂下郊拚也就此消結束。
  奔逃的同安人逃往北邊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輾轉前往[[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此後艋舺的頂下郊拚也就此結束。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163.28.84.216/Entry/WikiContent?title=%E9%A0%82%E4%B8%8B%E9%83%8A%E6%8B%9A&search=%E9%A0%82%E4%B8%8B%E9%83%8A%E6%8B%9A 頂下郊拚]
 
:*[http://163.28.84.216/Entry/WikiContent?title=%E9%A0%82%E4%B8%8B%E9%83%8A%E6%8B%9A&search=%E9%A0%82%E4%B8%8B%E9%83%8A%E6%8B%9A 頂下郊拚]
 
{{淡水活動導覽盒}}
 
{{淡水活動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