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之戰"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相關頁面)
行 1: 行 1:
==簡介==
+
==背景==
 
+
大航海時期,歐洲列強航向亞洲,為了貿易、傳教甚至殖民而盤據於各國。互為敵對關係的荷蘭人及西班牙人,同樣地為了和當時的中國、日本等大國往來順利,相繼佔領了南、北臺灣並築堡建城,亦將歐洲八十年及三十年戰爭的戰火,延綿至身處遠東、仍是原始社會的臺灣。
 
 
 
===第一次雞籠之戰===
 
===第一次雞籠之戰===
 
+
:1641年位於[[臺南|大員]]的荷蘭人採取了行動,與當時佔領[[淡水]]及[[雞籠]][[和平島]]的西班牙人展開了第一次雞籠之戰,在這一戰中,荷蘭人認為火炮數量不足以攻破聖薩爾瓦多城,因此決定返回大員,雖然荷蘭人未成功奪取西班牙所在的雞籠,但仍順利佔領了淡水,也駐軍於[[淡水紅毛城|聖多明哥城]]的舊址。
 
===第二次雞籠之戰===
 
===第二次雞籠之戰===
 
+
:1642年,荷蘭再次進攻,開始了第二次雞籠之戰,這次荷蘭軍佔領了雞籠山,西班牙眼看失去了制高點,決定投降,此次的戰役造成西班牙人在雞籠的據點[[聖薩爾瓦多城|聖三位一體城]]的各個堡壘近乎摧毀,最終,[[聖薩爾瓦多城]]也只剩下了西側稜堡。
  
 
==影響==
 
==影響==
==參考資料==
+
:經過此二次戰役,西班牙人失去北臺灣的兩座據點,軍隊撤離臺灣返回馬尼拉城,在台荷蘭人除了原本殖民的南臺灣,又添增了淡水及雞籠等北海岸地區。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行 15: 行 14: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https://www.tshs.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5659138254580513&sid=0G258531964526975026 淡水古蹟博物館]

於 2020年11月24日 (二) 20:26 的修訂

背景

大航海時期,歐洲列強航向亞洲,為了貿易、傳教甚至殖民而盤據於各國。互為敵對關係的荷蘭人及西班牙人,同樣地為了和當時的中國、日本等大國往來順利,相繼佔領了南、北臺灣並築堡建城,亦將歐洲八十年及三十年戰爭的戰火,延綿至身處遠東、仍是原始社會的臺灣。

第一次雞籠之戰

1641年位於大員的荷蘭人採取了行動,與當時佔領淡水雞籠和平島的西班牙人展開了第一次雞籠之戰,在這一戰中,荷蘭人認為火炮數量不足以攻破聖薩爾瓦多城,因此決定返回大員,雖然荷蘭人未成功奪取西班牙所在的雞籠,但仍順利佔領了淡水,也駐軍於聖多明哥城的舊址。

第二次雞籠之戰

1642年,荷蘭再次進攻,開始了第二次雞籠之戰,這次荷蘭軍佔領了雞籠山,西班牙眼看失去了制高點,決定投降,此次的戰役造成西班牙人在雞籠的據點聖三位一體城的各個堡壘近乎摧毀,最終,聖薩爾瓦多城也只剩下了西側稜堡。

影響

經過此二次戰役,西班牙人失去北臺灣的兩座據點,軍隊撤離臺灣返回馬尼拉城,在台荷蘭人除了原本殖民的南臺灣,又添增了淡水及雞籠等北海岸地區。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

淡水古蹟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