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臺北府淡水縣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1|地區}}
 
{{導覽條1|地區}}
==簡介==
+
 
 
  [[臺北府淡水縣]]是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存在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至[[1895年]](清光緒21年)間。
 
  [[臺北府淡水縣]]是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存在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至[[1895年]](清光緒21年)間。
  
  [[1875年]]清廷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將原[[臺灣府淡水廳]]改設一府三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新竹縣]]和[[臺北府基隆廳]]。[[臺北府淡水縣]]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所轄範圍約為今[[臺北市]]及新北市、桃園市部分區域;[[臺北府新竹縣]]則為頭重溪以南至大甲溪之間的[[竹塹]]地方,大約相當於目前的臺灣桃園市西部、新竹縣市、苗栗縣、臺中市大甲溪以北地區;而[[臺北府基隆廳]]所轄範圍則約為現今基隆市及基隆北海岸區域。自此,起於[[1723年]](雍正元年)設置的[[臺灣府淡水廳]]正式走入歷史。
+
  [[1875年]]清廷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將原[[臺灣府淡水廳]]改設一府三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新竹縣]]和[[臺北府基隆廳]]。[[臺北府淡水縣]]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所轄範圍約為今台北市及新北市、桃園市部分區域;[[臺北府新竹縣]]則為頭重溪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大約相當於今天臺灣桃園市西部、新竹縣市、苗栗縣、臺中市大甲溪以北地區;而[[臺北府基隆廳]]所轄範圍則約為現今基隆市及基隆北海岸區域。自此,起於[[1723年]](雍正元年)設置的[[臺灣府淡水廳]]正式走入歷史。
  
  [[臺北府淡水縣]]當時縣治設於艋舺,管轄十一堡,分別是:[[八里坌堡]]、[[大加納堡]]、[[擺接堡]]、[[興直堡]]、[[拳山堡]]、[[石碇堡]]、[[海山堡]]、[[桃澗堡]]、[[芝蘭一堡]]、[[芝蘭二堡]]、[[芝蘭三堡]]等。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屬其[[芝蘭三堡]]內,而芝蘭三堡(今[[淡水]]、[[三芝]]、石門三區)共26莊中,在今[[新北市淡水區]]內的有小坪頂莊、小八里坌莊、竹蓁林莊、三空泉莊、莊仔內莊、大莊、油車口莊、沙崙莊、水梘頭莊、北投莊、中田寮莊、蕃薯寮莊、林仔街莊、圭柔山莊、雲廣坑莊、灰磘仔莊、大屯莊等。
+
  [[臺北府淡水縣]]當時縣治設於艋舺,管轄十一堡,分別是:[[八里坌堡]]、[[大加納堡]]、[[擺接堡]]、[[興直堡]]、[[拳山堡]]、[[石碇堡]]、[[海山堡]]、[[桃澗堡]]、[[芝蘭一堡]]、[[芝蘭二堡]]、[[芝蘭三堡]]等。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屬其[[芝蘭三堡]]內,而芝蘭三堡(今[[淡水]]、三芝、石門三區)共26莊中,在今[[新北市淡水區]]內的有小平頂莊、小八里坌莊、竹蓁林莊、三空泉莊、莊仔內莊、大莊、油車口莊、沙崙莊、水梘頭莊、北投莊、中田寮莊、蕃薯寮莊、林仔街莊、圭柔山莊、雲廣坑莊、灰磘仔莊、大屯莊等。
  
  此行政區劃持續至[[1895年]]臺灣被割讓予日本,臺灣總督府將[[臺北府淡水縣]]改稱[[臺北縣淡水支廳]]為止。
+
  此行政區劃持續至[[1895年]]台灣被割讓於日本,台灣總督府將[[台北府淡水縣]]改稱[[台北縣淡水支廳]]為止。
  
 
[[Category:地區]]
 
[[Category:地區]]
 +
  
 
[[zh:淡水縣]]
 
[[zh:淡水縣]]
 
[[ja:淡水県]]
 
[[ja:淡水県]]
{{淡水政府機構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