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鎮都市計畫六號道路新闢工程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
 
==簡介==
 
 
  [[淡水鎮都市計畫六號道路新闢工程]]指的是[[重建街拓寬計畫]],源於[[1968年]]的都市計畫,將[[重建街]]編為淡水鎮[[六號道路]],擬予拓寬。
 
  [[淡水鎮都市計畫六號道路新闢工程]]指的是[[重建街拓寬計畫]],源於[[1968年]]的都市計畫,將[[重建街]]編為淡水鎮[[六號道路]],擬予拓寬。
  
  [[重建街]]是[[淡水]]少數仍保有清代民居建築以及日治時代街廓空間的老街,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是'''淡水第一條商業街'''。[[重建街拓寬計畫]]因種種緣故遲至[[1989年]]才完成徵收補償,遲遲未能施作。直到[[2001年]]開始進行道路拓寬的規劃設計,[[2002年]]臺北縣政府終於決定啟動[[六號道路新闢工程]],計劃將老街拓寬為十米道路,拆除[[重建街14號]]至30號之老街屋,並新闢高架道路跨第三級古蹟[[福佑宮]]後牆,拆毀[[淡水祖師廟]]金亭、戲臺及在[[祖師廟]]下方之[[施家古厝]]延伸接到[[中正路]]8巷。消息傳出後,[[重建街]]關心古街的居民緊急聚會研商搶救對策,於是發起組成「[[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展開連署陳情請願活動。之後,發展協會又與[[淡水文化基金會]]、[[淡水社區大學]]以及[[淡水社區工作室]]合作舉辦專題演講、系列座談會。
+
  [[重建街]]是[[淡水]]少數仍保有清代民居建築以及日治時代街廓空間的老街,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是淡水第一條商業街。[[重建街拓寬計畫]]因種種緣故遲至[[1989年]]才完成徵收補償,遲遲未能施作。直到[[2001年]]開始進行道路拓寬的規劃設計,[[2002年]]臺北縣政府終於決定啟動[[六號道路新闢工程]],計劃將老街拓寬為十米道路,拆除重建街14號至30號之老街屋,並新闢高架道路跨第三級古蹟[[福佑宮]]後牆,拆毀[[淡水祖師廟]]金亭、戲臺及在祖師廟下方之[[施家古厝]]延伸接到中正路8巷。消息傳出後,重建街關心古街的居民緊急聚會研商搶救對策,於是發起組成「[[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展開連署陳情請願活動。之後,發展協會又與[[淡水文化基金會]]、[[淡水社區大學]]以及[[淡水社區工作室]]合作舉辦專題演講、系列座談會。
  
  [[2004年]]2月,在臺北縣政府工務局長張邦熙主持的協調會中,作成裁示,由[[淡水社區大學]]開設「重建街工作坊」,以社區營造的方式,透過居民參與,提出替代方案,供縣府後續推動之依據。發展協會繼續全力參與「重建街工作坊」課程,很快地在是年5月完成成果報告提送縣府。之後又在[[淡水社區工作室]][[黃瑞茂]]先生的協助下,於[[2004年]]秋和[[2005年]]春,參與[[淡水社大]]開設的「人文步道工作坊」課程,持續以社造方式推動[[重建街]]之保存與再造運動。
+
  [[2004年]]2月,在臺北縣政府工務局長張邦熙主持的協調會中,作成裁示,由淡水社區大學開設「重建街工作坊」,以社區營造的方式,透過居民參與,提出替代方案,供縣府後續推動之依據。發展協會繼續全力參與「重建街工作坊」課程,很快地在是年5月完成成果報告提送縣府。之後又在淡水社區工作室[[黃瑞茂]]的協助下,於2004年秋和2005年春,參與淡水社大開設的「人文步道工作坊」課程,持續以社造方式推動重建街之保存與再造運動。
  
  [[2005年]]9月21日,位於計畫道路前端出口的[[施家古厝]]被指定為古蹟,[[六號道路計畫]]被迫變更。
+
  [[2007年]],位於計畫道路前端出口的[[施家古厝]]被指定為古蹟,[[六號道路計畫]]被迫變更。隨後[[重建街14號]]、[[16號街屋]]陸續被指定為古蹟,使得[[六號道路]]施作難度更高,直到[[2010年]]4月才進行發包,準備動工。
  
  [[2007年]]12月28日通過「[[淡水日本警官宿舍]]」為[[:分類:歷史建築|歷史建築]]。隨後[[2009年]],[[重建街14號]]、[[16號街屋]]陸續被指定為古蹟,使得[[六號道路]]施作難度更高,直到[[2010年]]4月才進行發包,準備動工。
+
  2010年5月,身為攝影師的當地居民[[程許忠]](阿忠哥)在臉書上發起「[[530站滿重建街]]」活動,用沉默來表達對這條淡水老街的不捨;活動當天來了上千人,見不到標語、布條、口號、手勢等,都是沉默的無名英雄;由於公民力量的凝聚,竟爭取到分段施工,使[[重建街30號]][[王昶雄故居]])前古蹟林立的路段延緩施工。
  
  [[2010年]]5月,身為攝影師的當地居民[[程許忠]](阿忠哥)先生在臉書上發起「[[530站滿重建街]]」活動,用沉默來表達對這條淡水老街的不捨;活動當天來了上千人,見不到標語、布條、口號、手勢等,都是沉默的無名英雄;由於公民力量的凝聚,竟爭取到分段施工,使[[重建街30號]]([[王昶雄故居]])前古蹟林立的路段延緩施工。
+
  第一階段工程於[[2010年]]底動工,長度150公尺,經費2500萬,工期十個月,完工後路面成為現代化柏油路面,200餘年歷史的老街風貌不復存。2011年底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承諾重建街前段暫不施工,居民可安心修繕房屋。但之後該計畫由工務局接手,2013年10月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召集居民會議,告知第二階段工程將於年底發包,次年初動工,重建街拓寬爭議再起。2013年12月1日,當地居民再度發起「[[讚滿重建街]]」運動,訴求「淡水不能沒有自己的老街」:(1) 街道兩側房屋為僅存歷史街屋,市府應予保留並協助歷史風貌之整修;(2) 階梯為重建街極重要之歷史地貌,不容任意變更;(3) 由祖師廟經重建街到紅樓,為淡水街上僅存的漢人歷史聚落,市府應盡快以歷史街區和文化路徑之概念,變更過時的都市計畫。
  
  第一階段工程於[[2010年]]底動工,長度150公尺,經費2500萬,工期十個月,完工後路面成為現代化柏油路面,200餘年歷史的老街風貌不復存。[[2011年]]底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承諾[[重建街]]前段暫不施工,居民可安心修繕房屋。但之後該計畫由工務局接手,[[2013年]]10月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召集居民會議,告知第二階段工程將於年底發包,次年初動工,[[重建街]]拓寬爭議再起。[[2013年]]12月1日,當地居民再度發起「[[讚滿重建街]]」運動,訴求「[[淡水]]不能沒有自己的老街」:
+
  至今,重建街拓寬工程爭議仍持續中。
::(1) 街道兩側房屋為僅存歷史街屋,市府應予保留並協助歷史風貌之整修;
 
::(2) 階梯為[[重建街]]極重要之歷史地貌,不容任意變更;
 
::(3) 由[[祖師廟]]經[[重建街]]到[[紅樓]],為[[淡水]]街上僅存的漢人歷史聚落,市府應盡快以歷史街區和文化路徑之概念,變更過時的都市計畫。
 
 
 
  至今,[[重建街拓寬工程]]爭議仍持續中。
 
 
 
==相關頁面==
 
*[[重建街]]
 
*[[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
 
*[[施家古厝]]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重建街14號]]
 
*[[重建街16號]]
 
*[[程許忠]]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issuu.com/yan-ru/docs/tamsui_chongjian_st_easy_pack 五分鐘看重建街拓寬問題]
+
*五分鐘看重建街拓寬問題:http://issuu.com/yan-ru/docs/tamsui_chongjian_st_easy_pack
*[http://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105&JC_ID=228 2010-06-25 重建街搶救! 淡水鎮都市計畫六號道路新闢工程規劃設計發展始末!]【文化研究雙月報】
 
 
 
[[Category:淡水]]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