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良師志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導覽條1|學術研究}}{{大淡水計畫導覽條}}
 
{{導覽條1|學術研究}}{{大淡水計畫導覽條}}
 
{{TocF}}
 
{{TocF}}
[[檔案:淡水良師志主視覺圖.jpg|300px|thumb|{{檔案:淡水良師志主視覺圖.jpg}}]]
+
[[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300px|thumb|{{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
 
<onlyinclude>
 
<onlyinclude>
  [[淡水良師志]]是[[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淡水河海e起來]]的子計畫[[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於[[2019]]年8月1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主持。由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8部以大淡水地區熱心教師為主題的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淡水良師志/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淡水良師志/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淡水良師志/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淡水良師志/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淡水良師志/牧恭師傅|牧恭師傅]]》、《[[淡水良師志/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淡水良師志/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淡水良師志/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
+
[[淡水良師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第八期的子計畫一,於[[2018]]年8月1日起至[[2019]]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與中文系中文系黃文倩老師共同主持。其中,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8部以大淡水地區里民為主題的社區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淡水良師志/築夢師 - 跟著珮琪耕耘夢田|築夢師 - 跟著珮琪耕耘夢田]]》、《[[淡水里民志/Searching|Searching]]》、《[[淡水里民志/都市遊俠:險路不險|都市遊俠:險路不險]]》、《[[淡水里民志/正德里的柑仔店|正德里的柑仔店]]》、《[[淡水里民志/鄰聚里|鄰聚里]]》及《[[淡水里民志/外興仁|外興仁]]》。
  
 
==序言==
 
==序言==
[[王慰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
+
  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七年頭。本計畫結合了大傳系大三的「影視專案企劃」、「影視專案製作」兩門課程,並整合了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研究計劃案,以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等資源,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關懷社區。它起源於為了保存大淡水地區既有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相關之人事物美好的故事。執行單位由大眾傳播系大三師生共同投入為期八個月的田野調查、採訪、報導、拍攝、紀錄、後期製作、展演策劃、成果出版,一直到發表會結束後,將所有成果內容建構在淡水維基館中,懇切期待對淡水文化歷史的保存能有具體的貢獻。過去我們完成了《[[經略淡水-淡水人的在地觀點|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工商業的發展與經營|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小農的故事|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生命軌跡 坊間人物故事|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藝術家的故事|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新住民志]]》等主題,不同關注下,保持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108年度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淡水河海e起來: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計劃主持人/監製
 
*2020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八年頭。本計畫結合了大傳系大三的「影視專案企劃」、「影視專案製作」兩門課程,並整合了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研究計劃案,以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等資源,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關懷社區。它起源於為了保存大淡水地區既有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教育相關之人事物美好的影像故事,所引發的社區影像行動。由我們大眾傳播系大三師生共同投入為期八個月的製作。過去我們完成了《[[淡水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淡水里民志]]》等主題,在不同關注下,收藏記錄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
  今年為配合學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淡江大學]][[馬偕醫學院]]兩校共同組成一個USR團隊,以所在的淡水地區作為實作場域,提出以「永續生活圈」的概念,推動在地「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相關議題,了解社區/鄰里社區之不同需求,再藉由動員學校的課程與師生資源,進入社區,協助他們的需要。這些行動包括了弱勢孩童的課後輔導、社區鄰里對於長者的照顧活動、老街整修重建計劃、社區志工的投入,我們看見了「老有所動」、「小有所識」、「外有所屬」的美麗能量正在滋生。
  
  這兩年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計劃案,學生有組織的進入社區後,認識不同年齡層的居民。每一個被拍攝者,都是從非常陌生的初訪開始,直到一步步認識彼此認識、到產生拍攝的構思與企劃。除了紀錄片外,還要編寫圖文專訪集、策展、視覺設計、宣傳、佈置、接待等等,籌備一個大型成果展。學生們因著這個計劃被推著快速成長,沒有機會再坐著發呆和偷懶。隨著六月份成果展的到來,學生從懵懵懂懂經過了大淡水全紀錄的洗禮後,突然就要面對未來大四的畢業製作與展演了。這過程中我總扮演一個老母雞的角色,追著小雞快吃、快走、快幹活。有時候自己也累了,就想何必這樣周而復始的旋轉呢,好想停下來啊!很多矛盾和衝突,也很多的理想和責任,但是想到培育學生用影像媒介來面對社會的責任,這是太好的學習,我不能放棄。今年遇見新冠病毒的疫情發生,很多預期下學期要進入課堂的場景都被迫取消。因著素材不足,各組都得想盡辦法用創意生出影像來;雖然進度嚴重的落後,但是大家求好的心依然緊繫。有時候看著學生已經好累了,半夜我們還一直傳LINE交代很多細節,真是於心不忍。不知道是性格使然,還是責任在身,總想著不能開天窗啊~~ 希望學生們在最艱難之時,能再接再厲突破自我。大家咬緊牙根,再努力翻越一道牆,勇於面對困境。於是就這樣在極為難產之下終於完成了今年的成果了。
+
  本屆社區紀錄行動十分感謝來自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的閩台生、交換生協助,使我們在今年修課學生較少的情況下,能有足夠的人力可以完成本系列紀錄行動。在歷時9個月時間,我們從田野調查、探訪、拍攝、後製剪輯,完成6部紀錄片、6篇專訪、以及精選劇照和工作照30張。下學期服務學習部分還包含主視覺設計評選、策展、宣傳與媒體公關發稿等訓練;過程中團隊同學還必須週週填服務日誌及在課堂中進行反思討論。學生在課堂中的投入早已遠遠超過4個學分基本的要求。
  
  在此特別感謝以下被拍攝的老師們,是他們的陪同,讓我們的學生有機會進入他們的世界,聽到美麗動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們今年的內容:
+
  學生走入社區,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實地演練和摸索中達成學習的目的、從社區人事物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從團隊合作的精神到彼此互助,也培養人際溝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期待此次淡江大學守謙國際會議中心同舟廣場舉辦紀錄片成果發表會,能與大淡水的親朋好友和觀眾面對面的互動,讓淡水美好人事物的生命故事,能再一次被關注。
  
#《一堂不會睡著的課》:黃湘玲/竹圍國小自強分校教師黃湘玲,因為對教育的熱情而投入差異化教學,為著孩子的笑容而不遺餘力的推廣及紮根,讓更多老師和學生一窺差異化教學的神奇魔力、讓台灣教育現場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
+
  在此特別感謝拍攝合作對象、[[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辦公室、以及教育部的經費協助,讓淡江大眾傳播系的孩子可以勇敢走出校園,拓展他們生命的領域。本計劃除了每年對外發表成果展之外,所有歷屆影音、文字專訪集、相片等成果皆整合於「淡水維基館—大淡水全紀錄」網站中。
#《牧恭師傅》:蔡牧恭/新興國小音樂老師牧恭師傅在音樂老師與花影樂團Bass手的斜槓人生中找尋平衡,音樂已然深入他的靈魂。
 
#《種孩兒》:杜守正/水源國小導師因魯冰花的感動而踏上小學教育之路。從生活中的感動進入教育,在孩子心中埋下種子,盼望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良師。
 
#《100公里的堅持》:林彥伶/淡江大學經濟系主任彥伶老師,帶領著她的團隊「經探號」,將經濟學趣味化、生活化。而身兼多職的她是一個為了夢想付諸所有青春的平凡人,一個在經濟學裏的社會學家。
 
#《築夢師》:游珮琪/正德國中賢孝校區主任珮琪主任透過陪伴教育,陪著孩子們耕耘夢田。在賢孝校區,為了孩子們多元的發展,設計多種技藝課程,培養獨特的技能。
 
#《維尼維尼》:鄭煒儒/淡水商工公民老師他造型鮮明、他外表搶眼、他相信教育能夠翻轉弱勢、他遵循著父親教誨,落實自己的理念。鄭煒儒老師像個父親般引領著學生向前。
 
#《樂以忘憂》:黃美娟/鄧公國小音樂老師兒童樂團、畢業班歌,美娟老師以樂譜為詩,以音符為詞,通過音樂為鄧公國小的孩子們譜出一段記憶的樂章。
 
#《我們信你,老大!》:黃懷恩/淡江中學數學老師「數學王子」黃懷恩,懷抱著他對教育的滿腔熱血以及對學生的愛,與每一代學生一起寫下屬於他們的故事。
 
 
 
  本屆社區紀錄行動也感謝來自大傳系35屆大三學生39位、閩台生16位、交換生2位、大傳系大四10位(協力指導和服務學習助理)、大傳系研究所1位(USR助理許閔翔)。大家在這八個月共同完成8部紀錄片、8篇專訪、以及各組拍攝人物的精選劇照和工作照30張、FB的報導。感謝參與主視覺設計的古佳立同學,美編廖又弘同學,若沒有大家的投入,即便我有多少理想,都將歸於虛無。學生除了服務行動外,團隊每一個人還必須填服務日誌及在課堂中進行反思討論,他們認真的投入早已遠遠超過4個學分基本的要求。他們走入社區,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實地演練和摸索中達成學習的目的、從社區人事物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從團隊合作的精神到彼此互助,也培養人際溝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次淡江大學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紀錄片成果發表會,期待我們集體合作的努力,能與大淡水的親朋好友和觀眾面對面的互動,讓投入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再一次被關注。
 
 
 
  在此感謝神常常聽我的禱告,幫助讓我們在極端困境的疫情中,完成大任。也感謝淡江大學文學院林呈蓉院長、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辦公室吳恩慈、以及教育部USR的經費協助,讓淡江大眾傳播系的孩子可以勇敢走出校園,拓展他們生命的領域。本計劃除了每年對外發表成果展之外,所有歷屆影音、文字專訪集、相片等成果皆整合於「淡水維基館—大淡水全紀錄」網站中。請參考【[[淡水維基館]]】:http://tamsui.dils.tku.edu.tw
 
  
 
<p align="right">
 
<p align="right">
 
王慰慈<br>
 
王慰慈<br>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br>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br>
108年度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淡水河海e起來: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計劃主持人/監製<br>
+
107年度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人文與在地敘事」計劃主持人/監製<br>
2020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
2019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p>
 
</p>
  
<gallery widths="400px" heights="300px">
+
==淡水良師志==
 +
===[[淡水良師志/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
 +
游珮琪/主任(正德國中賢孝校區)
 +
{{紀錄片模板-橫|游珮琪跟Hibo.jpg|450|李麗卿女士,三年前開始擔任「小阿德課輔班」的義工老師,為一群正德國小經濟弱勢的孩子們奉獻令人感動的關愛與注視。|F4Nppd7u_wk|淡水良師志/築夢師-跟著佩琪耕耘夢田}}{{Top|序言}}
 +
 
 +
===[[淡水良師志/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
 +
涂敏芬/企管系老師(探索包團隊)
 +
{{紀錄片模板-橫|淡水里民志02Searching.jpg|450|從「實境解謎遊戲──探索包」的創作中,她不斷尋找新的教學可能;在一趟向生活學習的壯麗迷途裡,她愛上了淡水。|Y0Y-572j_tU|淡水里民志/Searching}}{{Top|序言}}
 +
 
 +
 
 +
===[[淡水良師志/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
 +
黃瑞茂/建築系老師 (重建街改造團隊)
 +
{{紀錄片模板-橫|淡水里民志03都市遊俠:險路不險.jpg|450|險路,從重建街直通紅樓唯一的道路,因其狹小的路肩得名;今年寒假,都市遊俠帶著一群人守護著這裡不被重視的可貴。|JL0P0WrkM_A|淡水里民志/都市遊俠:險路不險}}{{Top|序言}}
 +
 
 +
 
 +
===[[淡水良師志/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
 +
黃俊雄/里長(正德里)
 +
{{紀錄片模板-橫|淡水里民志04正德里的柑仔店.jpg|450|從超商老闆躍升為正德里里長的黃俊雄,積極開設兒少課輔和健康日等活動,堅守信念,攜手志工服務大眾。|1n5VxLXf2wI|淡水里民志/正德里的柑仔店}}{{Top|序言}}
 +
 
 +
 
 +
===[[淡水良師志/牧恭師傅|牧恭師傅]]===
 +
唐麗樺/里長(油車里)
 +
{{紀錄片模板-橫|淡水里民志05鄰聚里.jpg|450|唐儷樺里長和志工們一起服務油車里,透過共餐、種菜及唱歌等活動,讓這裡成為一個大家庭,充滿溫馨和歡笑。|fnbPG9RRGtw|淡水里民志/鄰聚里}}{{Top|序言}}
 +
 
 +
 
 +
===[[淡水良師志/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
 +
興仁國小師生
 +
{{紀錄片模板-橫|淡水里民志06外興仁.jpg|450|興仁國小是一個坐落在市郊的百年老校,在人與土地的深厚連結中,逐漸變為離塵不離城的特色小學。|0UVQyuOdkpg|淡水里民志/外興仁}}{{Top|序言}}
 +
 
 +
 
 +
===[[淡水良師志/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noinclude>{{導覽條2|學術研究|淡水里民志}}</noinclude>
 +
{{淡水良師志模板|種孩兒|{{Youtube2|xyk5jiuNQSI|450|center|《淡水良師志》2020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
<br>
 +
----
 +
 
 +
<center>
 +
 
 +
<center>
 +
 
 +
===「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待發芽的種子,等待春風來臨時,長出新枝,帶他走一輩子。」===
 +
 
 +
一走進他的教室,映入眼簾的便是窗邊那一枝樹幹,樹梢之下擺滿了各式植栽,盆裡懸著鳳蝶一個個五彩斑斕的蛹,好似巴不得把整個宇宙搬進教室裡。牆上大大寫著「把自己種回來」,若不過問,很難領會他的教育理念,一旦去暸解,必然會與之產生共鳴,並為之感動。
 +
 
 +
    他像水,又像是發光體,看似能夠順著各種容器的模樣改變自己的形狀,但卻有其獨特的力量,總能影響周遭的生命體,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芒、相互輝映。人們叫他杜老師、杜主任,亦或是杜校長。曾有人笑稱他是「摩登原始人」,身穿一襲唐裝與功夫褲的杜守正,古意的風格卻又帶給人一股通天接地的生氣勃勃。
 +
 
 +
    曾經有著二十年教育生涯的杜守正老師,雖生長於台南,卻有著與淡水特別的緣份。在學生時期,他便經常北上,去到校園民歌運動之濫觴的藝文聖地「淡水動物園」與好友一起玩琴棋書畫、研究古今哲理、談志業夢想。投入小學教育後,便在水源國小一教二十年。在2017年進入教育局工作兩年後,歷經波折,幾乎決定要揮別教育生涯之際,又轉念回到了教育現場。一回便如同回到了他教育的起點,回到了二十年前進入水源國小第一次帶班的那間教室,將展開又一段未知的感動之旅。
 +
 
 +
 
 +
===踏上教育之路——決定一生的感動===
 +
 投身教育二十年到現在,依然充滿熱情的杜老師,談起他第一次決心要投入教育時的瞬間,依舊能清晰描繪到他大學時期看了電影《魯冰花》,觸動了國中時期母親無意間在他心中播下心靈種子的感動時刻。
 +
 
 +
    杜守正從小在台南長大,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媽媽甚至沒有念過書,因此從小家裡也不太管孩子唸書。小時候杜守正讀偏鄉小學,十分調皮愛玩,不愛讀書,誰家門窗破了總是會第一個想到他。升上了國中之後,爸爸經常不在家,家中生計多靠媽媽拚命賣餅來維持,第一學期老師催促著要繳交學費,杜守正回家跟媽媽說:「明天要交學費了。」大約兩三百塊的學費,媽媽給不出來,當時杜守正看著媽媽走出庭院向嬸婆借錢,卻在客廳意外聽見嬸婆用閩南語回應:「啊你老公不是有在賺錢嗎?」只見媽媽仍舊低聲下氣地像嬸婆借來了錢當作自己的學費,那一個學期,他人生中第一次考了全校的第一名。之後便開始認真讀書,成績名列前茅,之後考上了台南的第一志願——台南一中。
   
 +
    杜守正考上了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原本並沒有接觸教育領域,然而在大三那年,因為看了電影《魯冰花》,剎那間從電影當中的感動,連結到了國中時期看見母親為了讓兒女讀書而不顧一切的觸動,從原本愛玩的孩子變成奮發讀書的學生,杜守正決定要投入教育,去觸動那些偏鄉小學的孩子。在股票第一次破萬點的1990年,人們都懷著成為科技新貴理想的時代,杜守正決定要辦小學,當時身邊的人都說他頭殼壞去,投入教育就如同跳入巨大的漩渦一樣,搞不好連泡沫都沒有,雖然知道確實如此,但杜守正心想「不管環境如何,如果不做,連自己都沒有。」於是仍忠於內心深處的感動,決然踏入了教育的領域。
 +
 
 +
 
 +
===發亮的眼神 與孩子的第一次觸動===
 +
      當完兵,讀完了師資班之後,便在友人的推薦之下選擇了座落在大屯山腳下的山邊小學——水源國小。1996年暑假,杜守正揹著行李去到了水源國小的單身宿舍,開始了二十多年的水源生活。
 +
 
 +
    這是一所只有六個班的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班,當年杜守正教的第一班是有著46位學生的五年級。學期開始不久,杜老師出了份作文作業,題目叫做「水源風光」;某日晚上,獨自一人在單身宿舍批改作文簿時,改到了阿焜的作文簿,因為阿焜的字體歪七扭八很難改,因此看到了阿焜的名字便皺起眉頭,然而那天一翻開,卻驚喜地發現了他在第一段寫了一首童詩,杜守正在感動之餘,便拿起了吉他為他的童詩譜曲。
 +
 
 +
    隔天發作文簿時,他當在全班孩子的面前讀出了阿焜寫的詩,還拿出了吉他伴奏,用自己譜的旋律讓全班一起唱這首「水源風光」。
 +
 
 +
「水源風光好/蟲兒常飛/鳥兒常叫/
 +
  水源風光好/花兒常開/人兒常笑/
 +
          大樹公公常睡覺/小狗汪汪叫/四處真熱鬧」
 +
 
 +
    當時,杜守正看見了阿焜發亮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那樣的感動也感染了班上其他的孩子,感動便在孩子與杜守正老師之間相互激盪,蹦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火花。從那之後,開始了杜守正與孩子之間一連串的創作與交流,也多次在校園與社區中和孩子一起舉辦演唱會,甚至在十年後錄製成了專輯。「水源的歌」對水源國小的孩子來說,是童年時期深刻的回憶,也是杜守正老師與每一屆學生共同的語言。對杜守正來說,這是一個在教育路途中,觸發感動的源頭。
 +
 
 +
 
 +
===「做比爸爸更好的爸爸,但爸爸終究是爸爸。」===
 +
    在水源單身宿舍的日子,杜守正常常看到孩子不對勁時,便會邀請他們說:「來!放學後到老師家宿舍來,老師煮飯請你吃!」一日,有位學生阿儒去到了杜守正老師的宿舍,在飯後泡茶談心之際,阿儒便向他道出了自己對爸爸的怨恨與不滿,也講出了自己感情上的困擾,當時在送阿儒離開宿舍之際,杜守正送給了他一句話:「做個比爸爸更好的爸爸,但爸爸終究是爸爸。」這句話是對孩子的鼓勵,但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
    在杜守正的心中,對爸爸的心情也像阿儒一樣,一直一來都十分複雜,他說:「所有你能想到年輕丈夫會做的壞事他都做了。」在家族當中,爸爸是讓親戚們擔心和頭痛的大孩子,從他國中時期開始,爸爸便經常不回家,也經常從各方得知爸爸的負面消息。杜守正對爸爸有過不滿和怨恨,但更多的是擔心,因此一直以來杜守正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爸爸,也期許自己能夠去成為更好的人。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逐漸學習接納這樣的父親,無論是好是壞,爸爸終究是自己的爸爸。這樣真實的生命體會,成為他能夠與孩子對話的素材,也成為能夠開啟孩子心門的鑰匙。
 +
 
 +
    在阿儒和老師談心的隔天,阿儒在學校跟杜老師要了毛筆和紙,寫下了一首童詩:
 +
 
 +
「百年難忘教師恩,千年難忘友誼情;
 +
    我跟老師如好友,泡茶聊天談心事。」
 +
 
 +
    2005年,杜守正在社區辦了一場教育演唱會,在颳風下雨、低溫六度的寒風中,向大家分享了這與孩子共同的生命故事,已畢業十年的阿儒當場又寫了一首詩「守正師存」,送給了他:
 +
 
 +
「守山守地守水源,
 +
  正心正品正其氣;
 +
  師恩師情師友愛,
 +
    存年存月存長久。」
 +
 
 +
    杜守正也第一次邀請了自己的爸爸上台,與自己一同表演,杜爸爸彈著吉他、杜兒子則吹著口琴,當時這一段故事與師生情誼,不僅存在於學生與老師的生命裡,也感動了現場的觀眾,再次漾起教育的漣漪。
 +
 
 +
 
 +
===用生命帶領生命===
 +
 
 +
    杜守正的教育理念,便在與孩子的相互碰撞中逐漸理出脈絡。他說自己的核心理念是:「從生活的感動經驗進入教育的世界,最後回到自己的生活。」他一直以來秉持著這樣的作風,在帶每一屆不同的孩子時,便會隨著不同的需求、環境而「長」出各種各樣的課程活動與教學方式,表面上看似豐富有趣,然而他真正在做的事情,都是在孩子心中播下能夠帶來感動的種子。
 +
 
 +
    杜守正歷經二十年的教育之路,結合了自身經驗和蘊藏宇宙哲理的易經提出了教育的三個層次。第一,「教育就是『發現』——我是誰?」他用種子來比喻一個人,什麼樣的種子便會長出什麼樣的植物,是小草就長成小草,是玫瑰花就長成玫瑰花,如果是小草卻期待他長成大榕樹,給他再多的養分也是不可能的。他說:「太陽曬太多會曬死,水太多會淹死,養分太多會肥死。」透過教育,他想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性、天命,走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來活出像樣的自己。因此每年他總會在教室裡會擺上一株植物,從種子開始培育,讓孩子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
 +
 
 +
    第二,「教育就是『關係』——我從哪裡來?」在家中有與父母、手足的關係,而在大自然中有天地、有萬物,在教育現場,杜守正老師總會盡可能讓孩子與大自然接觸、與土地、與人建立關係。他發明了一個特別的教室佈置,讓全班的同學一起畫出以水源國小為中心的地圖,並畫出每位同學家的所在位置,這叫做「心靈地圖」他也曾經每週帶著全班陪一位同學走「回家的路」,不僅讓每位同學之間有更緊密的連結,也把每一個人的家庭納進了班級的教育現場中。透過這些連結,讓情感在關係當中流動,讓這些能量化為成長的養分。
 +
 
 +
    最後,「教育就是『感動』——我要往哪裡去?」透過關係來感動彼此,杜老師說:「感動,意思就是『感知行動』!」他常將人的身體比喻為樂器,如果將自己的頻率與孩子調到一致,引起共鳴,感受到了之後就會有所行動,他又會進一步說:「中間的兩個字合再一起,就是『知行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創了一個字,將「知」字放在「行」字的中間,讀作「幹」,意味著通過將感動帶給孩子,使所學能夠實踐於生活,成為造就生命的內容。
 +
 
 +
    年輕時期帶班,因著對教育的熱忱和與孩子真誠的相處,面對孩子的各種情況總會經歷許多情緒起伏與煩惱,從在單身宿舍的日子到現在,常常會夢到孩子的事。某一天在單身宿舍時,心裡突然有一個聲音突然冒出來,他說:「當時是杜守正跳出來告訴杜守正,應該要怎麼怎麼做」突然一瞬間的開竅,他把自己在教學上的各種方式與背後的理念整理成一套系統,成為了一系列的課程,叫做「少年禮」。其中分成了四大主軸,分別為「人與自然」、「人與土地」、「人與自己」和「人與人」。這就是杜守正老師所發現的,活活的教育主軸,從中長出活生生的課程,栽培一顆顆與眾不同的種子。
 +
 
 +
 
 +
===一度為「孝」親 欲辭別教育職涯===
 +
 
 +
    2017年,杜守正從原本在水源國小教導主任的位置上,進入了新北市教育局工作,並且考取了候用校長的資格。然而隔年年底,心中惦念的父親卻因腦部中風,開始在台北與台南間來回奔波照顧父母,心中因父母生病開始思考許多。2019年六月候用校長仍沒有足夠缺額可分發至學校,他深思教育的根源在於「孝」,經過反覆思量,他決定請一年的「侍親假」回家侍奉父母,但若請長假離開教育局,便很難有機會再分發校長一職, 因此各方前輩與長官皆紛紛關心提點他,希望他能夠有兩全的做法,然而當時他仍未改決心。
 +
 
 +
    直到一位與杜守正有著二十年因緣的的老前輩李端容校長,在一夜與他相約談話之後,便使他轉變了請「侍親假」的意念。李端容校長,雖然只與杜守正見過四次面,但卻是在二十年前聽到別人分享杜守正的「少年禮」課程後,便私下跑到他的單身宿舍相談、帶給青年的他深刻感動的貴人。2019年暑假前夕,李端容校長得知杜守正要請侍親假離開教育局之消息後,便對他說:「守正,你可不可以給我機會,讓我聽聽你怎麼講?」相約那一晚相談甚歡,談及杜守正決定請「侍親假」的原因,李端容校長說:「我支持你離開教育局」他一聽覺得「哇!」這是第一個人這麼跟他說,但是李校長下一句說:「但是我不支持你請侍親假」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考上校長,卻因為請侍親假而幾乎放掉了自己當校長的機會,父母會做何感想?雖然這些杜守正並不是沒有想過,想過要如何跟父母交代,也想為家族做一些事,仍想持續做教育的是,但因深深尊敬的端容校長給予的一番建言,所以當時他變改變了原有的念想,說:「好!端容校長我聽妳的話!」
 +
 
 +
 
 +
===回到水源 把自己種回來===
 +
    2019年暑假,杜守正老師回到水源國小,再次回到自己熱愛的的教育現場,特別的是,他又再次回到了當初第一次帶班時的那間教室。就如同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展開一段新的旅途。
 +
 
 +
    這一年,他接手了四年甲班,一個只有17個孩子的班,教過他們的低年級老師說,17個孩子帶起來卻像71個;這個班在三年級時換了老師,班上也開始出現各種脫序情況,互嗆、排擠,甚至有直接動手的暴力行為,每個老師都相當頭痛,一聽到杜老師要回來教這個班,許多老師都鬆了一口氣。
 +
 
 +
    「把自己種回來,也把孩子種回來。」這是杜守正回到水源心有所感的一句話,也是如今四年甲班牆壁上的座右銘。杜老師喜歡這麼比喻,面朝大屯山的水源國小,是教育萌芽小草的場所,大屯山如同一座巨大筆架,中間的虎頭山脈則猶如一隻毛筆,水源的操場像是一座硯台、而兩排教室便是墨條,孩子是一張張潔淨的白紙,杜守正願能用山間淌流的水源小溪與「水源的文房四寶」,和孩子一起譜畫生命的圖,並讓一顆顆與眾不同的種子,長出屬於自己的神采與風貌。
 +
 
 +
    水源國小校長林振勝曾說,是因為杜守正老師,才讓人們認識了水源,他也曾暗自推算自己的任期,是否有機會能夠讓杜守正老師接任水源國小的校長。然而杜守正說:「我想做一個多元文化教育的傳道者」,他不想要止於校長的位置,希望能夠四處講道、自行辦學,將他一生中的感動和人、土地與自然教會他的內容,傳遞給更多的人。
 +
 
 +
    對於水源,杜守正老師便如是那股源源不斷的清澈活水,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與熱情,經過探索與嘗試而淌流出的希望之源,是歷經各種關係的交織而流瀉而出的感動之水,是經過衝撞與共鳴而激盪出的力量之泉。他從確認自己的教育天命後,在與天地、與自然、與人連結的關係當中迸發感動,成為茁壯的養分,不僅造就了如今的他、為適性教育長出了嶄新的靈感、也盼能使一株株萌芽的嫩苗茁壯成各種各樣獨特的生命。
 +
 
 +
 
 +
 
 +
----
 +
 
 +
<gallery>
 +
檔案:淡水里民志03都市遊俠:險路不險001.jpg|修景中的休息時刻。
 +
檔案:淡水里民志03都市遊俠:險路不險002.jpg|側拍。
 +
檔案:淡水里民志03都市遊俠:險路不險003.jpg|張駿加同學與江旻威同學談論修景計劃。
 +
檔案:淡水里民志03都市遊俠:險路不險004.jpg|工作人員合影。
 +
</gallery>
 +
}}
 +
==附錄:字幕檔(輔助檢索用)==
 +
<pre>
 +
(老師可不可以用一句話形容一下自己)
 +
一路走來我覺得 看起來是一事無成
 +
因為我們總是在告訴政府
 +
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
 +
可是回過頭來講 好像我們 也看到
 +
這些堅持他變成
 +
淡水居民某些人 心中的價值
 +
這條路為什麼叫險路 你知道嗎
 +
因為我小時候 是沒有這個欄杆的
 +
整條路 整條巷子都沒有欄杆的
 +
阿只有當地人在走
 +
阿外地人很多看到這樣子他不敢走
 +
有些人甚至要用狗爬式
 +
因為他是聯絡我們重建街跟紅樓
 +
一個重要的一個 很漂亮很幽靜的一個小巷
 +
繪畫一下會很棒
 +
你說淡水其實
 +
整個歷史的發展留下很多的這些歷史建築
 +
還有空間 包括像清水街 包括像險路
 +
意思就是說他沿著這個路徑上
 +
有很多可以眺望的景點
 +
看著觀音山看著淡水河
 +
這一次的線路修建計畫 大概一方面希望
 +
在功能上能夠去提供一些老人
 +
在都市空間中走路的方便
 +
第二個就是說怎麼樣找到一些地點
 +
來做一點整理 來讓這個環境變好之外能夠成為
 +
淡水他的一個空間經驗的一個眺望點
 +
那現在這個是日本景觀宿舍 現在維修好
 +
那維修好 如果這裡沒有整理的話就非常的可惜啦
 +
所以我們寒假就會真的來動手做這個部分
 +
一年級阿茂就把你們拖來這裡
 +
像這個地方確實是 你看觀音山對不對
 +
然後這裡有一個福佑宮
 +
就淡水最算是蠻早的廟 也不是最早
 +
現在在維修
 +
就是到現場以後 就是老師帶我們從慨念發展啊
 +
就是把我們學學的那一套方法 就是剛開始談概念
 +
然後再來就是畫圖實際操作那些
 +
我剛開始想得沒有到
 +
就是我原本以為他沒有 不是一個有邏輯的過程
 +
要不要把它全部做成木頭
 +
像我們的小木屋一樣
 +
和起來像 洗
 +
如果把板子釘橫的就像三溫暖的地方一樣
 +
因為原本是一個浴室
 +
可是他空間其實很小啦
 +
然後我們那時候就在想說
 +
可以在那邊創造出怎樣的空間出來
 +
旁邊牆壁有點裂縫
 +
就是被那種植栽侵蝕 然後有裂縫然後
 +
我們就主要先讓他加工屋頂
 +
然後看想要製造一個
 +
讓別人可以在這邊停留的 因為險路那邊剛好看過去
 +
就可以看到觀音山和淡水河 滿美的
 +
所以我們就想要製造一個 讓大家停留在這邊的空間這樣
 +
然後 這邊都是延伸過去
 +
就一支 一片一片的木板
 +
那些磚塊都是以前的那種 牆留下來的嘛
 +
然後可是它在那邊的時候它是一個
 +
放在垃圾堆裡面所以他其實是被拋棄的那種 垃圾
 +
透過重新的排列組合然後放在 就是放在那邊做一個花園
 +
就是我們要配合 配合我們的磚?要讓他們砌
 +
跟那個盆栽一體
 +
我想這次大概在幫他做整理啦
 +
那小招牌當然要做啊
 +
戀愛巷啊什麼 這個應該有一個重建街的
 +
對阿茂老師的感覺就是
 +
如果你要跟阿茂做事你要花很多心血
 +
你需要投入 就是你的心力其實要投入非常多
 +
然後你才可以 好像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好
 +
因為我覺得阿茂老師他去爭取
 +
或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其實都是真實的事情
 +
他不會說就是 我們就是寫企劃書
 +
我覺得阿茂老師他的腦袋裡面沒有企劃書這個概念
 +
他覺得就是 我們就是人道那邊然後我們開始去做
 +
然後我們去想我們需要什麼然後居民需要什麼 我們討論
 +
這個跳戰啦 什麼叫折磨
 +
哎呀 都沒有幫我們看一下
 +
那總覺得險路有很多事可以讓人講
 +
可是險路卻讓人家不想長留
 +
就是一方面髒亂 二方面沒有一個休憩點
 +
他的做法有凝聚一些這個居民的修繕意見
 +
然後加上大學生合作 我覺得這麼模式滿好的
 +
喔 好棒棒喔
 +
整理一下變得比較舒適
 +
我很難看你要給我錄影
 +
聽說 一月十八號
 +
這邊要來開始施工還是幹嘛
 +
也沒聽到說有
 +
有公文下來或是說有 有跟當地百姓協商阿或是
 +
或是有一些協調 都沒有
 +
就我所知的沒有
 +
我從小在這邊長大
 +
有感情的吧
 +
這麼美的然後又要 發展觀光
 +
有需要去用很多新的東西然後
 +
然後破壞原來的很 那種歲月累積下來的那種
 +
很真實的東西而不是 而不是用新的水泥去堆砌出來的東西
 +
我不覺得會比較好
 +
整個淡水河岸 大概剩下這個第一漁港是
 +
比較是有他的一個文化空間的價值
 +
意思就是說 其他河岸的設施大概都已經改變掉
 +
所以我們就從文化的角度來看 他應該被
 +
被好好的對待
 +
你花五千萬你也要先講啊
 +
沙要清啊 這個排污要清啊
 +
這個渡船口要做 這兩間要整理
 +
那政府在做公共預算能不能如他的目的所達到
 +
譬如說這個第一漁港
 +
一個是說 這個清淤嘛
 +
阿第二個是魚作 就是讓漁民有一些
 +
比較好的上下的空間
 +
那第三個是這個地方在
 +
爆潮還有大雨的時候會有一點積水
 +
可是我們看到他的結果是 雪上加霜
 +
那第二個是當它縮小之後
 +
那裡整個那個看河的景觀其實是改變掉
 +
你們真的關心觀光的話我的觀察是
 +
這三個小房子是重要的
 +
對不對
 +
可是 不能拆他們
 +
當然不是拆 要把它整建為戶嘛
 +
不是 要整建維護
 +
市政府大概會繼續做啦
 +
阿我覺得這個也是滿無奈的
 +
就可能一般 不知道前面所有過程可能會覺得
 +
我以為他還沒有結束
 +
或是我以為他還沒有完工
 +
可是我覺得其實到這裡已經是
 +
已經很好 而且我覺得就是經過了這次的
 +
算是修復或改造吧 就是他會變成一個
 +
我覺得他除了就是讓學生自己可以去體驗
 +
然後可以去實作以外
 +
居民他其實可以透過
 +
因為有一群人在這裡做事
 +
所以他們會開始去注意到這個地方
 +
然後這個地方也會引起他們一些共鳴
 +
或是一些回憶
 +
整理一下就比較漂亮比較乾淨
 +
所以整理一下就更乾淨更漂亮
 +
(那跟以前比呢)
 +
當然有差啊
 +
幫我們險路這個地方
 +
險路角 險路亭
 +
喔 投票就對了啦
 +
那你覺得是哪一個
 +
險路角 險路亭還是險路小空間
 +
其實會滿希望這樣子的老街是能夠持續的被保存啦
 +
其實有時候平日比較有空的時候
 +
我自己也是會過來這邊走這一條老街
 +
其實比下面那種 就是觀光氣息太濃厚了
 +
反而是這邊會有就是更早以前淡水的感覺
 +
阿這個不是那個歐里桑嗎
 +
那阿茂老師啦
 +
連看背影就看得出來
 +
看頭髮就可以了啦裡面白頭髮的都是他啦
 +
這邊整理好就可以看觀音山淡水河啊
 +
你看漂亮
 +
我覺得他真的很了解淡水然後也很喜歡淡水
 +
我覺得幾乎淡水的重大事件應該 都有他的參與
 +
我覺得他給我的 滿大的想法
 +
就是看到老師這樣子去愛一個這樣的土地
 +
就是他生活周遭的 就是淡水嘛
 +
這個地方也許就是因為有阿茂
 +
然後有些地方就會 越來越好
 +
就不會有那種 財團去破壞一個地方
 +
他覺得對的事情他就要做
 +
然後在這麼一個就是 大家覺得就是
 +
資本主義要成長或是要不斷開發的時候
 +
他可以去注意到那些我們該保存的東西
 +
</pre>
 +
[[Category:紀錄片]]
 +
 
 +
===[[淡水良師志/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
 +
<noinclude>{{導覽條2|學術研究|淡水里民志}}</noinclude>
 +
{{淡水良師志模板|樂以忘憂|{{Youtube2|Pi8KlpVpHK8|450|center|《淡水里民志》2020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
<br>
 +
----
 +
 
 +
<center>
 +
 
 +
</center>
  
檔案:良師志監製王慰慈教授1.jpg|良師志監製王慰慈教授
+
===住在校園裡===
檔案:良師志成果展合影.jpg|良師志成果展合影
+
「她不在家裡,就在去學校的路上」我們曾這樣調侃過黃老師。如果說鄧公國小是美娟老師第二個家的話,那也不足為過。兩點一線的生活,卻讓她樂此不疲。
檔案:監製王慰慈和淡江經濟系主任林彥伶、經探號學員成果展合影.jpg|成果展合影
+
===樂以忘憂,樂在其中===
檔案:良師志拍攝團隊、王慰慈監製與蔡牧恭和黃湘玲老師(夫婦)合影.jpg|良師志拍攝團隊、王慰慈監製與蔡牧恭和黃湘玲老師(夫婦)合影
+
自小習琴的黃美娟老師,一路與音樂相伴,但並未察覺自己的興趣;國中時期,因為課業關係,中斷了音樂的學習,才深刻感受到自己喜愛音樂的心情;上了高中,開始專心朝著專業音樂的道路前進。
 +
生性敏感的她,在師院畢業之際,曾不確定自己是否要以教職為自己的工作,來到學校代課抵實習的那一年,也充滿了挫折與矛盾,幸運的是,在鄧公國小,遇到了幾位帶領她的前輩,給予黃老師為人師的各種指導,感受到教學的樂趣,讓小朋友們在音樂中發掘自己不一樣的天性。這種樂趣從孩子們的身上溢出,之前種種的煩惱也就轉瞬即逝。從此,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好與樂趣,成為她的終身使命!
 +
黃老師希望提升淡水甚至是整個臺灣的音樂風氣。要將淡水的音樂知識傳遞給淡水的孩子們,讓他們對淡水的音樂藝術有一些瞭解,產生認同感和對土地的情感。
 +
===與眾不同的教學理念===
 +
自編教材。希望課堂以學生為本位,希望課程與學生的生活有連結。黃老師致力於把教材跟淡水生活相結合,也會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和狀態,將音樂和美術結合,與美術老師一起自編教材,做出特定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接觸藝術,瞭解藝術,成為藝術。
 +
設計以「人」為主題的藝文課。設計課程時,關注的核心就是「人」的發展與處境。從“我是誰”、”我在哪裡“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的主軸,讓孩子從自己的聲音探索起,並與美術老師透過討論,發展適合在地孩子從生活出發的課程。
 +
讓孩子有『帶得走的能力』。幾年課程的實施下,努力奠定音樂的基礎,也不斷地訓練學生們組織所學能力與經驗,發展屬於自己想法的藝術創作。
 +
讓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結合。古典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的經典名作,它是人類音樂的精髓,但古典音樂的年代背景及內容大多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欣賞它也要求人們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和音樂知識,所以學生往往對古典音樂的學習“敬而遠之”。流行音樂也稱通俗音樂,一切正如它的名字通俗易懂。也正因為它內容淺俗,旋律簡單,易於理解,且具有娛樂性功能,因而人們極易產生極大的共鳴,感覺離自己很近,似乎就在表達自己的情感,訴說自己的心聲,因此成為大眾生活中最重要的音樂內容,也同樣成為學生最喜歡的音樂內容。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
===有愛、有信賴,你才是孩子們的聖誕老人===
 +
美娟老師經常帶著學校裡的兒童樂團參加各種比賽,也獲得過一些名次,在淡水還是小有名氣的。在去年聖誕節來臨之際,收到國賓影城的邀約,美娟老師和兒童樂團給大家帶來了一場不一樣的聖誕party。
 +
這場聖誕盛宴離不開老師的精心設計和小朋友們的積極配合,同時也離不開家長們的極力支持。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場活動讓每個孩子勇敢地獨當一面,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表現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出經驗,並且這一次的完成度也很高。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雖然演出中間伴奏時出現了一些小差錯,但是可以從表演結束後孩子們臉上浮出的喜悅,感受到很有成就感,這對他們之後學習音樂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
每次活動前,為了能夠使得演出完美進行,給同學們一個美好的體驗,黃老師都會仔細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她的細心、耐心、愛心也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帶領兒童樂團不斷向前的她,有趣、有愛,同學們也信賴她。或許,在孩子們的音樂道路上,黃老師才是那個聖誕老人。但她和一般的聖誕老人不一樣,她把音樂這個小樹苗悄悄地埋在了小朋友們幼小的心靈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朋友們長大成人,他們收穫的將不僅僅是一棵大樹。
 +
===班歌創作:用音符,將回憶寫成詩篇===
 +
本學期,美娟老師一直致力於六年級小朋友的班歌創作,與小朋友們一同創作班歌。六年級是難忘的一年,既是國小的最後一年,也是新旅程的開始。如果幸運,他們中有些人可能還在一個國中;當然更多的孩子在這之後即將分開,到不同的國中去。而在這小小的十字入口,同學們共同為班級創作一首班歌,不僅有趣,同時也能給孩子們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那麼班歌創作過程中有哪些有趣、難忘的事,又或者有哪些困難?
 +
創作班歌,聽起來有趣,那麼一開始,美娟老師的初衷是什麼呢?這一屆的小朋友,美娟老師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看著他們成長。六年級也算是一個收成的年紀,所以美娟老師希望用小朋友們自己這幾年所學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作品和創作。美娟老師就想讓他們創作一首班歌,希望這首班歌可以讓他們回顧這幾年在學校的生活,並且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
 +
  而創作的過程,的確也是一個像音符在五線譜中跳躍的過程。首先,在旋律選擇方面,因為孩子們比較喜歡聽流行音樂,所以選取的是孩子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流行音樂旋律。在此之前,老師們做過一份關於孩子們喜歡的音樂調查,從中挑出一些有嘻哈 rapper風格的曲子,然後讓小朋友決定最後的曲調。創作過程中,讓同學們一起討論,一起交流,衝擊出不同的想法。在創作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傾吐出平時對班級或者同學的想法,對孩子們也有療癒的作用。
 +
當然,班歌的創作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比如有一個班級,他們的班級氣氛並不是那麼好,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有一些怨懟,那老師作為一個引導的角色,可以引導他們去表達自己的心聲,但是表達的言辭可能不需要那麼犀利,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黃老師覺得這是應該要交給孩子的,所以美娟老師一直在嘗試引導孩子們用更好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
從三年級到六年紀,黃老師一直默默地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對孩子們的音樂道路產生了難以忘懷的影響。對於美娟老師而言,這也許只是十幾年來教學生涯的其中幾年,可誰又知道,現今黃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的種子,在哪一年也會成長為亭亭碧樹?
 +
也許,孩子們在畢業後的哪一天,突然想起有這麼一首歌,而想起了在學校裡的點點滴滴與酸甜苦辣,這些回憶都將是孩子們心中無價的寶藏。
 +
===堅持,點亮孩子人生中的一抹亮色===
 +
帶兒童樂團這些時間,美娟老師也曾經遇到過許多困難。剛開始帶兒童樂團時,很多職位都要自己去做,親力親為,所以其實工作量還蠻多的,有時候也會抱怨很累,到底要不要帶。特別是在生孩子的那段時間,要同時處理好生活和工作之間的平衡,十分辛苦,曾經也在心中搖擺過,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帶兒童樂團?但是在生完孩子後,有了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又感覺自己捨棄不下一點一滴辛苦走過來的兒童樂團,所以就一直堅持到現在。美娟老師每次都很享受和孩子們在舞臺上一起表演的感覺。和孩子們融為一體,令人難忘。
 +
所幸在艱難、搖擺的時刻,美娟老師堅持下來了,兒童樂團繼續奔走在各個舞臺上,孩子們依然拿著手中的樂器,努力敲響美妙的旋律。美娟老師引領著孩子們走進音符的神秘;跳躍音符,訴說著孩子們的心事;響亮琴音,吟唱著孩子們對未來的希冀。
 +
孩子們有了兒童樂團,童年更加飽滿,孩子們體會到了更多純粹的美好和快樂。美娟老師的堅持,點亮了孩子們人生中的一抹亮色。
 +
 
 +
----
 +
<gallery>
 +
檔案:淡水里民志01放學後,回家前001.jpg|寫完作業後,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跳舞。
 +
檔案:淡水里民志01放學後,回家前002.jpg|寫完作業後,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跳舞。
 +
檔案:淡水里民志01放學後,回家前003.jpg|調皮的育瑞在找作業。
 +
檔案:淡水里民志01放學後,回家前004.jpeg|麗卿老師在家裡最喜歡的一處地方讓我們訪問。
 
</gallery>
 
</gallery>
 +
}}
  
==淡水良師志==
+
==附錄:字幕檔(輔助檢索用)==
===[[淡水良師志/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築夢師]]===
+
<pre>
游珮琪/主任(正德國中賢孝校區)
+
(上課嘍)                小阿德課輔班
{{紀錄片模板-橫|游珮琪跟Hibo.jpg|450|珮琪主任透過陪伴教育,陪著孩子們耕耘夢田。在賢孝校區,為了孩子們多元的發展,設計多種技藝課程,培養獨特的技能。|F4Nppd7u_wk|淡水良師志/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Top|序言}}
+
放學後 回家前              李麗卿老師
  
===[[淡水良師志/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100公里的堅持]]===
+
我還有幾個沒叫
林彥伶/經濟系老師(經探號團隊)
+
{{紀錄片模板-橫|大淡水良師志0203.jpg|450|帶領志工服務團隊「經探號」踏遍台灣偏鄉進行服務,更利用寒暑假前往柬埔寨志工教育。|https://youtu.be/kK3A-a05DZ4|淡水良師志/Searching}}{{Top|序言}}
+
那個
 +
他叫你啦
 +
耀聰
 +
還有那個翊瑄
 +
彥碩
 +
你要吃奶油嗎
 +
確定喔
 +
確定喔
 +
老師
 +
她拍照的時候都是這樣子
 +
不要怪我喔
 +
變成你有決定權
 +
這到底是怎麼樣
 +
袋子給我拿去啦
 +
很噁心欸
 +
你很髒
 +
親愛的主耶穌
 +
謝謝你
 +
讓我們來到這裡
 +
一起寫功課
 +
我其實是一位全職媽媽
 +
當孩子到了國中
 +
到了高中
 +
其實他們長大就沒有很需要我
 +
那剛好在這個時候
 +
看到社會上很多
 +
一些弱勢的家庭
 +
弱勢的孩子需要被照顧
 +
那我就去跟教會一起來從事
 +
就是照顧
 +
陪伴
 +
課輔這些弱勢的孩子                   
 +
大概也五、六年的時間                  小阿德課輔班
 +
里長同時也在做這樣子的事情              李麗卿老師
 +
因為我就住在正德里
 +
他就在我們家的樓下
 +
所以他大概也知道
 +
就是我在教會
 +
然後從事陪伴孩子這樣的工作
 +
然後剛好希望有一個
 +
專責的老師來負責
 +
那他就找我談
 +
麗卿老師她是一位非常有愛心            正德里里長
 +
而且她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師          黃俊雄
 +
來幫忙教養這些弱勢家庭的小朋友
 +
是非常非常合適的一位老師
 +
住的附近都有這樣的小孩子需要
 +
我覺得我好像有那個責任
 +
然後我好像也應該幫忙他
 +
所以我就大概一天的時間
 +
然後就答應他
 +
然後馬上就上場這樣子
 +
都沒有打招呼喔
 +
 +
這些的就是大概所謂的隔代教養
 +
然後外配的新娘
 +
或者是單親
 +
然後或是在經濟上的弱勢
 +
然後目前大概就是有十二個
 +
亭如的作業先拿給老師看喔
 +
我給你了
 +
真的喔在哪
 +
最下面
 +
老師你把我的也夾進去了
 +
是嗎
 +
 +
你們吃點心
 +
老師趕快改中、低年級的功課
 +
高年級的等一下就加油了
 +
我覺得這些孩子來這邊
 +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功課
 +
這些孩子若沒有來這裡
 +
很有可能就是老師交代他的功課
 +
因為家裡沒有人陪
 +
他就沒有完成
 +
若沒有學習的精神
 +
若沒有學習的態度
 +
你大概什麼都無法吸收
 +
那這些孩子
 +
曾經都是功課無法完成的
 +
今天來到這裏
 +
我們幫助他們將功課完成
 +
你知道那個心情是怎麼樣
 +
我是走路有風進教室
 +
我功課寫完了
 +
老師我沒有欠你功課
 +
孩子來到這一邊
 +
我們除了將他們功課
 +
就是看到完成之後
 +
其實我是逐題的檢查
 +
因為我必須去逐題的檢查
 +
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是卡在哪裏
 +
但你看他們數學
 +
比方二年級啊
 +
進位的減法
 +
他們就很容易卡住
 +
所以你就看他錯的部分
 +
我會再教他
 +
那除了我之外             
 +
還有其他的大學生會進來教他們
 +
              淡江大學課輔社
 +
          每天課輔社會派兩位同學來教導孩子們
  
[[Category:紀錄片]]
+
就是發現錯的地方
 +
有錯的地方去加強他們
 +
再教一次
 +
這是我們可以這樣子幫助他們的
  
===[[淡水良師志/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我們信你,老大!]]===
+
其實這些書
*【本片獲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長片人氣獎】
+
都是我們社區的居民
黃懷恩/淡江高中數學老師
+
他們孩子長大了
{{紀錄片模板-橫|黑板前正在講課的老師.jpg|450|淡江中學數學老師「數學王子」黃懷恩,懷抱著他對教育的滿腔熱血以及對學生的愛,與每一代學生一起寫下屬於他們的故事。|fzXSh2cCIsY|淡水良師志/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Top|序言}}
+
然後他們就把他們的書
 +
就捐給我們里長
 +
那我就把它整理起來
 +
那孩子每次寫完功課的時候
 +
我就會要求他們看三本書
 +
因為我覺得這些比較弱勢的孩子
 +
其實常常出現就是那種
 +
文化上的拉距
 +
更是不一樣
 +
我有透過閱讀來補上     
 +
在課輔班可以把自己的作業完成
 +
          淡江大學中文系
 +
        每週五有四位同學來課輔班說繪本故事
  
===[[淡水良師志/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一堂不會睡著的課]]===
+
完成之後
黃湘玲/竹圍國小自強分校導師
+
還可以跟大家一起互動玩一些遊戲
{{紀錄片模板-橫|封面.jpeg|450|對教育的熱情而投入差異化教學,為孩子的笑容而不遺餘力的推廣及紮根,讓更多老師和學生一窺差異化教學的神奇魔力、讓台灣教育現場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IEeU5D99Nk8|淡水良師志/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Top|序言}}
+
因為我覺得你可想而知
 +
這些家庭回去的時候
 +
沒有人陪他
 +
要嘛就看電視
 +
要嘛就看手機
 +
跟人那個互動其實是沒有的
 +
但這些呢大家就住在附近
 +
那其實他們彼此是非常熟悉的
 +
我覺得他們可以說是情同姊妹
 +
情同兄弟
 +
所以他們享受在這樣的關係當中
 +
是不孤單的
 +
大家在這邊玩
 +
尤其是功課寫完的玩
 +
真的是毫無負擔的玩
  
===[[淡水良師志/牧恭師傅|牧恭師傅]]===
+
我覺得在陪伴孩子這件事情上
蔡牧恭/新興國小音樂老師
+
其實在對我的生活上
{{紀錄片模板-橫|蔡牧恭形象照2.jpg|450|牧恭師傅在音樂老師與花影樂團Bass手的斜槓人生中找尋平衡,音樂已然深入他的靈魂。|8JtYKfaXpLA|淡水良師志/牧恭師傅}}{{Top|序言}}
+
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
就像我剛剛說的
 +
其實是很享受在裡頭
 +
那其實我個人
 +
除了不只陪孩子這段時間上
 +
我還有很多的時間
 +
比方說
 +
我也喜歡畫畫
 +
我禮拜一會去跟一些朋友一起畫畫
 +
或者是自己會拿相機
 +
東拍西拍
 +
其實時間還蠻充實
 +
好像可以做的事情也蠻多的
 +
姊姊也希望我抱牠              先生
 +
Doggie 你看                黃瑞茂老師
 +
Doggie 你不要過來
 +
過來 媽媽在
 +
怎麼了
 +
不喜歡Doggie是不是
 +
牠現在叫我去房間
 +
然後只有跟牠
 +
怎麼了
 +
不喜歡Doggie是不是
 +
我個人的特質
 +
好像比較著重在關係的建立上
 +
所以我 比方
 +
連跟貓 跟狗都要有關係
 +
連植物 我都會
 +
所以都會有感情
 +
所以我個人好像在關係上會比較看重
 +
媽媽說坐下
 +
好 握手
  
 +
有一件事很讓我開心
 +
就是假日的時候
 +
都可以來老師家裡玩
 +
還可以吃
 +
芒果
  
===[[淡水良師志/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維尼.維尼]]===
 
鄭煒儒/公民老師(淡水商工普通科)
 
{{紀錄片模板-橫|老師嚴肅1.jpg|450|鄭煒儒老師是淡水商工的一名公民老師,從外表上看,大概看不出鄭煒儒是個公民
 
老師,他活潑新潮的外表與我們傳統印象中老師的印象大為不同。|SjxGGyafICU|淡水良師志/維尼維尼}}{{Top|序言}}
 
  
===[[淡水良師志/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種孩兒]]===
+
我相信很多人就是覺得說
杜守正/水源國小導師(水源國小)
+
我在陪伴這些孩子上
{{紀錄片模板-橫|杜老師在講解忠寮社區.jpg|450|因魯冰花的感動而踏上小學教育之路。從生活中的感動進入教育,在孩子心中埋下種子,盼望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良師。
+
是很有意義的
|xyk5jiuNQSI|淡水良師志/種孩兒}}{{Top|序言}}
+
但對我來說 其實是有趣的
 +
而且我個人更多的時候
 +
是享受在跟他們的關係
 +
我一點都不會覺得麻煩
 +
比方說 很晚的時候
 +
把數學題目傳給我
 +
要我幫他算
 +
其實我也覺得蠻甜蜜的
 +
然後或者是說這些孩子
 +
他們受委屈告訴我
 +
然後我也不會覺得負擔
 +
我覺得我好像還有這樣的愛
 +
可以去愛他們
 +
所以我覺得對我來說
 +
更多更多的是
 +
我跟他們的關係
 +
那個在關係上的建立
 +
其實我還很享受在那個關係當中
  
 +
趕快回家
 +
Goodbye teacher
 +
Goodbye friend
 +
It time to go home
 +
I will see you tomorrow
 +
Please take care
 +
老師辛苦了
  
===[[淡水良師志/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樂以忘憂]]===
+
我覺得他們
黃美娟/音樂老師(鄧公國小)
+
若以後長大
{{紀錄片模板-橫|黃美娟老師.jpg|450|兒童樂團、畢業班歌,美娟老師以樂譜為詩,以音符為詞,通過音樂為鄧公國小的孩子們譜出一段記憶的樂章。
+
他們在路上看到我
| Pi8KlpVpHK8|淡水良師志/樂以忘憂}}{{Top|序言}}
+
還記得我 麗卿老師
 +
我就很高興啦
 +
就這樣子啊
  
 +
小阿德課輔班手作課程
 +
淡水捷運站的快閃活動
 +
舉辦燕子道繪本工作坊
 +
中秋節烤肉活動
 +
一起維護社區環境
 +
給淡江大學生說故事
 +
夏天的打水仗活動
 +
</pre>
 
[[Category:紀錄片]]
 
[[Category:紀錄片]]
  
 
==版權頁==
 
==版權頁==
*統  籌:
+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人文與在地敘事」計畫案
:[[淡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案:「淡水好生活」
 
:[[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河海e起來: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計劃案
 
:[[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
 
 
 
 
*計畫主持:[[王慰慈]]
 
*計畫主持:[[王慰慈]]
 
*監  製:[[王慰慈]]
 
*監  製:[[王慰慈]]
*作  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5屆三年級
+
*作  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4屆三年級
*視覺指導:陳玉鈴
+
*視覺指導:蔡佩倫 陳玉鈴
*行政專員:胡惠恬 林玫均
+
*行政專員:陳書涵 郭思婕
*美術編輯:廖又弘
+
*文字編審:周儀鈞
*視覺設計:古佳立
+
*美術編輯:郭玫均 邱永榛
 +
*視覺設計:陳穎
 
*發 行 人:林呈蓉
 
*發 行 人:林呈蓉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大眾傳播系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  真:(02)26209925
 
:傳  真:(02)26209925
 
:電  話:(02)26215656-2305
 
:電  話:(02)26215656-2305
*出版日期:[[2020年]]6月6日
+
*出版日期:[[2019年]]6月1日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行 112: 行 638: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Category:學術研究]][[Category:淡水良師志]][[Category:圖書]]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https://events.tku.edu.tw/FocusDetail.cshtml?sn=1517 大淡水里民志-紀錄在地里民為地方付出的故事]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l=epaper&no=52165/USR成果展 淡味創生創造地方價值]
+
*[https://events.tku.edu.tw/FocusDetail.cshtml?sn=1576 大傳《都市遊俠:險路不險》 獲MOD微電影三大獎]
*[https://events.tku.edu.tw/FocusDetail.cshtml?sn=1653 第八屆大淡水《良師志》紀錄片放映成果展]
+
*[http://www.tamx.tku.edu.tw/main/?p=13189 大淡水里民志《都市遊俠:險路不險》獲2019 MOD 微電影獎「蹲點.台灣」紀錄片獎優選]
 +
[[Category:學術研究]][[Category:淡水新住民志]][[Category:圖書]]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