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永和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image:永和.jpg|right|thumb|500px|{{image:永和.jpg}}]]
+
 
 
{{導覽條1|地名}}
 
{{導覽條1|地名}}
{{Youtube|HXdRdm8RQRg|400|right|永和印象 百張照片了解新舊永和(20170622 )}}
 
 
==歷史==
 
==歷史==
 
永和區原為平埔族原住民「秀朗社」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區原與中和區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永和區原為平埔族原住民「秀朗社」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區原與中和區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永和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於民國二十年代,本地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居民皆以務農為主,來往的道路除了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
永和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於民國二十年代,本地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居民皆以務農為主,來往的道路除了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地理特色==
 
==地理特色==
 
由於新店溪的阻隔,當年本地和臺北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彼時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與臺北,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至花開時節,香氣怡人,花香撲鼻的清新感覺令人難忘。
 
由於新店溪的阻隔,當年本地和臺北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彼時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與臺北,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至花開時節,香氣怡人,花香撲鼻的清新感覺令人難忘。
行 35: 行 33: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www.yonghe.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27 永和區公所]
+
*[[https://www.yonghe.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27 永和區公所]]
*[https://www.yonghe.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28 永和區歷史沿革(永和區公所)]
+
*[[https://www.yonghe.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28 永和區歷史沿革(永和區公所)]]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行 42: 行 40:
 
*[[新店]]
 
*[[新店]]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9/A15.htm 台灣人口密度之最「永和市」的都市發展研究]
+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9/A15.htm 台灣人口密度之最「永和市」的都市發展研究]]
*[http://fjuhistori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3329886-%E3%80%8C%E6%B0%B8%E4%B9%85%E5%92%8C%E5%B9%B3%E3%80%8D%E7%9A%84%E5%9F%8E%E5%B8%82-%E6%B0%B8%E5%92%8C 「永久和平」的城市 永和(痞客邦)]
+
*[[http://fjuhistori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3329886-%E3%80%8C%E6%B0%B8%E4%B9%85%E5%92%8C%E5%B9%B3%E3%80%8D%E7%9A%84%E5%9F%8E%E5%B8%82-%E6%B0%B8%E5%92%8C 「永久和平」的城市 永和(痞客邦)]]
 
[[Category:地名]]
 
[[Category:地名]]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