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新竹市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5: 行 25:
 
==歷史==
 
==歷史==
 
新竹原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故名為「竹塹」。光緒元年(1875年)分淡水廳為淡水縣、新竹縣與基隆廳,同時竹塹改稱「新竹」。新竹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三十年(1691年)由泉州人王世傑率領數百人來此開發。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九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十一年(1733年)成為廳治所在。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台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新竹縣。十一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新竹劃屬於臺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一堡。三十年(1897年)改隸新竹縣。三十一年(1898年)廢除新竹縣,改隸台北縣新竹辨務署。三十四年(1901年)廢縣置廳,改隸新竹廳。四十二年(1909年)廢除竹北一堡,劃歸於新竹區。大正九年(1920年)廢廳置州,廢除新竹區,改隸新竹州新竹街。昭和五年(1930年)升為新竹市。十六年(1941年)香山庄與部分舊港莊和六家莊併入新竹市。1945年台灣光復,新竹劃屬於台灣省新竹市。1946年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與寶山鄉併入新竹市,成為竹東區與寶山區。1950年新竹縣分拆出桃園縣與苗栗縣,新竹市劃屬新竹縣新竹市,同時自新竹市分出竹東區、寶山區與香山區,改制為新竹縣竹東鎮、寶山鄉與香山鄉。1982年新竹市與新竹縣之香山鄉合併,同時重新升格為台灣省新竹市。
 
新竹原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故名為「竹塹」。光緒元年(1875年)分淡水廳為淡水縣、新竹縣與基隆廳,同時竹塹改稱「新竹」。新竹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三十年(1691年)由泉州人王世傑率領數百人來此開發。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九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十一年(1733年)成為廳治所在。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台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新竹縣。十一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新竹劃屬於臺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一堡。三十年(1897年)改隸新竹縣。三十一年(1898年)廢除新竹縣,改隸台北縣新竹辨務署。三十四年(1901年)廢縣置廳,改隸新竹廳。四十二年(1909年)廢除竹北一堡,劃歸於新竹區。大正九年(1920年)廢廳置州,廢除新竹區,改隸新竹州新竹街。昭和五年(1930年)升為新竹市。十六年(1941年)香山庄與部分舊港莊和六家莊併入新竹市。1945年台灣光復,新竹劃屬於台灣省新竹市。1946年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與寶山鄉併入新竹市,成為竹東區與寶山區。1950年新竹縣分拆出桃園縣與苗栗縣,新竹市劃屬新竹縣新竹市,同時自新竹市分出竹東區、寶山區與香山區,改制為新竹縣竹東鎮、寶山鄉與香山鄉。1982年新竹市與新竹縣之香山鄉合併,同時重新升格為台灣省新竹市。
 
*明鄭時期
 
 
新竹古名「竹塹」(臺灣話:Tik-tshàm)。1626年西班牙統治北台灣後,曾有西班牙傳教士行至此地。新竹地區的開發要追溯到1661年鄭成功自金門揮兵、經過澎湖,向支配臺灣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軍,取得統治權後,大量的漢人來臺開墾,入台令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後壠地區,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清治時期(竹塹城)[[檔案:99.jpg]]
 
1683年臺灣併入清朝版圖,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福建泉州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餘人和福建銀同同鄉以暗街仔為中心向市區發展,同時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形成閩南人移民聚落。而粵籍徐立鵬於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關西、竹東、新豐等郊區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
 
 
1723年(雍正元年)配合北臺灣的開發臺灣府在彰化成立淡防廳負責管理虎尾溪以北區域的海防與治安,並在1731年時將原本是分防廳等級的淡防廳升格成為散廳,由淡水廳同知負責管理大甲溪以北的所有地方事務[5]。1733年淡水廳治從彰化沙轆(今沙鹿區)移到竹塹,並以莿竹建城,成為北臺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即「竹塹城」。道光6年(1826年)李慎彝擔任擔任淡水同知,擘劃北臺灣第1城政經中心,且竹塹開台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興建竹塹城獲准,於1827年興工改以磚石建造城牆與4座城樓。
 
 
1875年臺灣道分設二府,大甲以北設臺北府,淡水廳被分為臺北縣、新竹縣和基隆廳;竹塹從此改稱新竹並成為新竹縣縣城。1887年臺灣建省,並分三府,新竹縣南側改屬臺灣府苗栗縣。
 
 
*日治時期
 
 
895年乙未戰爭中新竹成為抵抗日軍接收北台灣的重要據點。戰後總督府將福建臺灣省的3府1州改為3縣(臺灣府改為臺中縣,臺東直隸州降級歸臺南縣管轄),原府下轄的縣改為縣轄的支廳;臺北府新竹縣因此改為臺北縣新竹支廳管理,轄區約為今之新竹縣市與桃園市南側、苗栗縣北側。1897年新竹支廳升格為新竹縣,並擴大南側的轄區至今之苗栗縣南側,下轄數個辨務署,其中新竹辨務署的轄區已與今之新竹市差不多,並多管轄今竹北除了舊港(原稱竹塹港,竹北沿海)一帶。隔年新竹縣被廢,今之苗栗縣中南側地區併入臺中縣管理,其餘歸臺北縣所轄;而新竹辨務署轄區南擴大到臺中臺北2縣縣界和今之新竹縣(不含湖口新豐新埔關西)。隔年全台辨務署整併,新竹辨務署併入今湖口、新豐、新埔等地區。
 
 
1901年廢縣置廳,基本上原辨務署直接變成一級的廳,新竹辨務署改為新竹廳,轄區不變。1909年苗栗廳廢廳,被併入新竹廳及臺中廳,新竹廳範圍擴大到約今之苗栗縣與新竹縣市;今之新竹市範圍約為新竹廳直轄(不設支廳地區)的新竹區(約今之東南西北四大路圍起來的地方)、樹林頭區(今北區和東區)、香山區。1920年廢廳置州,合併新竹廳、桃園廳為「新竹州」,州治設於新竹郡新竹街,新竹郡郡治亦設於新竹街;新竹街之範圍約為今之北區、東區不含南寮地區。1930年1月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置市役所,仍為州廳和郡役所之所在地。1941年合併香山庄全部及舊港、六家庄之一部分,擴大行政區域,下設25個區會協助推行市政。
 
 
*中華民國時期[[檔案:158.jpg]]
 
 
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新竹州改為臺灣省新竹縣,並接收新竹市役所,改為新竹市政府,隸屬於接管委員會,將原日治時期所設25區改為9區,同時接收原新竹州各郡役所。1945年10月30日改為台灣省轄市,新竹縣縣治則改至桃園鎮,新竹市政府遷入原州廳辦公室;1946年將原轄的9區整併東、西、南、北、香山等5區,總面積約101平方公里,由於由日治州轄市改制的省轄市比起當時中華民國其他省份的省轄市,規模與人口都不足,因此同年將新竹縣竹東區的竹東鎮與寶山鄉併入新竹市成為竹東區和寶山區,總面積約209平方公里,為當時全台9個省轄市中面積僅次屏東市第2大,人口約120,000人則為第4多,人口密度則位列第6。
 
 
1950年底實施地方自治,台灣省行政區劃重劃,新竹縣改劃分為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等3縣,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降為縣轄市,並將竹東、寶山、香山等3區自新竹市析出,改制為竹東鎮、寶山鄉、香山鄉,隸屬新竹縣,此時新竹市總面積約49平方公里。原新竹市政府辦公處改為新竹縣政府辦公處,新竹市公所址則置於中正路原東區區公所,1955年夏遷入林森路原縣立中學辦公。
 
 
1982年7月1日新竹市與新竹縣之香山鄉合併,再次升格為省轄市,並成立新竹市政府,初不設區,1990年11月1日,將市區劃分為東、北、香山等3區並置區公所,正式分區治事。
 
  
 
==文化==
 
==文化==
行 70: 行 45:
 
[[檔案:100.jpg]]
 
[[檔案:100.jpg]]
  
===新竹州廳===
+
*新竹州廳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國定古蹟。
+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國定古蹟。
  
====歷史====
+
歷史
新竹州廳始建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昭和二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棟儀式後啟用,七年(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於1998年7月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同年精省後改為國定古蹟。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建築====
+
  新竹州廳始建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昭和二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棟儀式後啟用,七年(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於1998年7月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同年精省後改為國定古蹟。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樑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整體而言保存良好。
+
 
 +
建築
 +
 
 +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樑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整體而言保存良好。
 
      
 
      
 
[[檔案:101.jpg]]
 
[[檔案:101.jpg]]
===香山車站===
+
*香山車站
香山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日治時期當局興建縱貫鐵路,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現今站體於昭和三年(1928年)完工,目前為市定古蹟。
+
  香山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日治時期當局興建縱貫鐵路,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現今站體於昭和三年(1928年)完工,目前為市定古蹟。
====歷史====
+
歷史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11月8日臺灣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同時開始鋪設縱貫線的計畫。三十五年(1902年)8月10日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昭和三年(1928年)1月現今站體完工,同時建有倉庫與宿舍等附屬建築。五年(1930年)新竹~香山間雙軌化完工。六年(1931年)香山~崎頂間雙軌化完工。1990年3月1日停辦路料之外的貨運業務1991年10月1日降為甲種簡易站,並由新竹車站管理。2007年2月12日臨時天橋完工。2013年5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2013年9月站房開始進行整修,同時去除外牆油漆,於2014年7月竣工。
+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11月8日臺灣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同時開始鋪設縱貫線的計畫。三十五年(1902年)8月10日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昭和三年(1928年)1月現今站體完工,同時建有倉庫與宿舍等附屬建築。五年(1930年)新竹~香山間雙軌化完工。六年(1931年)香山~崎頂間雙軌化完工。1990年3月1日停辦路料之外的貨運業務1991年10月1日降為甲種簡易站,並由新竹車站管理。2007年2月12日臨時天橋完工。2013年5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2013年9月站房開始進行整修,同時去除外牆油漆,於2014年7月竣工。
 
+
建築
====建築====
+
  香山車站現役站房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1月,占地約44坪,為木造日式建築,以阿里山的檜木打造,是臺灣僅存的檜木造車站。屋頂覆日本黑瓦,兩側具入母屋造樣式。站房外側另加一圈迴廊,並以木構架支撐。入口位於站房端部,設有玄關,上置三角形破風,相同的設計尚有縱貫線保安車站、集集線集集車站與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車站。玄關木柱以雕花牛腿支撐,破風下另開兩扇小窗,並以木條排成格式窗櫺。2001年前破風曾被大型招牌遮擋,後更換為較小的招牌,整修後已拆除招牌。
香山車站現役站房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1月,占地約44坪,為木造日式建築,以阿里山的檜木打造,是臺灣僅存的檜木造車站。屋頂覆日本黑瓦,兩側具入母屋造樣式。站房外側另加一圈迴廊,並以木構架支撐。入口位於站房端部,設有玄關,上置三角形破風,相同的設計尚有縱貫線保安車站、集集線集集車站與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車站。玄關木柱以雕花牛腿支撐,破風下另開兩扇小窗,並以木條排成格式窗櫺。2001年前破風曾被大型招牌遮擋,後更換為較小的招牌,整修後已拆除招牌。
 
 
值班站長室內尚保存名片式車票票櫃(包括售票櫃、去回票櫃與儲票櫃)、天虎工業製的名片式車票日期戳章與檜木製辦公桌等古物。
 
值班站長室內尚保存名片式車票票櫃(包括售票櫃、去回票櫃與儲票櫃)、天虎工業製的名片式車票日期戳章與檜木製辦公桌等古物。
  
 
[[檔案:111.jpg]]
 
[[檔案:111.jpg]]
*新竹市孔廟
 
  新竹孔子廟,簡稱新竹孔廟,是臺灣新竹市的一座官設孔子廟。前身為清朝淡水廳儒學學宮。
 
歷史
 
清治時期
 
  建於清治時代嘉慶十五年(1810年),閩粵總督方維甸,巡台生員張董、郭菁英、王士俊等呈請所立。 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巡道縻奇瑜詳請總督汪志伊、巡府張師誠題准。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同知張學溥、貢生林璽、稟生郭成金、鄭用錫、林長青、監生林紹賢等提捐興建文廟,原址位於新竹城內南遊擊署左畔興建學宮,今日的成功里(中興百貨到國際戲院之間)。 清道光四年(1824年),同知吳性誠時文廟完工。 清道光九年(1829年)同知李慎彝增建名宦、鄉賢、昭忠與節孝四祠。
 
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初期被充作新竹守備隊兵舍,祭孔大典則被廢止;後因民眾反抗而恢復祭典,日本也撤去駐兵,大成殿仍然安置神位,後期大成殿周圍廂房充作新竹女子公學校教室(現為民富國民小學)使用,雖保留大成殿,但已多所破壞。
 
民國時期
 
  戰後利用僅存之舊材料,經過多次整修於47年遷移至枕頭山中山公園內,部分建材沿用原拆遷下之石材及橫樑,是一個兼具人文色彩與遊憩的懷思場所。 民國95年釋奠典禮後由於建築物老舊,而有結構安全疑慮,全面停辦。民國102年市政府向文化部爭取千萬修繕補助經費,經過1年整修完工。
 
建築
 
  新竹孔廟之建築包括泮池、禮門與義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等。大成殿內正中祀孔子神位,亞聖及七十二賢分祀左右兩側。
 
[[檔案:77.jpg]]
 
  
 
==學校==
 
==學校==
行 307: 行 271:
 
*地址:新竹市東區民族路61號
 
*地址:新竹市東區民族路61號
 
*電話:03-543-8796
 
*電話:03-543-8796
 
===透光棉花===
 
文青小店,甜點的用心製作
 
*地址: 新竹東南街136號
 
*電話: 03-5621831
 
 
===文昌雞飯===
 
黃皮雞肉加薑蔥油,讓人雞汁飯吃不停
 
*地址:新竹市東門街
 
*電話:03-5225082
 
 
===蜂蜜大王===
 
炎炎夏日,來喝杯蜂蜜檸檬透心涼吧!
 
*地址: 新竹市北區勝利路338號
 
*電話: 03-524-5881
 
 
===薯霸早餐===
 
薯泥系列,外皮酥脆,內餡綿密,幸福指數報表
 
*地址:新竹市東區世界街88號
 
*電話:03-5422571
 
 
===竹蓮肉圓===
 
口感不油膩且相當Q彈有嚼勁
 
*地址: 新竹市東區西大路28號
 
 
===新銘早餐===
 
現擀的蛋餅皮皮薄有嚼勁
 
*地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159號
 
*電話:03-5618282
 
 
===三兄弟烤雞腿===
 
隨時都可以過中秋節
 
*地址:新竹市東山路55號
 
*電話:0935108056
 
 
===無名饅頭肉排蛋===
 
學府路上的排隊早餐名店
 
*地址:新竹市東區學府路112號
 
*電話:03-5721869
 
  
 
==景點==
 
==景點==
行 378: 行 303:
 
*位在香山的十九公頃青青草原,在磨石子溜滑梯出現前,其實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野餐景點,十九公頃大的草地+藍天,非常適合全家親子、情人、好友們,一起出遊聊天野餐的好地方呢~現在多了磨石子溜滑梯,想拍小清新照片就來這!
 
*位在香山的十九公頃青青草原,在磨石子溜滑梯出現前,其實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野餐景點,十九公頃大的草地+藍天,非常適合全家親子、情人、好友們,一起出遊聊天野餐的好地方呢~現在多了磨石子溜滑梯,想拍小清新照片就來這!
  
[[檔案:25.jpg]]
+
[[檔案:22.jpg]]
  
 
===[[香山濕地]]===
 
===[[香山濕地]]===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