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隍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行 4: 行 4: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1]。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2][3],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5]。
+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6]。
+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7]。
+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6]。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9]。
 
  
 
==宗教活動==
 
==宗教活動==

於 2021年7月23日 (五) 09:43 的修訂

簡介

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歷史沿革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宗教活動

周邊小吃

交通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