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第三章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0: 行 20:
 
這裡,我想訂正一個正在形成中的錯誤。中村孝志教授生前曾在臺北演講有關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的歷史,其中,提到漢人到新店地區(武𠯿灣,Pimerowan)從事農耕之事。[4]我想,中村先生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醒聽眾:北臺在早期並非沒有農耕。不過可能在記錄過程中出了問題,遂造成有些人接受這個說法,以為新店地區在當時已經有漢人開墾。事實上,中村先生所引據的資料是《臺灣日記》,該段的日記,主要在講淡水河的漢人住區種植之事(參見三十六號漢人住區條的考證)。新店(武𠯿灣)地區在十七世紀中葉,是否有漢人入墾,恐怕還得進一步研究。
 
這裡,我想訂正一個正在形成中的錯誤。中村孝志教授生前曾在臺北演講有關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的歷史,其中,提到漢人到新店地區(武𠯿灣,Pimerowan)從事農耕之事。[4]我想,中村先生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醒聽眾:北臺在早期並非沒有農耕。不過可能在記錄過程中出了問題,遂造成有些人接受這個說法,以為新店地區在當時已經有漢人開墾。事實上,中村先生所引據的資料是《臺灣日記》,該段的日記,主要在講淡水河的漢人住區種植之事(參見三十六號漢人住區條的考證)。新店(武𠯿灣)地區在十七世紀中葉,是否有漢人入墾,恐怕還得進一步研究。
  
{{map|25.1007,121.4780|400|600|13}}
+
{{map|25.0983,121.4859|400|600|13}}
  
====20.Pinnonouan====
+
====20.[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41024479408033%2C121.46397267104658&z=13 Pinnonouan]====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32: 行 32:
 
</b>
 
</b>
  
十九號的武𠯿灣溪在本號的「武𠯿灣社(Pinnonouan)」分成兩支支流,從今天的溪流在近三、四百年來,雖有溪河沙洲浮復,卻未有大幅度改道的形勢來看,本圖右邊的溪流無疑是今天的大漢溪,左邊則為新店溪。換句話說,一六五○年代的武𠎀灣社,是在<b>大漢溪與新店溪的交叉會合處,也就是在今天板橋港仔嘴一帶</b>。
+
十九號的武𠯿灣溪在本號的「武𠯿灣社(Pinnonouan)」分成兩支支流,從今天的溪流在近三、四百年來,雖有溪河沙洲浮復,卻未有大幅度改道的形勢來看,本圖右邊的溪流無疑是今天的大漢溪,左邊則為新店溪。換句話說,一六五○年代的武𠎀灣社,是在大漢溪與新店溪的交叉會合處,也就是在今天板橋港仔嘴一帶。
  
 
不僅如此,到了清代,有關的方志地圖,都把「武𠯿灣」的番社或民庄標在與本圖相同位置的地方,亦即標在位於兩溪會流處港仔嘴。至於港仔嘴範圍內有相距不到半公里的「新社」與「舊社」老地名,更是反映該社若有遷徙,也只是搬到隔壁而已!凡此,皆在在顯示武𠯿灣社在三、四百年來,其大致範圍均未更動的事實。亦因此,自伊能嘉矩以來所說的:武𠯿灣番社原本在大漢溪東岸的新莊,後來渡溪搬遷到板橋市之既定歷史敘述,完全站不住腳。[5]若我們再參照第二十七、二十九號的論證,則對近代初期板橋與新莊地區的原住民村社分佈情況,以及後來漢人入墾的歷史,將會有一番的新視野出現。[6]
 
不僅如此,到了清代,有關的方志地圖,都把「武𠯿灣」的番社或民庄標在與本圖相同位置的地方,亦即標在位於兩溪會流處港仔嘴。至於港仔嘴範圍內有相距不到半公里的「新社」與「舊社」老地名,更是反映該社若有遷徙,也只是搬到隔壁而已!凡此,皆在在顯示武𠯿灣社在三、四百年來,其大致範圍均未更動的事實。亦因此,自伊能嘉矩以來所說的:武𠯿灣番社原本在大漢溪東岸的新莊,後來渡溪搬遷到板橋市之既定歷史敘述,完全站不住腳。[5]若我們再參照第二十七、二十九號的論證,則對近代初期板橋與新莊地區的原住民村社分佈情況,以及後來漢人入墾的歷史,將會有一番的新視野出現。[6]
行 48: 行 48:
 
最後,順便再校正一下,「武𠯿灣」的社名,亦有被排字成「𠯿非灣」者,實誤也。該詞語出〈番俗六考〉,[9]原文是:「武嘮(俗作「𠎀」,非)灣」,引用者斷錯句了。
 
最後,順便再校正一下,「武𠯿灣」的社名,亦有被排字成「𠯿非灣」者,實誤也。該詞語出〈番俗六考〉,[9]原文是:「武嘮(俗作「𠎀」,非)灣」,引用者斷錯句了。
  
{{map|25.0288,121.4732|400|600|12}}
 
  
====21.Rieuwwerowar====
+
====21.[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24838309222154%2C121.51009170413306&z=13 Rieuwwerowar]====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62: 行 61:
 
如圖所繪,本號的「了阿(Rieuwwerowar)」位於武𠯿灣溪流入永和秀朗的分叉處,這個番社的社名與後來清代方志上「了阿 = 龍匣」發音相同,比定為舊地名龍匣口一帶,大致沒有問題。
 
如圖所繪,本號的「了阿(Rieuwwerowar)」位於武𠯿灣溪流入永和秀朗的分叉處,這個番社的社名與後來清代方志上「了阿 = 龍匣」發音相同,比定為舊地名龍匣口一帶,大致沒有問題。
  
不過,清代的「龍匣口庄」,就地名的命名原則來看,「口」,即「入口」之意。也就是說,「了阿 = 龍匣社」的社址,應該在舊地名龍匣口庄的內側,<b>今植物園一帶稍東之地,都可以視為此社的候選地點</b>。
+
不過,清代的「龍匣口庄」,就地名的命名原則來看,「口」,即「入口」之意。也就是說,「了阿 = 龍匣社」的社址,應該在舊地名龍匣口庄的內側,今植物園一帶稍東之地,都可以視為此社的候選地點。
  
至於龍匣口庄以及左側舊地名「大加臘 = 加蚋」之地,正是本號右下方的一大片「未墾平埔」。這張地圖所繪的未墾平埔,即「大加臘地方」的四至坐落,正與清初「大加臘墾荒告示」中:「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壹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豆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四至並無妨礙民番地界……約開有田園五十餘甲」的界址大致相符(見圖3-1)。[10]換句話說,<b>清代的「大加臘」與本圖所繪的未墾平埔,都是指一特定的地點,也就是指今天大同區、萬華區一帶</b>!
+
至於龍匣口庄以及左側舊地名「大加臘 = 加蚋」之地,正是本號右下方的一大片「未墾平埔」。這張地圖所繪的未墾平埔,即「大加臘地方」的四至坐落,正與清初「大加臘墾荒告示」中:「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壹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豆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四至並無妨礙民番地界……約開有田園五十餘甲」的界址大致相符(見圖3-1)。[10]換句話說,清代的「大加臘」與本圖所繪的未墾平埔,都是指一特定的地點,也就是指今天大同區、萬華區一帶!
  
 
可惜,這個殊少變動的歷史地名,近幾年來竟被研究者誤解、弄亂,把它誇張成指廣大地域的平原,[11]進而鄉土教材也沿襲此說,謂:「臺北盆地終於進入正式、大規模的開墾」,而連原本已經開有圳溝的北部原住民,也要被寫成後來才向漢人學會開墾和灌溉技術[12](彷彿全世界只有漢人才會此道!)。
 
可惜,這個殊少變動的歷史地名,近幾年來竟被研究者誤解、弄亂,把它誇張成指廣大地域的平原,[11]進而鄉土教材也沿襲此說,謂:「臺北盆地終於進入正式、大規模的開墾」,而連原本已經開有圳溝的北部原住民,也要被寫成後來才向漢人學會開墾和灌溉技術[12](彷彿全世界只有漢人才會此道!)。
行 77: 行 76:
 
|}
 
|}
  
{{map|25.03024,121.50856|400|600|14}}
+
====22.[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24838309222154%2C121.51009170413306&z=13 Revrijcq]====
 
 
====22.Revrijcq====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89: 行 86:
 
</b>
 
</b>
  
值得注意的是,本號的「雷里社(Revrijcq)」,於圖中被繪在前號龍匣社的左邊,與二十三號的龜崙蘭社隔溪相對。<b>這個地帶,從今天的環境來看,剛好是永和市過中正橋往臺北重慶南路附近</b>。
+
值得注意的是,本號的「雷里社(Revrijcq)」,於圖中被繪在前號龍匣社的左邊,與二十三號的龜崙蘭社隔溪相對。這個地帶,從今天的環境來看,剛好是永和市過中正橋往臺北重慶南路附近。
  
清代的民間契約也反映了這個狀況。有關雷里社給墾的土地座落,是「加蚋仔(=加臘)庄社前」、「龜崙蘭溪洲」、「下溪洲浮洲仔」與「雷裡渡頭」等地[13],都是在大加臘的左側(可能包括大加臘一小塊),亦即在今古亭女中到螢橋國中一帶。換句話說,<b>一般考訂為萬華區的東園附近,是不太對的</b>。
+
清代的民間契約也反映了這個狀況。有關雷里社給墾的土地座落,是「加蚋仔(=加臘)庄社前」、「龜崙蘭溪洲」、「下溪洲浮洲仔」與「雷裡渡頭」等地[13],都是在大加臘的左側(可能包括大加臘一小塊),亦即在今古亭女中到螢橋國中一帶。換句話說,一般考訂為萬華區的東園附近,是不太對的。
  
 
另一方面,由清代契約所見,雷里社除與龍匣社緊鄰外,與龜崙蘭社也只一溪之隔,故社域有重疊現象。而且,從乾隆年間開始,就已經有「雷朗社」、「雷朗四社」的新稱呼出現。「雷朗社」,一般認為是雷裡社與秀朗社的番人,因嘉慶年間漢人逼迫而人口凋零,故合併成一社,兩社各取一字,而有「雷朗社」之名。然而,這種說法,一方面年代不符,另一方面亦如二十四號所考訂,是很難成立的。我認為「雷朗社」乃是「雷朗四社」,也就是本圖二十一號到二十四號,即:雷里、龍匣、龜崙蘭與秀朗四社的總稱,與番社因人口凋零而合併沒有必然的關係。
 
另一方面,由清代契約所見,雷里社除與龍匣社緊鄰外,與龜崙蘭社也只一溪之隔,故社域有重疊現象。而且,從乾隆年間開始,就已經有「雷朗社」、「雷朗四社」的新稱呼出現。「雷朗社」,一般認為是雷裡社與秀朗社的番人,因嘉慶年間漢人逼迫而人口凋零,故合併成一社,兩社各取一字,而有「雷朗社」之名。然而,這種說法,一方面年代不符,另一方面亦如二十四號所考訂,是很難成立的。我認為「雷朗社」乃是「雷朗四社」,也就是本圖二十一號到二十四號,即:雷里、龍匣、龜崙蘭與秀朗四社的總稱,與番社因人口凋零而合併沒有必然的關係。
行 108: 行 105:
 
|}
 
|}
  
{{map|25.0245,121.5166|400|600|14}}
+
====23.[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24838309222154%2C121.51009170413306&z=13 Cournangh]====
 
 
====23.Cournangh====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135: 行 130:
 
|}
 
|}
  
{{map|25.0154,121.5148|400|600|14}}
+
====24.[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24838309222154%2C121.51009170413306&z=13 Sirongh]====
 
 
====24.Sirongh====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165: 行 158:
  
 
最後,還是再扯一段有關文獻校刊之事。清代方志[22]中,有一段提到淡水河的兩條源流時,謂:
 
最後,還是再扯一段有關文獻校刊之事。清代方志[22]中,有一段提到淡水河的兩條源流時,謂:
:<i>
+
<font size="4" ><font face="標楷體">
……皆出於東境大山,峻灘斗瀉。一經首冕社、一經房是仔社,皆西流至外八投社而合。</i>
+
……皆出於東境大山,峻灘斗瀉。一經首冕社、一經房是仔社,皆西流至外八投社而合。</font></font>
  
 
亦即一條為流經「房是仔」的基隆河;「房是仔」是「房仔是」之誤,即「峰仔峙」;另一條是流經的「首冕社」新店溪。「首冕社」,由於找不到適當的對音番社,曾經有一段時間困擾著研究者。我認為這種困擾的根源,仍然在於清代臺灣方志並未經過完善的校刊工作。其實,在高拱乾的《臺灣府志》地圖中[23],那條畫得不甚正確的新店溪流經三個番社,分別是「里末社」、「龜崙(蘭)社」與「首晃社」。「首晃」,福佬話讀成「Siù-hóng」,正是帶有喉濁音「Sirongh」的漢語音譯。然而,「晃」字卻被其他方志抄成「冕」,以至於讓研究者莫名所以。
 
亦即一條為流經「房是仔」的基隆河;「房是仔」是「房仔是」之誤,即「峰仔峙」;另一條是流經的「首冕社」新店溪。「首冕社」,由於找不到適當的對音番社,曾經有一段時間困擾著研究者。我認為這種困擾的根源,仍然在於清代臺灣方志並未經過完善的校刊工作。其實,在高拱乾的《臺灣府志》地圖中[23],那條畫得不甚正確的新店溪流經三個番社,分別是「里末社」、「龜崙(蘭)社」與「首晃社」。「首晃」,福佬話讀成「Siù-hóng」,正是帶有喉濁音「Sirongh」的漢語音譯。然而,「晃」字卻被其他方志抄成「冕」,以至於讓研究者莫名所以。
  
{{map|25.0038,121.5215|400|600|14}}
+
====25.[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4.90860415250475%2C121.52708618045142&z=13 Haeringh Visserij]====
 
 
====25.Haeringh Visserij====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178: 行 169:
 
</b>
 
</b>
  
本圖繪於溪流經過永和秀朗之後的末端,魚場的地點到底在支流的景美溪,還是主流的新店溪上游?由於圖畫到該處已草草收尾,可能包括了景美溪與新店溪,但確定位置還需再詳究。不過,<b>既然是魚場,新店溪的碧潭與直潭等有大水澤地方,即有可能是圖上的地點</b>。「Haeringh」,以前我曾抄成「Haetingh」,並以此推測是「興直堡」的地名起源[24]。如今看來,應該是錯誤的。事實上,不只是我,連第三冊的《臺灣日記》也誤抄為「Haesing」[25]。我舉此例,不外是要再一度說明:檔案傳抄力求正確,是如何的困難與何等重要。
+
本圖繪於溪流經過永和秀朗之後的末端,魚場的地點到底在支流的景美溪,還是主流的新店溪上游?由於圖畫到該處已草草收尾,可能包括了景美溪與新店溪,但確定位置還需再詳究。不過,既然是魚場,新店溪的碧潭與直潭等有大水澤地方,即有可能是圖上的地點。「Haeringh」,以前我曾抄成「Haetingh」,並以此推測是「興直堡」的地名起源[24]。如今看來,應該是錯誤的。事實上,不只是我,連第三冊的《臺灣日記》也誤抄為「Haesing」[25]。我舉此例,不外是要再一度說明:檔案傳抄力求正確,是如何的困難與何等重要。
  
 
如所週知,新店溪自古以來,以香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聞名。香魚,又名「國姓魚」、「紅心魚」、「刼魚」[26]。清代的方志常提到[27]:
 
如所週知,新店溪自古以來,以香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聞名。香魚,又名「國姓魚」、「紅心魚」、「刼魚」[26]。清代的方志常提到[27]:
  
:<i>凉魚,方言名桀魚:巨口細鱗、無刺,形如鯔,味甚美。長者可六、七寸,出淡水武𣆳灣等社。近內山溪澗甚多,俗呼國姓魚,鄭氏至臺始有之。</i>
+
凉魚,方言名桀魚:巨口細鱗、無刺,形如鯔,味甚美。長者可六、七寸,出淡水武𣆳灣等社。近內山溪澗甚多,俗呼國姓魚,鄭氏至臺始有之。
  
 
這種新店溪所產的香魚,以其「形如鯔」,故荷蘭人比擬成「鯡魚(Haring,Herring)」,是可以理解的。既然香魚在荷蘭時代就已經存在,清代方志為何會說成「鄭氏至臺始有之」?此中值得吟味。我認為,這是清代方志有時會把荷蘭時人的事蹟,混淆為明鄭時代所發生之故(並參閱第六章)。
 
這種新店溪所產的香魚,以其「形如鯔」,故荷蘭人比擬成「鯡魚(Haring,Herring)」,是可以理解的。既然香魚在荷蘭時代就已經存在,清代方志為何會說成「鄭氏至臺始有之」?此中值得吟味。我認為,這是清代方志有時會把荷蘭時人的事蹟,混淆為明鄭時代所發生之故(並參閱第六章)。
  
{{map|24.9570,121.5358|400|600|14}}
+
====26.[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08571661720566%2C121.53790084719947&z=13 Sadel bergh]====
 
 
====26.Sadel bergh====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4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0-26_新店溪流域.jpg}}]]
 
<b>
 
<b>
行 196: 行 185:
 
如上所述,本圖所繪的這條溪上游,由於草草收尾,並未繪有往南折的新店溪上游,故亦可推定成景美溪。如是,這座形狀有如馬鞍的山,或者可在臺北市木柵、臺北縣的新店與深坑境內找到候選的山名。或許從形狀來看,「拳(頭)山」是個很適合比定的山名,清代這一帶為「拳山堡」界內,後該堡來改為雅字的「文山堡」。
 
如上所述,本圖所繪的這條溪上游,由於草草收尾,並未繪有往南折的新店溪上游,故亦可推定成景美溪。如是,這座形狀有如馬鞍的山,或者可在臺北市木柵、臺北縣的新店與深坑境內找到候選的山名。或許從形狀來看,「拳(頭)山」是個很適合比定的山名,清代這一帶為「拳山堡」界內,後該堡來改為雅字的「文山堡」。
  
此號之圖應係從遠距離目測所繪,因為景美溪、新店溪中、下游之地,附近的地形已經逼近山脈,但圖仍繪製有相當範圍的可耕田野,也許這地方已不是製圖者所要正確表達的重點。所以,如果與上一號一樣,也推測成在新店溪的中、上游方向,未嘗不無可能性。也就是說,<b>此圖所畫的小山,不排除可能在新店市南方,甚至是烏來鄉境內</b>。
+
此號之圖應係從遠距離目測所繪,因為景美溪、新店溪中、下游之地,附近的地形已經逼近山脈,但圖仍繪製有相當範圍的可耕田野,也許這地方已不是製圖者所要正確表達的重點。所以,如果與上一號一樣,也推測成在新店溪的中、上游方向,未嘗不無可能性。也就是說,此圖所畫的小山,不排除可能在新店市南方,甚至是烏來鄉境內。
  
 
推測「鞍山」有可能在新店市的南方,或許不少人無法接受。畢竟,現行的歷史圖像,都認為荷蘭人在臺灣所到之處相當有限。然而,如果深入解讀文獻,常會有驚豔的發現。
 
推測「鞍山」有可能在新店市的南方,或許不少人無法接受。畢竟,現行的歷史圖像,都認為荷蘭人在臺灣所到之處相當有限。然而,如果深入解讀文獻,常會有驚豔的發現。
行 206: 行 195:
 
總之,我加進後面這幾段話,用意在指出人們不應就現有的歷史圖像,拒絕歷史的可能性。但對於本號的鞍山,我則傾向比定成「拳山」。
 
總之,我加進後面這幾段話,用意在指出人們不應就現有的歷史圖像,拒絕歷史的可能性。但對於本號的鞍山,我則傾向比定成「拳山」。
  
{{map|24°55'38.58"北, 121°32'29.52"東|400|600|13}}
+
====27.[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31220065329304%2C121.4598620190767&z=13 Rijbats]====
 
 
====27.Rijbats====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b>
 
<b>
行 218: 行 205:
 
</b>
 
</b>
  
從圖來看,二十號的武𠯿灣番社之旁又有另一條支流往上延伸,再分叉成兩條溪,一條溪通往三十號的龜崙山脈,另一條則溪的兩畔有二十七到二十九號三個番社。通往龜崙山脈那條溪,如三十號所述,係大漢溪主流。這條沿岸有三個番社的溪流,很顯然就是從三峽流出,於樹林鎮匯合的大漢溪支流。<b>本號的「里末社(Rijbats)」,正位於流經板橋、三峽的大漢溪畔</b>。
+
從圖來看,二十號的武𠯿灣番社之旁又有另一條支流往上延伸,再分叉成兩條溪,一條溪通往三十號的龜崙山脈,另一條則溪的兩畔有二十七到二十九號三個番社。通往龜崙山脈那條溪,如三十號所述,係大漢溪主流。這條沿岸有三個番社的溪流,很顯然就是從三峽流出,於樹林鎮匯合的大漢溪支流。本號的「里末社(Rijbats)」,正位於流經板橋、三峽的大漢溪畔。
  
 
那麼,本圖有無可能畫錯?讓我們檢閱前後有關里末社的資料,來討論此圖的正確性問題。《臺灣日記》的一六四四年部份有云:武𠯿灣溪有一條往南流之河,沿岸有Cakiribats(里末)番社,頭人名「Rietsjock(里族?)」,以及Pa-ijtse(擺接)番社,頭人名「Palaback」。[31]到了清代,一份乾隆十三(一七四八)年的「佃批」中,有云:「……坐在里末埔,東至秀朗溪,西至海山溪,南至擺突突,北至武𠯿灣溪」。[32]兩份前後資料,都證明地點大致相同。可見這張地圖所記的「里末社」位置,一直有其前後一貫的正確性。「里末社」絕對在新店溪之南,且在大漢溪溪邊。
 
那麼,本圖有無可能畫錯?讓我們檢閱前後有關里末社的資料,來討論此圖的正確性問題。《臺灣日記》的一六四四年部份有云:武𠯿灣溪有一條往南流之河,沿岸有Cakiribats(里末)番社,頭人名「Rietsjock(里族?)」,以及Pa-ijtse(擺接)番社,頭人名「Palaback」。[31]到了清代,一份乾隆十三(一七四八)年的「佃批」中,有云:「……坐在里末埔,東至秀朗溪,西至海山溪,南至擺突突,北至武𠯿灣溪」。[32]兩份前後資料,都證明地點大致相同。可見這張地圖所記的「里末社」位置,一直有其前後一貫的正確性。「里末社」絕對在新店溪之南,且在大漢溪溪邊。
  
從圖所畫位置來看,里末社與二十九號的Paijtsie(擺接)同樣位於大漢溪的東岸,則<b>里末社絕對不在臺北市萬華附近,應該在今天的板橋市內,港仔嘴稍南的社後附近是可能的地點</b>。
+
從圖所畫位置來看,里末社與二十九號的Paijtsie(擺接)同樣位於大漢溪的東岸,則里末社絕對不在臺北市萬華附近,應該在今天的板橋市內,港仔嘴稍南的社後附近是可能的地點。
  
 
從戶數與人口數觀之,里末社不算是小社。
 
從戶數與人口數觀之,里末社不算是小社。
行 235: 行 222:
 
|}
 
|}
  
{{map|25.0079,121.4590|400|600|12}}
+
====28.[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35983613528337%2C121.43325450564896&z=13 Quiuare]====
 
 
====28.Quiuare====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b>
 
<b>
行 247: 行 232:
 
</b>
 
</b>
  
二十八號的「瓦烈Quiuare」番社,繪於大漢溪的西邊,與二十七號的里末社、二十九號的擺接社隔溪對峙。照這種情形來看,<b>瓦烈社的社址應該就在今板橋市對岸的新莊市境內</b>。
+
二十八號的「瓦烈Quiuare」番社,繪於大漢溪的西邊,與二十七號的里末社、二十九號的擺接社隔溪對峙。照這種情形來看,瓦烈社的社址應該就在今板橋市對岸的新莊市境內。
  
不過,此圖繪後,大約經過四十年的高拱乾《臺灣府志》總圖中,瓦烈社雖仍繪於里末社之南,卻位於大漢溪的東岸,也就是移到與板橋市這邊來了。長久以來,瓦烈社被比定成土城鄉境內,或三峽鎮的「挖仔」,大概就是根據高拱乾的這個資料。老實說,高拱乾的地圖資料,相對於後來的方志,其示意性的正確度,不可謂不高。若然,則意味著瓦烈社在十七世紀後半期就搬遷到對岸。然而,我還是懷疑《高志》的準確度,譬如,他把塔塔優(答答州)社標在麻少翁社之左等現象來看,顯然社名的標誌是遷就繪圖的空間,不能視為瓦烈社就在板橋市這邊。除非有證據證明該社在十七世紀後半搬遷到大漢溪的東岸[33],否則,<b>瓦烈社的舊社址,還是以比定在新莊市內為宜</b>。
+
不過,此圖繪後,大約經過四十年的高拱乾《臺灣府志》總圖中,瓦烈社雖仍繪於里末社之南,卻位於大漢溪的東岸,也就是移到與板橋市這邊來了。長久以來,瓦烈社被比定成土城鄉境內,或三峽鎮的「挖仔」,大概就是根據高拱乾的這個資料。老實說,高拱乾的地圖資料,相對於後來的方志,其示意性的正確度,不可謂不高。若然,則意味著瓦烈社在十七世紀後半期就搬遷到對岸。然而,我還是懷疑《高志》的準確度,譬如,他把塔塔優(答答州)社標在麻少翁社之左等現象來看,顯然社名的標誌是遷就繪圖的空間,不能視為瓦烈社就在板橋市這邊。除非有證據證明該社在十七世紀後半搬遷到大漢溪的東岸[33],否則,瓦烈社的舊社址,還是以比定在新莊市內為宜。
  
 
瓦烈社戶口表
 
瓦烈社戶口表
行 261: 行 246:
 
無論如何,從戶口表來看,瓦烈社算是相當小的番社。
 
無論如何,從戶口表來看,瓦烈社算是相當小的番社。
  
{{map|25.0092,121.4314|400|600|12}}
+
====29.[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5.035983613528337%2C121.43325450564896&z=13 Paijtsie]====
 
 
====29.Paijtsie====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b>
 
<b>
行 287: 行 270:
 
|}
 
|}
  
{{map|24.9962,121.4504|400|600|12}}
+
====30.[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oQ8_BQWjIhnMrvdQB-4gtI8VmjdPFuK4&ll=24.912681704634377%2C121.31156357548457&z=13 Dit gaet naer Couloms gebercht]====
 
+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3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30.Dit gaet naer Couloms gebercht====
 
[[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200px|thumb|{{image:大台北古地圖_27-30_大漢溪流域.jpg}}]]
 
 
<b>
 
<b>
 
通往龜崙山脈
 
通往龜崙山脈
 
</b>
 
</b>
  
本號圖所標示的「通往龜崙山脈」河流,是<b>源出桃園復興鄉以南內山的大漢溪主流</b>。因大漢溪<b>流經桃園「龜崙人」的境域</b>,故此圖有如是的標示。在戶口表中,龜崙人(Coullonder)共有十三個村社。這十三個番社名,長期以來,在研究者中,若非比定不出來,即是類比錯誤(參見第七章)。我曾指出龜崙人中,有部份的村社可能是北部的泰雅族人系統。[34]當然,這不是我憑空想像,是有一定的資料在支持我的假設。但這又得花費一大篇幅來考定、證明,此舉已經超出本書的負荷,故就如本號所表達的,這是通往另一個的境域,就讓我們等待另一次探尋被遺忘的臺灣近代初期史之旅吧。
+
本號圖所標示的「通往龜崙山脈」河流,是源出桃園復興鄉以南內山的大漢溪主流。因大漢溪流經桃園「龜崙人」的境域,故此圖有如是的標示。在戶口表中,龜崙人(Coullonder)共有十三個村社。這十三個番社名,長期以來,在研究者中,若非比定不出來,即是類比錯誤(參見第七章)。我曾指出龜崙人中,有部份的村社可能是北部的泰雅族人系統。[34]當然,這不是我憑空想像,是有一定的資料在支持我的假設。但這又得花費一大篇幅來考定、證明,此舉已經超出本書的負荷,故就如本號所表達的,這是通往另一個的境域,就讓我們等待另一次探尋被遺忘的臺灣近代初期史之旅吧。
{{map|24.9280,121.3168|300|400|12}}
+
<hr>
----
 
 
[1] 參見:DZII, p.257; 另外,荷蘭人歷年的番社戶口表均將二十號到三十號的番社登錄於「武𠯿灣溪流域」。
 
[1] 參見:DZII, p.257; 另外,荷蘭人歷年的番社戶口表均將二十號到三十號的番社登錄於「武𠯿灣溪流域」。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