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大稻埕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 行 3:
 
{{Youtube|Oj05GfUk6fo|400|right|2014.03.16【台灣演義】大稻埕}}
 
{{Youtube|Oj05GfUk6fo|400|right|2014.03.16【台灣演義】大稻埕}}
 
==簡介==
 
==簡介==
  [[大稻埕]]原為巴賽族圭武卒社的所在地,咸豐年間漢人開始至此開發,因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
+
  大稻埕興盛的年代為18世紀末,在淡水港開放後便開始繁榮,成為商業貿易的重要之地。大稻埕擁有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房、明亮的紅磚洋樓,在這裡不論是古蹟建築、茶行、藥行、布行、小吃等,都承載著多年的歷史。
 
 
  [[大稻埕]]興盛的年代為18世紀末,在淡水港開放後便開始繁榮,成為商業貿易的重要之地。大稻埕擁有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房、明亮的紅磚洋樓,在這裡不論是古蹟建築、茶行、藥行、布行、小吃等,都承載著多年的歷史。
 
  
 
==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
  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勢力較弱的同安人,一路向北逃,最後落腳在淡水河畔的「一大片平坦曬穀場」的[[大稻埕]]。
+
  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勢力較弱的同安人,一路向北逃,最後落腳在淡水河畔的「一大片平坦的曬穀場」,稱之為大稻埕。
  
 
  大稻埕的崛起與[[茶葉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1860年,《天津條約》開港通商,迫使清廷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洋行、店屋紛紛林立。英國商人[[陶德]]來臺考察樟腦產地,意外發現臺灣極適合種植茶葉,遂引進福建安溪茶苗,欲於當時臺灣最繁榮的地區艋舺興建製茶場,但因當時位在艋舺的人極度排外,衝突不斷,迫使[[陶德]]將製茶場設置在北邊的大稻埕,之後陸續很多的洋行來或福建茶商來這邊設茶廠,形成「南艋舺,北大稻埕」兩大經濟中心,[[劉銘傳]]決定於兩大經濟中心間興建[[臺北城]],後因位於[[艋舺]]的河道淤積,加上他們排外,整體經濟重心遂轉移至大稻埕。
 
  大稻埕的崛起與[[茶葉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1860年,《天津條約》開港通商,迫使清廷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洋行、店屋紛紛林立。英國商人[[陶德]]來臺考察樟腦產地,意外發現臺灣極適合種植茶葉,遂引進福建安溪茶苗,欲於當時臺灣最繁榮的地區艋舺興建製茶場,但因當時位在艋舺的人極度排外,衝突不斷,迫使[[陶德]]將製茶場設置在北邊的大稻埕,之後陸續很多的洋行來或福建茶商來這邊設茶廠,形成「南艋舺,北大稻埕」兩大經濟中心,[[劉銘傳]]決定於兩大經濟中心間興建[[臺北城]],後因位於[[艋舺]]的河道淤積,加上他們排外,整體經濟重心遂轉移至大稻埕。
行 46: 行 44:
  
 
==大事記要==
 
==大事記要==
 +
*大稻埕原為巴賽族圭武卒社的所在地,咸豐年間漢人開始至此開發。因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
 
*大稻埕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
 
*大稻埕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五年(1727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五年(1727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