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Steven123/古蹟二覽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0: 行 10:
 
====[[紅毛城]]====
 
====[[紅毛城]]====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紅毛城-英國領事館.jpg|226px|center|link=淡水紅毛城]]</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紅毛城-英國領事館.jpg|226px|center|link=淡水紅毛城]]</td><td bgcolor="#c4c9f4">
 
  [[紅毛城]]位在[[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家一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br>  
 
  [[紅毛城]]位在[[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家一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br>  
 
  該城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或稱[[聖多明哥堡]])。[[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台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br>
 
  該城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或稱[[聖多明哥堡]])。[[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台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br>
行 19: 行 19:
 
====[[鄞山寺]]====
 
====[[鄞山寺]]====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鄞山寺20120414.jpg|226px|center|link=鄞山寺]]</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鄞山寺20120414.jpg|226px|center|link=鄞山寺]]</td><td bgcolor="#c4c9f4">
 
  '''鄞山寺'''("鄞"音同"銀")位於[[淡水]][[鄧公里]][[鄧公路]]15號,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指定為國定第二級古蹟、古蹟類型為寺廟,面積2,131平方公尺。本寺創建於[[1822年]](清道光2年)供奉[[定光古佛]],廟中供奉的是從武平縣巖前城迎來「定光古佛」罕見的軟身神像。<br>
 
  '''鄞山寺'''("鄞"音同"銀")位於[[淡水]][[鄧公里]][[鄧公路]]15號,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指定為國定第二級古蹟、古蹟類型為寺廟,面積2,131平方公尺。本寺創建於[[1822年]](清道光2年)供奉[[定光古佛]],廟中供奉的是從武平縣巖前城迎來「定光古佛」罕見的軟身神像。<br>
 
  鄞山寺自[[1822年]](清道光2年)建成至今有一百九十多年,[[1858年]](清咸豐8年)重修,[[1873年]](清同治12年)再修,該寺大體上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包括當年施工的的屋脊泥塑都相當完整,其建造所用石材為觀音山石。建成之時位於[[淡水]]當時主要市街的邊緣地帶,整座建築以山坡而建。寺的配置上坐東朝西,背後是[[大屯山]]為案山,前面朝向[[淡水河]]口前景開闊,早年[[淡水]]未開發前周圍均為良田美地。<br>
 
  鄞山寺自[[1822年]](清道光2年)建成至今有一百九十多年,[[1858年]](清咸豐8年)重修,[[1873年]](清同治12年)再修,該寺大體上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包括當年施工的的屋脊泥塑都相當完整,其建造所用石材為觀音山石。建成之時位於[[淡水]]當時主要市街的邊緣地帶,整座建築以山坡而建。寺的配置上坐東朝西,背後是[[大屯山]]為案山,前面朝向[[淡水河]]口前景開闊,早年[[淡水]]未開發前周圍均為良田美地。<br>
行 27: 行 27:
 
====[[理學堂大書院]]====
 
====[[理學堂大書院]]====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理學院大書堂20120325.JPG|226px|center|link=理學堂大書院]]</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理學院大書堂20120325.JPG|226px|center|link=理學堂大書院]]</td><td bgcolor="#c4c9f4">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面積1,178平方公尺。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於[[1985年]]8月19日列為'''國定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br>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面積1,178平方公尺。係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於[[1985年]]8月19日列為'''國定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br>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行 34: 行 34:
 
====[[滬尾砲台]] (又名:[[滬尾礮臺]])====
 
====[[滬尾砲台]] (又名:[[滬尾礮臺]])====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滬尾砲台-北門鎖鑰.JPG|226px|center|link=滬尾砲台]]</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滬尾砲台-北門鎖鑰.JPG|226px|center|link=滬尾砲台]]</td><td bgcolor="#c4c9f4">
 
  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面積26,711平方公尺。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西元[[1886年]](光緒12)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礮臺上。[[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br>
 
  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面積26,711平方公尺。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西元[[1886年]](光緒12)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礮臺上。[[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br>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1918年]]日本人在砲台東側建造號稱東洋第一的高爾夫球場,[[1928年]]在北邊建造[[淡水無線電收信所]]用於和東京、大阪、鹿兒島聯繫之基地,顯示砲台的軍事防衛功能逐漸消退。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列為國定古蹟、類別為關塞,之後開放民眾參觀。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1918年]]日本人在砲台東側建造號稱東洋第一的高爾夫球場,[[1928年]]在北邊建造[[淡水無線電收信所]]用於和東京、大阪、鹿兒島聯繫之基地,顯示砲台的軍事防衛功能逐漸消退。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列為國定古蹟、類別為關塞,之後開放民眾參觀。
行 42: 行 42:
 
====[[龍山寺]]====
 
====[[龍山寺]]====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淡水龍山寺201312031.JPG|226px|center|link=淡水龍山寺]]</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淡水龍山寺201312031.JPG|226px|center|link=淡水龍山寺]]</td><td bgcolor="#c4c9f4">
 
  [[淡水龍山寺]]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清文里]][[中山路]]90巷22號,為臺灣地區清代所建的五座龍山寺之一,這五座寺廟均是分靈自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故也都稱為龍山寺,分別是:[[淡水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主祀的觀音佛祖,為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守護神,經黃龍安等頭人募款聚資,南安洪姓族人獻地重建,於[[1858年]](清咸豐8年)完成。[[1981年]][[慧心法師]]始修復龍山寺,[[1985年]](民國74年)又修建增加一座拜亭。<br>
 
  [[淡水龍山寺]]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清文里]][[中山路]]90巷22號,為臺灣地區清代所建的五座龍山寺之一,這五座寺廟均是分靈自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故也都稱為龍山寺,分別是:[[淡水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主祀的觀音佛祖,為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守護神,經黃龍安等頭人募款聚資,南安洪姓族人獻地重建,於[[1858年]](清咸豐8年)完成。[[1981年]][[慧心法師]]始修復龍山寺,[[1985年]](民國74年)又修建增加一座拜亭。<br>
 
  該寺早年前有廣場、後有花園,附近為[[淡水]]代表性市集。淡水龍山寺在[[1884年]](清光緒10年)爆發[[清法戰爭]]時,相傳在戰爭期間觀音菩薩顯靈,保佑[[淡水]]居民平安無事,事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慈航普度」匾額以謝神恩,使得該寺增添神蹟色彩。<br>
 
  該寺早年前有廣場、後有花園,附近為[[淡水]]代表性市集。淡水龍山寺在[[1884年]](清光緒10年)爆發[[清法戰爭]]時,相傳在戰爭期間觀音菩薩顯靈,保佑[[淡水]]居民平安無事,事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慈航普度」匾額以謝神恩,使得該寺增添神蹟色彩。<br>
行 50: 行 50:
 
====[[福佑宮]]====
 
====[[福佑宮]]====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福佑宮20120325.jpg|226px|center|link=淡水福佑宮]]</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福佑宮20120325.jpg|226px|center|link=淡水福佑宮]]</td><td bgcolor="#c4c9f4">
 
  [[淡水]][[福佑宮]]位在淡水中正路200號,相傳建於[[1732年]](清雍正十年),福建泉州府七邑(七縣份),受不了異族統治和滿懷反清復明的志士相繼渡海來台,透過宗教性結社增進之間的團結,首先建廟,順迎供奉湄洲媽祖為庇蔭,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灣,因此,先民對於海上守護神媽祖格外尊崇。[[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市定第三級古蹟,種類為寺廟。<br>
 
  [[淡水]][[福佑宮]]位在淡水中正路200號,相傳建於[[1732年]](清雍正十年),福建泉州府七邑(七縣份),受不了異族統治和滿懷反清復明的志士相繼渡海來台,透過宗教性結社增進之間的團結,首先建廟,順迎供奉湄洲媽祖為庇蔭,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灣,因此,先民對於海上守護神媽祖格外尊崇。[[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市定第三級古蹟,種類為寺廟。<br>
 
  [[1884年]](光緒10)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的重要港口,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戰勝之後,以媽祖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乃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br>
 
  [[1884年]](光緒10)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的重要港口,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戰勝之後,以媽祖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乃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br>
行 58: 行 58:
 
====[[馬偕墓]]====
 
====[[馬偕墓]]====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馬偕墓園20131019.jpg|226px|center|link=馬偕墓]]</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馬偕墓園20131019.jpg|226px|center|link=馬偕墓]]</td><td bgcolor="#c4c9f4">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br>
 
  [[馬偕墓]]位在[[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建於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馬偕]]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br>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在其右側。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在其右側。
行 65: 行 65:
 
====[[小白宮]] (又名:[[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小白宮]] (又名:[[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table >
 
<table >
<tr><td bgcolor="#d5bcfe">[[檔案:小白宮20131019.jpg|226px|center|link=小白宮]]</td><td bgcolor="#c4c9f4">
+
<tr><td>[[檔案:小白宮20131019.jpg|226px|center|link=小白宮]]</td><td bgcolor="#c4c9f4">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位在淡水[[真理街]]15號,俗稱[[小白宮]]。臺灣洋關之設,源於[[1858年]](清咸豐8年)清朝在英法聯軍時戰敗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被迫將臺灣開放為通商口岸。[[1860年]](咸豐10)天津條約([[1858年]]簽訂,[[1860年]]互換)之後,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於[[1861年]]7月(咸豐11年6月)抵臺勘查通商港口的情況,因臺灣府城海口淤滯、船隻難停泊不適合做為通商港口,最後議定[[滬尾]]作為通商碼頭,率先談妥在[[淡水]]開港事宜,海關業務主要是徵收進出口船隻裝載貨物的稅款,同時擔任償還列強賠款、外債擔保的角色。而後[[1862年]](清同治元年)6月22日,在滬尾設洋關正式開市徵稅,洋關亦正式設立,並興建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秘書(書記)及其他海關官員居住。<br>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位在淡水[[真理街]]15號,俗稱[[小白宮]]。臺灣洋關之設,源於[[1858年]](清咸豐8年)清朝在英法聯軍時戰敗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被迫將臺灣開放為通商口岸。[[1860年]](咸豐10)天津條約([[1858年]]簽訂,[[1860年]]互換)之後,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於[[1861年]]7月(咸豐11年6月)抵臺勘查通商港口的情況,因臺灣府城海口淤滯、船隻難停泊不適合做為通商港口,最後議定[[滬尾]]作為通商碼頭,率先談妥在[[淡水]]開港事宜,海關業務主要是徵收進出口船隻裝載貨物的稅款,同時擔任償還列強賠款、外債擔保的角色。而後[[1862年]](清同治元年)6月22日,在滬尾設洋關正式開市徵稅,洋關亦正式設立,並興建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秘書(書記)及其他海關官員居住。<br>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因有着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周邊環境優雅,面向[[淡水河]],遠眺[[觀音山]],與其旁基督教長老會所屬之[[馬偕故居]]形成一[[淡水]]獨特的洋式建築風格。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因有着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周邊環境優雅,面向[[淡水河]],遠眺[[觀音山]],與其旁基督教長老會所屬之[[馬偕故居]]形成一[[淡水]]獨特的洋式建築風格。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